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舸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对人类最具危害的疾病之一。天花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当患者与易感者面对面接触时,通过受感染的唾液飞沫而传播;二是通过接触疱疹、痂皮及被患者污染的衣服、床单传播。
临床上,天花主要有兩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重型天花,另一种是轻型天花;另外还有两种比较少见的天花,一种是出血性的,一种是恶性的。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天花消除计划。通过10年的努力,在持续监测和考核的基础上,自1977年索马里产生了最后一例自然感染病例后,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全世界范围消灭了天花。
霍乱于1820年首次传入我国。在1820年~1948年,大小流行几近百次。受染地区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区几乎均受波及。1924年~1948年,我国几乎每年均有霍乱发生,有些年份报告的病人数达数万至10余万,病死率常高达30%以上。1981年以后,每年的霍乱发病数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且总的呈下降趋势。霍乱因其发病急、传播快,被列为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或食物后可引起爆发流行。感染霍乱后表现为突然腹泻,继而呕吐,由此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等表现,可导致死亡。
霍乱的预防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对发现的患者和带菌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患者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②切断霍乱的传播途径,做好“三管一灭”,即加强饮水消毒、食品和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同时建立良好的卫生设施,确保水源和食物的安全。③保护易感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人群免疫力。口服霍乱类毒素菌苗,用于保护地方性流行区的高危人群。
我国鼠疫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后有过多次鼠疫大流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发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作为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被列为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俗称“一号病”。
鼠疫通常经鼠蚤叮咬、呼吸道飞沫、皮肤伤口、消化道等方式传播。人类鼠疫的病型大致可以分为腺型鼠疫、败血型鼠疫、肺鼠疫以及其他类型鼠疫。其中以腺鼠疫最为常见,表现为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肺鼠疫可发生剧烈胸痛、咳嗽、咳粉红色痰;败血症型鼠疫病死率极高,表现为寒战、高热等全身毒血症状,继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常于1~3天死亡。因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我国鼠疫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以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防治策略是严密监视和有效遏制人群周边动物鼠疫疫情,防范人间病例发生,有效控制了人间鼠疫疫情流行。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是炭疽病其中一种类型,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炭疽主要感染牛、羊、马等食草动物,人类多由接触病死畜被感染。肺炭疽一般由吸入了带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引起,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通常是致死性的。肺炭疽发病初期类似流感样表现,2~4天后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高热、发绀、咯血、咳嗽、胸痛等症状,可发生休克,进而导致死亡。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严格管理传染源,病人和病畜都应隔离治疗,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应消毒,病人尸体须火化,畜尸须焚烧;对高危人群加强劳动保护,染菌皮毛应消毒,可用甲醛消毒处理,以杀死病菌和芽孢。从事畜牧业收购、加工的工作人员、兽医务人员和疫区人群可用无毒活菌苗接种,保护期约1年。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伤寒常见的传染源为伤寒病人或带菌者,一般由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进行传播,苍蝇或蟑螂等媒介可传递病原菌。感染伤寒后可出现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严重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是对病人和带菌者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为体温正常后15天;应做好“三管一灭”,不喝生水,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肉类食品,进食水果前应洗净或削皮;对疫情爆发地区及毗临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1989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全球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自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项目以来,麻疹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近些年来,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麻疹流行,但散发病例仍时有发生。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目前我国麻疹类疫苗免疫程序为:8月龄接种麻疹一风疹联合疫苗,18月龄接种麻疹一腮腺炎一风疹联合疫苗或麻疹一腮腺炎联合疫苗。其他措施包括做好麻疹患者的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拥挤处,出入戴口罩,轻症麻疹患者多采用居家隔离,注意开窗通风,有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每年亚洲有1.25亿5岁以下儿童感染志贺杆菌,死亡14万。
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菌者,并进行有效隔离和彻底治疗,直至大便培养阴性;重点监测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感染者应立即隔离并给予彻底治疗;慢性患者和带菌者不得从事上述行业的工作;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口服活菌苗可使人体获得免疫性,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