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切入点,结合初中学生的学情,阐述了“共情”历史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应用和实践效果,同时强调了共情历史教学法中史料开发和利用要遵循写实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的原则,并澄清了共情历史教学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共情历史要力戒形式化;共情历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共情;有效性
一、 主题与研究背景
“共情”是指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学生能在各种史料和情境的感染下,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出发,设身处地从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探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等,并深刻理解历史的阶段特征和社会变迁的普遍规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共情”能让学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作为教育目标,“共情”能使学生有效地了解人类文明发展演变的历程并增强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进而更好地把握未来。
(一) 基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期待
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确立了“学为中心”“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探究”等原则,注重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问题和活动设计来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共情历史教学法的突出优势在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体会,从而摆脱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死记硬背的尴尬状态,让历史走进我们学生的心灵,并生成对于历史的深层理解和沧桑感悟。
(二) 基于初中学生的学情分析
一方面,初中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逆反心理,希望以此来获得成人的认可和接受。因此共情历史教学法应该从学生的这些身心特征和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另一方面,新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强化和落实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通过“共情”,想象与历史人物对话,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通过体验人物的心理和追求,可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这比枯燥的文字说教更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 “共情”历史教学法开发利用的策略和实践
“共情”历史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可发挥多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共情背景,启发思维
“共情”是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由于其特别注重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因而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有《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课,其中有幅图片“借贷者和他的妻子”(图1)。在教学中,可让学生结合图片,展开合理想象,“共情”历史,给这幅历史图画配上解说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设计了很多精彩的对话,其中有一位同学是这么设计的:
(丈夫)杰克:嘿,贝拉,别看书了,快来看哪,今天赚了这么多!
(妻子)贝拉:哦,主啊,真对不起,你嚷嚷什么啊?
(丈夫)杰克:你看什么书啊。你看看(抖抖手中的钱袋),这才是我们要关心的,东方才是最耐看的。你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吗?哦,不,你肯定不知道。噢,那里是天堂,那里遍地是黄金白银。你知道他们都穿什么吗?他们穿丝綢。丝绸你知道吗?哦,它轻软极了,光滑极了,太漂亮了!
(妻子)贝拉:确实如此,我正在看《马可·波罗行纪》,书里叙述中国真的遍地黄金啊!
(儿子)安得烈:(听得出神,嘴唇嗫嚅,看着爸爸的背影)真的吗?
14、15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钱、货币的狂热追求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成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动因。从这位学生设计的解说词看,他显然准确地感悟了这段历史。
(二) 共情角色,突破难点
“共情”是促进“理解”的有效手段,能让历史“死去活来”,深入学生内心,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时,教师可先出示几张提示性的图片(图2、图3):
然后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共情历史角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妨这样设问: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一名农奴,请谈谈农奴制改革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一提出,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学生的发言都非常积极。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发言最有代表性,他是这么谈的:“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几乎所有的家当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得只剩下几面墙了!为了维持生计,我还得到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会结束啊!革命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可顺势提问:“你觉得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学生结合改革后农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不彻底,社会矛盾依然尖锐。
由此可见,通过共情角色来组织教学,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学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等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
(三) 共情事件,深化理解
“共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借给学生一双慧眼”,使学生在联系事实深刻感悟历史现象和事件的基础上,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历史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百家争鸣》这一课学习孔子思想时,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两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马厩失火》和《是可忍、孰不可忍》,其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马厩失火》
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以后得知了这件事情,马上问:“伤到人没有?”没有问马。
《是可忍、孰不可忍》
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五六百年后,孔子一提到周公制礼作乐的事,还赞赏不绝。当时,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欣赏乐舞,他用了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孔子知道了,愤然说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原来,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二人的规格。
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设计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并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把这些历史故事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表演结束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这两个历史故事中我们能看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仁”和“礼”……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共情事件,可以让原本枯燥抽象的历史学习生动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四) 共情情境,升华情感
“历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共情”方法的运用,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穿越时空”,沉浸在特定的历史情境和社会环境中,通过体验和感悟,弄清楚历史发展的线索,从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中有《社会生活与文化》一课,对于这课的教学要求,《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那么教师在众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中,如何进行有效取舍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呢?
