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有哪些

2019-02-05 06:13赵善露
家庭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莱姆病麻疹病原体

赵善露

历史上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前,卫生条件落后,医药水平低下,鼠疫、霍乱、天花、疟疾、血吸虫病和黑热病等广泛流行,使广大民众贫病交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实施预防接种、改善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改善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状况,引导民众改变生活卫生習惯及生产方式等综合措施,免疫接种覆盖率逐年提高。如今天花已经消灭,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等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其中脊髓灰质炎已接近被消灭。

在我国,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由于近年来,新传染病病原的出现以及已控制的一些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复活,使得传染病仍然是全球致死、致残的第二位原因。当今世界范围内传染病总的趋势是经典传染病还没有完全控制,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我们正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

“经典传染病”

当今,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结核病、麻疹、疟疾和感染性腹泻等仍然广泛存在,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多呈慢型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仍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咬伤或抓伤,经过与受到感染的唾液密切接触传播至人。除南极洲以外,其他各洲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类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临床表现为长期低热、咳痰、咯血等。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如果所在的地区人口密度大,而且没有普遍接种麻疹疫苗,那么这个地区就极易引起麻疹的流行。麻疹发病时的特殊表现是口腔黏膜上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单纯传染麻疹治愈后良好,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俗称“打摆子”。

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腹泻,这组疾病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又有不同特点。

“新发”传染病

除了经典传染病外,我们要警惕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如HIV/AID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莱姆病等。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HIV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艾滋病于1982年定名,1983年发现其病原体,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这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的,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的新型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甲型H1 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莱姆病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硬蜱虫叮咬人传播。临床表现为皮肤、神经、关节和心脏等多脏器、多系统受损。1975年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发生此病流行,1980年被命名为莱姆病。自1985年我国黑龙江省首次发现莱姆病病例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报告。

为何新的传染病会不断出现

其实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并不奇怪。有些新传染病早已存在于我们身边,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随着检测手段的明显提高,这些疾病的病原体逐渐被人类所认识。

有些新传染病病原体原来感染动物,由于某种原因转移了它们攻击的目标,开始感染人类了。这也是新传染病发生的一种原因。例如艾滋病很可能起源于非洲丛林地区生活着的一种长尾绿猴。

还有的新发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其基因发生了变化,或是原来不致病的病原体增加了毒力,从而引起人类疾病。病原体为了适应人类抗生素的攻击、环境的变化、空气的污染而不断地发生变异。

现在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通过计划免疫,一些常见的传染病也得到了控制,但并没有完全消灭。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出现,某些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类还要不断努力,同传染病的斗争将永无止。

猜你喜欢
莱姆病麻疹病原体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海南省西部地区莱姆病血清学调查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莱姆病的现状及其防治探讨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麻疹“卷土重来”
金塔县控制、消除麻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
陕西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莱姆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