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德育 构建生态校园

2019-01-31 03:18:39秦亚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8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班级

裴 伟 秦亚国

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自然生存发展状态。生态德育是以人本为核心,以学生的人生发展为目标,整合学习、生活、社会等相关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通过一系列的影响,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心境和谐共生,获得最优化发展的一种德育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中。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教师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通过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生态德育,教育者建设生态校园应遵循3个原则:第一,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善学校校园生态环境和管理方式,设计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等,凡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事情,学校就努力去实现。第二,遵循规律。遵循规律就是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遵循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依据规律,注意生态德育渗透的自然,运用合理、恰当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提升自身素质。第三,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也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对于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起点和要求,从学生个体的生长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因材施教。

本校建于1981年,现有教师62人,学生1 470人,29个教学班。近年来,教师以行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学校行政领导、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一起合作行动研究,立足于实践,探索活动方式的发展,逐步完善,总结经验。在研究中,运动调查法通过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生态道德的意识、情感和行为。同时,在每一个专题研究中采用观察法,通过看、听、记观察学生的语言、动作、表情、行为等外部表现来收集材料,了解学生的情况。本校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围绕“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目标,以“让童心飞扬为生命奠基”为办学理念,坚守“品正、学实、体健、志高”八字校训,弘扬传统文化,为构建生态校园,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坚守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一方面通过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的生态行为。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考、探究、交流、评价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并不断超越自我。

二、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好家庭,胜过一所好学校;一位好家长,胜过好教师。家长应重视和掌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子女,营造一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家庭人文环境。学校十分注重家校联系,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升华。在学校大队部的组织倡导下,除了学校日常的实践活动之外,假期及周末时,本校多个班级与小组在班主任和家委会成员的积极组织下,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游学活动,在亲子实践中获得真体验,获得大视野。

三、丰富生态德育载体

本校以校级、年级、班级等不同层面的教育活动为载体,探索在活动中保护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培养儿童社会性。为彰显各班个性班级建设,丰富教室特色文化内容,教师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班级。

本校的班级文化建设阵地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体现在班级特色活动展示、我爱足球、家长寄语等。窗台上、楼道里、墙壁上、教室内处处都有学生涂鸦的作品,有的稚嫩,有的天马行空,却都表达着各自不同的美好的梦想。海阔天空,童心秀场,在班级这个小小的天地里,学生个性飞扬,梦想启航。

教师通过善待自然、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善待自我等4个方面的系列实践体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获得自然生态体验、类生态体验和内生态体验等三重生态体验;以学生内生态素质的建构为核心,以人之天性为教育的原点,促进学生知性、理性、德行、情性和灵性的开启与和谐发展。

四、依托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建构“中华好少年”综合评价体系,将信息化、趣味性、竞争意识、个人成长融入评价领域,通过晋级评价方式,自主设计了评价贴与中华好少年书签,评出“状元”“榜眼”“探花”等“中华好少年”及星级集体,落实“日观察、周总结、月分析、年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发现自我、尊重个性、唤醒潜能、自主发展,为学生开启智慧人生。

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自我接受教育;通过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自我受到熏陶;通过家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不自觉中接受爱的洗礼。生态道德教育唤起了青少年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引导大家珍惜、爱护自然环境,实现对生态美的追求与创造。教育者将继续结合学科特点,用好校园这个实施生态德育的主战场,完善学生生态文化知识结构,关注学生个性精神发展,努力建设学校新型德育体系,推动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班级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师(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