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建武
虫媒病是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生态系统不断变化的今天,虫媒病发病趋势逐渐上升,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同时,虫媒病传播情况复杂,无国界之分,流行规模不断扩大。重视虫媒病,培养虫媒病防控专业人士是应对虫媒病的基础,对此,相关人士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目前,我国与国际社会众多国家仍把杀虫剂作为防治虫媒病的主要手段,通过不断提高杀虫剂药性来防治不断发展进化的虫媒,虽然在遗传学领域、转基因领域存在防治虫媒病的研究,但是后劲明显不足。病原生物学与节肢动物相关,更容易培养出专业人才,做出防治虫媒病的贡献。本文希望能够引起高校以及病原生物学专业广大师生的重视,扩大虫媒病教学内容,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对虫媒病的袭来能够防患于未然。
虫媒病是一种传染病,其以节肢动物为媒介,通过叮咬宿主以达到疾病传播的目的。常见的传播虫媒并的节肢动物,如蚊、蜱、虱等[1]。在国内外历史上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虫媒病流行病,例如,疟疾、革登热等[2]。
以病原体生物属性为分类标准,虫媒病存在下述几种:第一,虫媒病毒病;第二,虫媒立克次体与埃立克体病;第三,虫媒细菌病;第四,虫媒原虫媒病;第五,虫媒蠕虫病;第六,虫媒螺旋体病[3]。
以传播媒介属性为分类标准,虫媒病存在下述几种:第一,蚊媒传染病;第二,虱媒传染病;第三,蚤媒传染病;第四,蜱媒传染病;第五,白蛉传播疾病;第六,螨媒传染病[4]。
以虫媒和宿主的关系为分类标准,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虫媒病存在下述几种:第一,以人类为宿主的人类间传播;第二,从动物开始扩展到人类的,人类间不直接传播;第三,从野生动物开始扩展到家畜与人类,形成新传染链条[5]。
虫媒病对人类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就我国而言,虫媒病年发病率占到传染病发病率的5%~10%,且因虫媒病死亡的人数占到传染病死亡人数的30%~40%[6]。此外,虫媒生物数量众多、覆盖地区广、种类复杂,国家对该病的防控与彻底解决该病的防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7]。现阶段,虫媒病远距离传播屡见不鲜,解决虫媒病问题是解决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重中之重。
目前,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虫媒只多不少,种类、数量、危害性必将进一步扩大[8]。从长远来看,忽视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关于传染类疾病的虫媒病教学,医学生汲取到的虫媒防范知识不足,一旦虫媒病袭来,则很容易陷入虫媒病防范水平不足,难以遏制虫媒病传播的困境,难以保障国民生命健康[9]。因此,必须重视病原生物教学中的虫媒病教学。从多角度出发引起医学生对虫媒病的重视,让学生们树立起随时应对传染类疾病的观念,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虫媒病相关知识,掌握虫媒病发展现状、流行情况、重要性等,努力为防控虫媒病做出贡献[10]。
现阶段,虫媒病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并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重视,也就是说,众多医学院校授课内容涵盖的节肢动物知识与虫媒病知识不足,知识内容占比较小,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不利于虫媒病教学的发展[11]。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第一,从课时分布上来看,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在设计课时过程中,分给节肢动物的课时约为总课时的1/10,同时还存在部分院校删除了节肢动物的授课内容[12]。与此相应,教师备课、学生备考对该部分知识重视度不足,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也不会重视节肢动物相关知识[13]。
第二,从授课内容上来看,因授课课时的制约,教师所教授的虫媒病相关知识内容有限,一般侧重于介绍蚊、蝇、螨等常见传播媒介的讲解,通常忽略了对其他生物的讲解,由于虫媒病媒介生物种类繁多,教师不能全面讲解,很难让学生对虫媒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14]。
第三,从教师队伍上来看,以节肢动物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教师队伍严重不足,随着国家、社会对寄生虫病害的防治,许多虫害类疾病在我国逐渐消除或者正在递减,在此背景下,选择节肢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不断减少,同时加上节肢动物学科难度大、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导致节肢动物人才后备力量薄弱[15]。
从上述三点可见,我国虫媒病教学整体在医学院中处于弱势地位,若任其自由发展下去,防控虫媒病人才短缺,一旦出现更为严重的虫媒病,很可能因不能有效防控而有损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因此,必须重视在病原生物学中的虫媒病教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16-17]。
蚊、螨等虫媒病传播媒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虫媒病也呈现上升趋势[18]。具体而言,可将虫媒病流行趋势概括为下述三类,第一,出现大量新病种,且新病种逐渐增多。传统的虫媒病传播区域不断扩大,疾病出现的频率逐渐上升。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累计发现新病种40 之多,我国就存在20 余种,这些病种可通过节肢动物传播。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发现蚊虫叮咬是传播众多虫媒病的主要方式,包括莱姆病、猫抓病、非典型巴贝西虫病等[19]。此外,大量仅仅存在于热带地区的病原向亚热带、温带蔓延。第二,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大量适宜虫媒病原体生存的区域,为病原体的繁衍创造了条件,使得虫媒病流行程度愈演愈烈。
虫媒病传播依托于媒介生物,本文所指为节肢动物。从媒介生物的治理角度看,主要通过延缓或者阻隔传播,具体途径如下,第一,根据虫媒病传播媒介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第二,联合使用多种方法,发挥不同方法结合后的协同作用;第三,与当地卫生部门、媒介生物防控部门合作;第四,向人民群众宣传虫媒病防控知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防控。虫媒病综合治理需要依托于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与医疗资源,主要包括生物、环境、化学三种方法,涉及水利、卫生、农业等众多部门[20]。在一定的虫媒病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能够达到综合治理的良好效果。
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角度来看综合治理,综合治理需要统筹兼顾媒介本身、自然环境、社会条件,采取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发挥防范媒介传播的效果[21]。因此,在讲解虫媒病知识内容时,除了讲解节肢动物本身外,还必须结合讲解不同媒介的生物习性、天敌等,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教导学生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虫媒病是一项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在全球气候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它也在随之进化发展,为了应对新型虫媒病,必须从基础抓起,储备更多后备生源,未雨绸缪,重视虫媒病教学,培养更多相关研究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