刘盈霞
摘 要:小学数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更注重锻炼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把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数学教学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学习、探索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完成数学学习内容,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素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密切联系
尽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但是好多思想保守特别是年龄较大、深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的教师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书本知识、课后题海战术,为考试而学习的传统填鸭式教学中。小学数学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其他学科更抽象,如果数学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仅做课堂知识传授,处于低年齡段的学生接受起来普遍比较困难,学的知识学生领悟不了,处于囫囵吞枣状态,课下又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作业,本来学生对新知识未完全领会,做作业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再加上大量习题练习,造成七八岁的学生每天完成作业到十一二点,这种方式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越学越累,成绩还总提不上去,此种状态长期持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密切联系生活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知识探索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认知、辨伪、探索、验证及最终领悟过程中,通过学习知识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及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素养。另外,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以上两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根据新课改及素质教育要求更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中,教师在过程中重在引导,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认知、怀疑、探索及验证,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教师可以从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教学平台、生活化教具引入课堂以及课后作业等几个方面着手,全方位体现新课改及素质教育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小学数学在学生的眼里再也不是抽象、空洞、高不可攀的数学理论和公式,变成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着的学科,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亲切、真实。不管是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还是在生活情境中探索、抽象出数学理论,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都能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自我完成知识探索中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1.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教学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教学生活化情境,通过设置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令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比如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候,可以以加法为基础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平台,案例如下:
幼儿园小班小朋友分水果,每个小朋友分到4个圣女果,那么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2个小朋友共分到几个圣女果呢?3个小朋友共分到几个圣女果呢?4个小朋友共分到几个圣女果呢?……
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大家都上过幼儿园应该知道,幼儿园其实每个班有至少十几个小朋友吧,那老师现在想知道幼儿园小班一共需要多少圣女果才能保证每个小朋友都能分到4个呢?”
很多同学都会想到解决方案:“把所有小朋友分的4个圣女果都加起来”,老师在这里肯定小朋友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接着提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园小朋友比较多,那一个一个地加起来会列一个很长很长的式子,算起来也会比较费劲,大家想想能不能找个简便的方法解决呢?”
这时,很多小朋友会绞尽脑汁、突发奇想,想出很多奇怪的解决方案,教师不能否定小朋友的突发奇想,这个过程是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造性思维,不管学生想法多怪异,要多给学生鼓励,说不定其中的某个学生就是未来的爱因斯坦。
在学生的解决方案都发言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师通过借鉴某个学生和乘法思路相似的回答或者适当引导:“老师这里有一个解决方案,让大家给我评一下这个方法怎么样:就是我们可以把每个学生手里的4个圣女果都放进一个袋子,我们可以先数数这样的袋子有几个,然后再考虑每个袋子里装了4个圣女果,那这么多袋子能装下多少圣女果呢”。
通过这样的带入,让学生慢慢接受、领悟了乘法的简便思想,在后续学习乘法口诀时就会很容易接受。
在学习“利用整百整十进行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中,有这样一道题:“264-97=264-(100-3)=264-100+3=164+3=167”,学生对于264-100时还要加上3难以理解,教师可为学生在课堂上搭建一个生活化教学情景:“妈妈今天带小明和妹妹去游乐场玩,妈妈出门的时候钱包里面装了264块钱,到游乐场买票,大人和小孩门票加起来一共需要97元,同学们想一下妈妈该怎么付钱买票呢,需要把钱包里面的所有钱都给售票员叔叔吗?”同学们在仔细思考后回答说:“不需要,妈妈只要从钱包里拿出一张一百元付给售票员叔叔就好了,售票员叔叔然后会给妈妈找回零钱3元”,同学们在教师搭设的生活化情景中经过自我思考探索出了利用整百整十进行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原理,让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了这种简便计算方法的实际意义。教师通过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抽象总结出数学理论方法,实现了在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方法,领悟数学原理的过程,这种探究模式让学生拥有和建立数学理论的伟人同样的数学理论的探索、发现经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提升了学生的总体素质。
2.生活化教具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師在讲授元、角、分的时候可以拿一些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的纸币及硬币作为教具,让孩子先认识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钱币,然后再加入它们之间的相互兑换和加减运算等等,比如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老师钱包里面有2张5元的纸币和一张十元的纸币,那老师请问同学们:老师今天身上一共带了多少钱啊?这些钱如果都换成五角的能换多少张呢?这些问题回答出后可继续追问:老师中午出去吃饭,学校食堂午饭每人需要交10元钱,那老师能吃上午饭吗?吃完午饭老师钱包里还有钱吗?还有多少钱?等等。”
3.课后作业作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方式要多样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不能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做许多无用功的同时起不到提高成绩的效果。教育部门对小学阶段学生安排的课程内容都是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的,课程相对来说简单、不需要通过课后大量习题练习、辅导班去补充,每天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完全能够消化吸收。课后布置作业一方面可以适当留一些针对新知识点巩固的书面作业。另外,可丰富作业模式,比如实习作业、手工作业等,重在锻炼学生对应用新知识的实践创造能力。比如在课堂上学习了元、角、分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次自己买东西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数学课堂所学知识,在使用中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家长负责为学生布置买东西的实习任务,包括:给学生适当的钱,交代学生要买的东西以及找回正确的零钱,家长可陪同学生去小卖部现场监督学生实习作业完成过程,学生记录自己实习作业完成过程,家长在学生完成记录上填写过程评价。
4.充分利用数学教学背景材料实现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最后,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背景材料。数学课本的很多章节中在开篇都给出了关于本章节内容的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很容易和孩子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但是许多教师觉得这些内容无关紧要,直接跳过进行知识点学习,白白浪费教材编写者的一片苦心。其实这些背景材料就是教材编写者精心准备的用于帮助教师利用生活化情境、生活化事物引导孩子过渡到当堂课知识点的学习,起到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桥梁作用,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引导,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认知过程中。所以,教师要重视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完成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满足数学学科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通过教师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教具、布置数学理论应用于生活的实践实习作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数学知识的认知、探索、怀疑、验证以及内化中,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学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素养,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军.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高等教育,2016(2).
[2]彭成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3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