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下的校企合作助推路径探讨

2019-01-31 14:34孟传慧
职教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职业院校校企

□孟传慧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区域发展需求,以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随时关注行业市场供需动态,随之优化调整专业方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产业布局结构发展[1]。李克强总理提出“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职业教育应与区域产业发展互联互通,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定位、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尤其应与区域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相匹配。 随着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应逐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即高职教育人才链要与区域产业链相配——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链)应是能为相关产业技术技能领域服务的系列技术技能人才[3]。 就管理学视角而言:从横向看,高职教育人才链是服务不同产业的系列技术技能人才[4];从纵向看,高职教育人才链是服务某一产业的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就经济学视角而言:产业链(以产品为核心,定位于某一产业,并衍生出上下游相关产业)与人才链之间反映了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5]。 产业链为人才链(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指明方向,产业链需求数量决定着人才链供给数量,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链的推动,反之人才链供给影响着产业链发展[6]。 高职教育凭借“政—行—企—校”四方联动,通过“产—学—研—用”四环紧密结合,将课堂教学、企业生产、科学研究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促使企业内生发展驱动力——技术得以转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必然性

校企合作初期,校企合作体现为目标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单向校企合作模式。 但在社会发展中,高职院校很难与企业形成合力,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不适配弊病日渐凸显。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只有校企双方共同整合资源,互惠互利,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第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不同于理论知识,技术需要通过经验积累。 传统学科不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环境、内容、目标与产业要求均有差异,而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在工作中得以实现。 因此,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第二,区域产业链对高职人才链培育具有必然的引领作用。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产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标准和需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仅靠职业教育单方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业链发挥好对高职教育人才链培育的引领作用,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 第三,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匹配, 是实现企业盈利的必然需求。 企业盈利是以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依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也愿意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对企业吸引力成为关键一环。 第四,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是实现职业教育历史使命的必然需求。高职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这一过程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一纽带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和张力。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网络建立,学生通过企业真实化工作情境学习, 提升了自身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自身成为“社会人”提供了培育路径。

二、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现状分析

纵观欧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校企合作模式表现为产业为职业教育提供必需的实习场所、技术人员,职业教育为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7]。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红娘角色,为产业与职业教育对接牵线搭桥。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模仿此种模式,但目前形式主义严重,如各职业院校强调校企深度融合,但如何考核“深度”并未见到标准,“深度融合”仅停留在形式上。另外,作为技能型人才需求方的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并未得到高职院校的全面理解,利益最大化仍将是企业终极目标。 而高职教育所提倡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学校为主,学校单纯强调社会责任而不能调动企业积极性。校企合作不是朋友,而是互惠共赢。

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从宏观层面看,一是政府、产业和高职院校三者角色认知不准确。政府主导作用、监管职能、法律法规出台等角色发挥不到位,不能为职业院校提供产业发展动态,导致职业院校专业定位、专业调整失误。行业企业没有积极性,不能主动告知职业院校人才需求情况。高职院校没有找到与行业企业合作结合点, 不能实现互惠共赢局面,导致行业企业热情度不足[8]。 二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紧密。 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不问市场,课程标准、课程体系盲目设置。 工学结合重校内轻校外,实践条件与真实工作环境有差异,产教融合“广度”“深度”和“力度”不够。 职业院校虽然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无力解决。 三是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 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决定了校企合作成效。校企合作“深度”指校企合作层次深度, 校企双方从企业资源分析入手,由点到面加强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广度”指合作范围和内容,校企依托区域优势,找准定位,充分整合合作资源,开展多渠道合作。目前政府主导、协调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与维系靠人际关系,合作形式停留在协议签订、仪式举行、挂个实训基地(工作室)牌子等表面形式。 即使高职院校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企业专家以技能大师或兼职教师身份进校授课,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体验,但企业专家在企业有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企业受市场经济影响,校企合作协议内容不能有效落实, 致使校企合作趋于形式,深度广度难以开展。 四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落后于产业需求。校企合作体现了产业与高职教育教学融合,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目标下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对企业研发助力不足,导致合作浮于表面,没有建立明确的体制机制。即使在校企合作的最基本切入点——实习实训,由于体制机制落后,学生进入企业脱离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 实习实训考核机制不足,学生学习热情处于消极状态——“混日子”。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落后直接制约新兴产业需求中的“新”在人才培养中的体现。 伴随大工业退出历史舞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能已被绿色低碳、高技术项目替代,在产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而高职院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设施、固步自封的考核模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成果与企业研发衔接不紧密,使受教育者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慢,阻碍了人才培养前景,很难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 五是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社会服务意识较弱,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 国家相关鼓励政策并未出台,难以形成动力机制。六是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并未有机融合。学生不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工艺流程,更谈不上熟悉企业文化,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对企业认同感较弱,流动率较高。使企业人员稳定受到影响,影响了企业合作热情和积极性,制约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长效开展。由于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并未有机融合,导致学生职业素养中“工匠精神”缺乏。 从古至今,“工匠精神”一直是职业素养的最高境界,然而伴随制造业的兴起,“工匠精神”逐渐被人们淡忘,严谨工作作风已被人们遗忘,这也是产品品质和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的缘由。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被忽视,导致毕业生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严重,就业后企业文化缺失。

