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成
【摘 要】 要想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就需要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此笔者通过语言、实物、现代设备等手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南朝梁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段话虽然是关于诗文创作中物、情、文三者关系的阐述;但从其阐述不禁让我得到一个启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诗文,诗文中的语言是作者根据感情的变化而运用的,而情感的变化又是根据不同的岁时,不同的景物,呈现出的不同的面貌而变化的。所以我们教学要想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就需要与作者有相同或相近的岁时、景物及其面貌。这就需要我们发挥语文教学语言的优势,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创设当时的景物与情境;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丰富的特产,重现当年的物境,使学生也同作者一样来一次睹物生情;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再现当时的景物及其情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学习新知、理解诗文,感受情感。
一、充分发挥语言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诗文的内容特点,充分发挥语言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造成学生“愤”“悱”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热情。
如在教学《春望》一课时,我没有出示课题,而是将《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学生感到很惊奇,有学生望文生义:“感动的时候花也流泪,恨分别的时候鸟也痛心”;也有小机灵的学生,认为这样理解不对,可又说不明白意思。见此,我又在这两句的前面加上了两句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让学生联系起来想。这一下许多同学激动起来了:“我知道了,是作者看到国家破碎不堪,虽然山河依旧在,但却是杂草丛生了,所以作者是看到花落泪,听到鸟叫非常痛心。”我当即给予了点赞,并启发学生联系当时‘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使学生对前面这几句诗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当我接着将后面的几句诗也写了出来,好多同学只扫视了一下这些诗句,便都理解了,同时明白作者睹物落泪、惊心,白发等情貌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二、通过生活实物演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我说:“我们教学中,也应该通过创设与‘缀文者所‘缀文相近的情境,能让学生这一‘学者也能‘情动而辞发,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地理解‘缀文。”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有感而发,激发学生对实物的喜爱,从而激情地去阅读课文。
如在教学《猫》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猜一下谜语:“穿钉鞋,披毛衣,上屋顶,不用梯;八字须,往上翘,夜行不用灯光照。”学生笑了:“猫——”。我又问大家“喜爱不喜爱猫?”“想不想猫?”然后将教室外我从家里带来的宠物“波斯猫”拿到教室,学生都“哇——”地尖叫起来。有的直拍手掌,前面的同学干脆直接趴到我的猫笼子上,“咪咪咪——咪咪咪——”。见势我又让学生观赏猫——说说猫的外貌和性格特点。有的学生说:“头大而圆,鼻子很短,鼻梁寬。”有的说:“脚掌大而呈短圆形,毛膨松而长,非常高贵有气派。”还有的说:“跟我家猫一样,性格温驯,乖巧,斯文,非常惹人喜爱!”我看到同学们对猫的喜爱之情被调动起来了,我就将学生引入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著名作家郑振铎专门写了一篇《猫》的文章,你们想不想知道著名作者所写的猫是什么样的呢?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呢?”学生听到这一喜讯,一个个急不可待地打开课本。学生不仅高效地阅读了课文,完成了各项学习目标,而且在自己的“小作文本”上写了自己喜爱的猫。
三、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们课本中古文所叙述的历史故事,由于距离现在时间长,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为突破这一困难,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互联网来再现课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不仅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情趣,准确地了解历史故事,把握人物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如《曹刿论战》一课,进入该课前,我问学生:“你们想看‘长勺之战的视频吗?这是中国历史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学生一听看视频兴奋极了:“想啊——”“你们知道吗?这是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在长勺这个地方。当时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但是因为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避难在外的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都想回国做国君,小白从莒国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而鲁国派兵送的公子纠回齐国没有成功。后来齐国虽然杀死了公子纠,但是齐桓公,也就是公子小白还是以此为借口,攻打鲁国,因此发生了齐鲁的长勺之战。眼看齐国大兵压境,鲁庄公十分惊慌,就在这紧要时刻,一位叫曹刿的谋士出现了……”我迅捷打开网络视频:《长勺之战: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在学生观看曹刿与鲁庄公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过程的视频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视频的最后呈现的字幕,有声有色地朗诵起课文来,从而使学生在视频的情景之中进入了课文学习。虽然本课是古文,但学生由于观看了视频,仅仅跟着视频把课文朗读一遍就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言文的意思了,对于主要人物曹刿的人物特点也不假思索地就给归纳出来了。
由上可见,只要我们语文工作者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就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教育家朱光潜所说的“……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往,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的境界。从而使教师的善教转化为学生的善学、“潜”学、乐学了。
【参考文献】
[1]何仁松.巧设教学情境,丰富语文教学[J].江西教育,2017(02).
[2]赵贞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优化途径[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