古代诗词既简洁又内涵丰富,包含着很多“记忆”。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出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部分内容: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然后再请学生解读诗歌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共情宋朝时人们逢年过节的历史情境,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设计一系列相应的探究问题:
(1)你知道这首词描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一个传统节日吗?
(2)你能说出这首词反映了南宋时期这一节日有哪些习俗吗?
(3)你们家乡现在在这个节日还保留这些风俗习惯吗?
(4)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中蕴涵的传统文化?
通过对词的朗诵和赏析,共情情境,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然后组织讨论元宵节在各方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从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 实践效果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共情教学就是让学生借助各种史料身临其境地去了解过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历史思维的核心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良好的史料实证意识,才能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正确的评析,对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掌握一种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共情”的过程,就是一种学生视、听、思各种感官参与的学习過程。这种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归纳中感悟历史,从而得出科学的史观和结论,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三)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的形成需要通过“共情”来完成。通过“共情”,学生在各种历史场景和人物的所作所为中能有效辨别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丑恶,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通过“共情”,学生会知道“今天”是“昨天”的延续,能够将历史所学与家乡、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这比照本宣科、空洞机械的教学方式更能达到教育效果。
(四)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教学的大量工作是花在课前的备课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设计是备课的主要内容。一个共情历史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共情历史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再研究和学习吸收的过程,不断地对自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能促进自身的快速成长和进步。
四、 实践思考
(一) 共情历史教学法中史料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史料是学生共情历史、再现过去的重要依据。在具体的教学中,史料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一般来说,史料的选取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 写实性
历史不能虚构,真实是历史学的生命。在使用史料时,应尽可能用第一手资料或客观的第二手资料。
2. 趣味性
初中的教学对象是13至16岁的青少年,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没有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教师选取的史料应该能够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以问题和活动设计引导想象,让学生从史料中理解历史,“共情”历史。
3. 启迪性
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共情”状态的史料,往往可以进行具体的解剖和分析,把历史人物、事件放到历史的大环境当中去理解,可以品出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特性与品质,这就是史料的启迪性。史料有启迪性,能令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使学生在解读和品味史料中得出科学的史观和结论,并使学生内化于心。
(二) 共情历史要力戒形式化
新课程理念倡导和实施已经十多年了,现在有些老师只要开设观摩课或公开课,注定是多媒体和教学手段的泛滥,往往又是音乐,又是影视,又是表演,又是小组讨论,又是各种模拟、采访,课堂上看似热闹和气氛活跃,其实往往蜻蜓点水,流于形式,而历史与社会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和思维特点却被淹没和冲淡,这些老师主导下的“历史活动”,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生动性,都不能算是“共情”,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置换和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并未被激活,学生的心灵并未被触动。
(三) 共情历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
教师在进行共情历史的教学设计时,无论是史料的选择还是问题、活动的设计,都要充分顾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思维水平。例如,有很多史料是来自历史文献的记载,多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很难读懂、理解,教师在出示这些材料时,可以针对学生普遍感到理解困难的字、词和句子,在旁边做好注释或翻译。而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问题是否有针对性、可探究性。在课堂各类活动的组织时,也要提前预见这些活动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效。由此可见,符合学生认知思维水平的共情历史的教学实践是符合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跳一跳,摘桃子”。
五、 总结
总之,“共情”历史教学法是符合历史与社会学科特征的,这种方法能把历史与现实有效联系起来,能重现那些逝去的陌生的历史,寓教于情境,使学生在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认知历史,加强体验,启发思维,深化理解。相信教师只要合理选材,精心设计,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共情历史这种教学方法一定会为历史与社会教学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静.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沈晓军,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