从微观层面看,一是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不符。目前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割裂,高职培养的学生毕业不能立即上岗,需要在企业实习磨砺后才能胜任岗位要求,更谈不上创新型通专结合型人才培养,故达不到企业人才需求标准。 二是高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目前高职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课轻选修课,学生就业岗位满足率和适应性差,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三是实践教学环节中技能训练不能满足岗位技能需求。 高职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载体,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不能在实践中得以养成。四是教师职业素养薄弱。高职院校教师均毕业于学术型大学,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技术研发、服务社会能力较弱。 五是实践条件不足。 实践条件是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关键一环,而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实践场地和设备,实践条件投入较多,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流于形式态势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职业教育不能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建设,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下的校企合作助推路径

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根源是校企合作,其助推路径为:

一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目前职业院校招生不理想,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和学生家长认为职业院校层次不高,更主要原因是毕业生所具备知识和技能不能符合企业所需要,毕业生专业与企业就业岗位不对口,学生就业不理想,毕业即失业。基于此种原因,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秉承“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思路,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企业提供技术骨干,确定培养岗位,学生实习工资由校企协商确定,学生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考核评价,从而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无缝对接,培养出适合区域经济建设、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专业对接产业。《国家教育改革及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2-2020)》等教育政策均要求“推进现代学徒制”。这一校企合作模式推出缘由为:伴随经济转型升级,企业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加。但职业院校专业传统守旧,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匹配,专业与岗位需求脱节,学生职业定位不清,职业能力差,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现代学徒制秉承“学生入校即入厂”原则,校企联合制定招生标准,高职院校对接产业、企业需求,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标准、技术要求、企业文化特色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学生在获得学校学生这一身份的同时,也即将成为企业的学徒,在学校专任教师带领下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指导教师指导下学习岗位技能,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也接受职业培训,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现代学徒培养模式实施,解决了传统理论授课模式的学科本位主义,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情境转换,学生实现了由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破解了专业与职业割裂、理论与实践分离、学生与就业岗位脱离等困境,为使学生成为“职业人”奠定基础,满足了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破解了高职学生就业难困境。

三是“多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推动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 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分别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担当着重任,政府起主导作用、负责全面规划高职教育发展,出台政策法规;行业协会承担着指导职能,起着牵线搭桥作用;企业和学校是承担方。 目前我国政府承担职责过多,行业协会并未主动承担牵线搭桥作用,急需建立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世界闻名的“荷兰行业职业教育协会”由雇主、雇员、教育机构代表组成,通过职能发挥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企业互通,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制机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应多途径与跨国企业、国外大学合作,发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优势,探索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开发技能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索“走出去”职业教育模式。

四是优化专业布局,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应对毕业生和雇主定期走访追踪,根据产业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教育教学中“宽基础、重技能”,注重第三方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对不适应产业的专业“关、停、并、转”,调整专业增设新方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专业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服务力。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应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使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根据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开展实习实训,联合开展技术研发。

五是拓展专业建设深度,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专业建设是衔接高职教育教学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纽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职院校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必须加强专业建设。专业要对应产业链、课程对应岗位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零距离对接,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技能需要对接。 课程体系要体现“工学结合、分层递进”。 人才培养按照从初学者到熟练工成长过程,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递进,分析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应职业能力,从而确定学习内容,明晰专业就业岗位支撑课程(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资格证书,确定考核标准,把前沿技术、最新行业标准、职业岗位需求融入教育教学中,通过将生产融入教学,培养出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行“教学练做——边学边练、边练边做”一体化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实现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市场、企业一线,主动对接经济和社会建设需求,根据企业急需的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遵循“校企互惠互利长效机制建立”思想,紧跟产业前沿技术发展,以项目为引领,以产学研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师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平台、高端智库,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实现高职院校内涵提升,从“有合无融”——“有合有融”。

猜你喜欢
技能型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