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梅 张叶江
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 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1]。国际电信联盟(ITU)已批准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 提交的NR 方案作为5G 标准化方案。作为面向未来的IT 形式,5G 将凭借其“大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的优势,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等技术一起,深刻改变医学教育形态。当前,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在未来医学教学中借助5G 网络,使得医学类院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得到提升,使得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1994年中国第一条64K 的国际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作为标志[2]。中国互联网已诞生25个年头。当前,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都是真正的数字时代原住民,享受着数字红利。但目前医学院校校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表现为以下几点。
由于课时有限,导致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安排分布不合理,理论课往往占据大部分时间,实践课较少或没有。课程评价方式一般由日常出勤率、平时作业及期末理论考试三部分组成,一般除见习及一年实习外,社会实践较少。结果是课程考试完毕,学习就结束,学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严重不足。
教学过程管理主要以学生到教室签到为主,如果学生不到教室就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有些在职学习的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参加面授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以书本为主,课程讲授时常缺乏最新的研究成果,十分枯燥。部分青年教师由于经验或技巧不足,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师生间缺乏正常的互动,往往是老师自说自话,学生则专心致志玩手机或一心一意上自习,课堂氛围尴尬[3]。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如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贫穷地区区域间存在的不均衡,顶尖名校和普通高校校际间存在的不均衡,优质医学教育资源主要聚集在东部几所顶尖的医学院校。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前沿知识共享困难。设备、教师、资源的缺乏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长期以来,教育不公平迫切解决但又难以解决。
因此,如何破解医学教学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提升教学互动效果让学生注意力重回课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5G(the fifth generation network)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按照传输速率、可靠性以及大规模连接三个方向可将5G 划分成增强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三大应用场景[4]。
5G 网络采用大规模天线(64T6R)、多发多收(missive MIMO)、超密组网等最新无线通信技术,与4G 网络相比,覆盖范围更广,网络可获得性更强[5]。4G 网络最小接入电平为-122 dBm,此时语音和上网业务已无法正使用;而5G 网络覆盖电平在-122 dBm下行速率能达到100 Mbps,下载速率可与4G 理论速率媲美,5G在-128 dBm 时仍可正常接入。同等条件下,5G 网络覆盖能力是4G 的2 倍,可为医疗教学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
根据香农定理C=W×log2(1+S/N)可知,系统容量C 与系统带宽W 成正比[6]。由于历史原因,全球无线频谱6 GHz 以下的低频段已基本划分完毕,供广播电视、军用、卫星通信及2/3/4G 移动通信网络使用。5G 网络引入了24.25~52.6 GHz 高频段进行数据传输,突破了低频段无连续大带宽的限制,可满足5G 最高400 MHz 的带宽需求,较4G 20 M 提升了20 倍。5G 下行理论峰值速率可达20 Gbps,上行峰值速率达10 Gbps,是4G 理论速率的100倍以上;5G 用户速率可达100 Mbps~1 Gbps,能够支持移动虚拟现实等极致业务体验。另外,5G 传输时延可降低到毫秒量级[7],可满足对时延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业务需求,如远程医疗等。
当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大数据(big data)、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4K/8K 视频传输等技术方兴未艾。5G 网络作为基础设施,将与AI 等技术融合发展,让AI 模拟“人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帮助老师教学。一方面,自然语言处理、自适应等功能可帮助学生获取满足个人需求的课程,提供精准教学;另一方面,在线学习的各个环节均渗透着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迭代出更加智能化的工具,提高各环节效率[8]。可以预见,5G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将深刻改变医学教育形态。
5G 网络将与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最新技术一起,赋能传统医学教育,重构医学教学模式,对个人自主学习、学校课堂教学及全社会教育资源共享产生深远影响。
高校课堂有开放性强、知识面广、教师水平高的优点,是信息化运用的主阵地。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技术将与5G 网络融合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知识触达方式。把学校建成新型学习中心,利用5G 技术背景下教育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即时性、共享性特点,对现在的学校进行重构,建立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9]。医学生可通过各种智慧媒介(如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等),借助超高速、低时延的5G 网络,快速访问云端丰富的医学资源。几公斤重的医学书籍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医学知识的获取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实现。人工智能技术(AI)将根据学生搜寻内容,智能推荐医学资讯、文献、慕课(MOOC)等资源[10],实现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5G 技术的到来,将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访问网络进行学习,即4A学习模式(anybody,anytime,anywhere,anydevice,4A)。将颠覆性地改变传统的在职学习模式,5G+AR/VR 远程教育将解决面授困局,学生通过智慧媒介即可完成实时学习。每个医学生都将拥有自己的移动图书馆和在线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利用各项资源,做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依托5G 统一的网络承载,能实现万物互联,打造智慧化的教学实践环境[11]。交互智能大屏(如4/8K 屏)、学生终端、高清摄像头、展台等硬件终端都将实现5G 化,所有终端均能像手机一样,可随时接入5G 网络。超高带宽不仅保证智慧课堂中的交互显示终端、信号传输及处理设备能够完美的再现4K级别的画面效果,还能够承载即将到来的8K 交互终端设备,从而为师生带来清晰、自然、完美的显示呈现效果[12]。借助“高清摄像头+5G 网络+显示屏”的系统,构建双师课堂,将检查室、手术室、救护车等空间及其有限的实战场景进行跨空间传输,并进行高清立体显示。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真实感受到整个检查、手术或抢救的全部过程、要点和细节,存在的疑问也能即时得到解答。真实直播实战环境,将直接提高教学互动水平,有效降低纯粹理论教学的枯燥,解决医学生见习中走马观花看热闹的弊端。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及经济水平差距,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客观存在[13]。5G 网络、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和全息投影等技术融合,将实现名校名师的真人影像以及课件内容以裸眼3D 的效果呈现在远端听课学生面前,交互远程教学如同自然式进行[14]。“5G+全息投影”技术,可以解决目前顶尖医学院校与普通医学院校优质教育资源不均,校校连接难以全面打通的局面,实现跨区域跨校际优质资源共享。5G 超大带宽及超低时延特性,能全面支持AR/VR 等需要大带宽的内容传播,学生将获得沉浸式体验、革命性的交互体验,实现师生沟通无延迟[15]。在5G时代,即使是普通医学院校的学生,也能像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一样,足不出校门就能聆听到最前沿的医学讲座,并能与最顶尖的大师进行实时沟通,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16]。
5G 网络具有“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等优势,未来将和AR/VR 与AI 等技术一起,对医学课程教学产生巨大影响。医学院校要提前研究抢先布局,积极与中国移动等领头羊企业合作,打造5G智慧校园,实现医学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17],提升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教学互动能力和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