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占领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1]。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复杂性高,跨学科、跨产业的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更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创新能力比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以及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不符等问题。
产教融合以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培养符合产业未来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是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模式。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分工日益完善,已成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推动力。依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颁布的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9)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到2017年末达36.8万件,相比于“十二五”末,增加约10.3万件;到2017年,26个重点工业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5%;2016-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营收年均增速高达17.8%,高于上市公司总体增速4.3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表明现行的产业政策体制不够完善。
其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政策,但缺乏严格的行业标准,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如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业增长速度显著,但总体上占国民经济结构的比重较低。在节能环保产业中,属于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高达92%,这部分企业徘徊于产业链低端,市场竞争力较弱。
其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政府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及《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通过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梳理,发现在技术、资金和项目支持方面的政策比较多,系统性和有指导性、针对性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多。如鄱阳湖经济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但仍然缺乏完善的一体化配套设施;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多部门管理的方式,造成资源重复配置和行政冲突等问题[2]。
创新驱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3]。
1.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创新方式主要表现为模仿型创新,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徘徊于技术链低端。在当前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发达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保护,导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5%,但与美国等创新型国家(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起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不足将会抑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获得的科技成果不能加以及时转换,变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投放市场,阻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近些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申请数不断上升,但新技术在新产品上的运用率还比较低,新产品进入市场后面临着产品推广的难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发展前沿性和科技创新性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难以达到产业未来发展的要求,需要与其他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主体共同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尽管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产学研合作主体主动性不够强。企业缺乏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深入认识,忽视了产学研合作对支撑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过多关注符合企业短期利益的项目,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人力投入以及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不够。大部分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意愿只停留在表面阶段,不愿意耗费人力和财力加深产学研合作[4]。产学研合作没能真正成为加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协同创新平台,必须进一步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2.产学研合作效果不明显。在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下,大部分院校都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产学研交流的平台,但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之间缺乏实质性的交流,合作模式单一,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大部分企业仍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研发,难以摆脱固有发展模式和思维框架的束缚,很难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式创新。
人力资本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院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是特别敏感,专业设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门人才培养相对落后,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不足制约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突出。通过对各省市最新发布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进行的整理,发现大部分地区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明显,且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人才尤为突出。当前我国人才的供给总量较大,但人才总体素质偏低,大都处于技术链低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模式没有及时调整,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
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院校发展缺乏自身特色。大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趋向于开设大量热门专业,教育模式化程度较高,培养出的人才缺乏特色,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大部分的院校都以培养医药研发人才为目标,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且忽视了新兴生物医药新兴领域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导致生物医药新兴领域的人才缺乏。
3.“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相比于其他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强调面向产业,培养符合产业未来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需良好的行业经验。但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的招聘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对学历、科研等条件要求比较高,限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无形中导致师资队伍中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能力薄弱。
国务院在《关于“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推动相关企业为职业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提供岗位。”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当加强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息息相关。职业教育可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其他的教育类型不同,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性,更注重学生在相关产业中的职业发展,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将直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应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注重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升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出符合新兴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产教融合是教育同产业间的有机融合,强调多维度、全方面的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通过引企驻校的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兼备理论知识和实训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借助产教融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做准备,协助职业教育向着更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方式转变。因此,通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不适应的局面,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技术发展推动人才需求变化以及教育模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当前产业人才队伍中高素质的技术创新型人才比例较低,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为其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产业人才新需求。大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相关人才供应不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必由之路,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引导企业进入职业院校,加强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推动职业教育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融合[5]。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在取得较大发展成效的同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鉴于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依靠政府、企业以及院校三方主体共同推动,本文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存的问题着手,分别从政府、企业以及职业院校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策略。
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提供支持,需要政府在院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6]。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创新性、实践性需求日渐渗透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迫切要求学校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和服务供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供给。当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配套政策不完善、政策在施行过程中被扭曲,使得政策不确定的负面作用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7]。政府应加强引导机制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务院在2017年12月颁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方案》针对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教育要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并就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等方面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的大小。企业应建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注重与学校之间的研发合作投入,实现企业由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1.企业应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程度。产学研合作融合了企业的新兴优势和学校的科研能力,通过协同合作,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已意识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如美国的硅谷凭借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其独有的创新文化;韩国企业通过与学校的协同合作,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企业可以同高校之间共同构建创新空间,鼓励学生进入创新空间进行学习,实现学生自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凭借着学生的创新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与职业院校之间构建实训交流平台,培养出符合产业未来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应当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努力将学校的各种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企业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成面向市场的产品,才能切实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赖于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共性技术的支持,企业应加强产教融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资源,实现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同时,学校通过引企驻校,推进学生实习实训,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提高人才的培养针对性以及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
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阵,应当借助政府的产业政策,加强与企业的深度交流合作,健全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明确提到,促进职业院校由普通教育模式向企业参与、专业鲜明的教育模式转变。
1.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8]。职业院校应定期与企业交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类型和数量,适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在保留当前教学特色的前提下,借鉴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向企业介绍当前最新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状况,相互交流,相互调整,共同进步。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主张职业院校与多家企业联合办学,以职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校同时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及时发现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配合,在学生毕业时,同时颁发职业证书以及相应的毕业证书[9]。
2.优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多举措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在重视引进专业理论教师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应加大从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聘教师的力度,特殊高技能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每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提供平台。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员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3.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育良好的专业品牌。学校应大力发展特色办学,在立足于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证质量优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区域内形成良好的品牌[10]。如鄂州职业大学的药学专业属于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通过与医药企业以及医院的协同合作,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医药综合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益。因此,加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结合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品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