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西真
我们必须搞明白一个道理,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不是个体需要职业教育,而是国家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这是由中国这样一个后发追赶型社会主义人口大国的国情决定的。大国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强国必须要有一个高质量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发展能力与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制造业有29 个行业,加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两个延伸性行业,则有31 个行业。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26.5 万亿元,占当年GDP 的比重为29.4%。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通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实现制造业的率先高质量发展,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制造业强,国家就强,这是一个越来越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可以说,技能人才数量的多寡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技能人才是技能劳动者中的优秀分子。技能劳动者是指在生产或服务一线从事技能操作的人员,其技能水平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确定。技能人才是技能劳动者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除必须具备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外,他们还掌握一定的核心技能,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具有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从企业角度分析,技能人才是企业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直接创造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支掌握着核心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能为企业创造其他人员(才)所不能替代的经济效益。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的关键设备、技术和工艺,甚至高级管理者和技术专家,都容易被竞争对手通过模仿、引进等手段而超越,只有大批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掌握核心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对手难以超越的。从成长规律看,技能人才的形成是在接受一定时间学历教育(至少为中专、高中)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专业技术训练基本掌握某专业的技能,又在工作中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不断锤炼和提高,进而使自己对特定专业技能及相关核心技能掌握得十分熟练并运用自如的过程。也就是说,技能人才的成长既得益于个人的职业偏好和努力,也需要职业院校的着力培养,更需要企业的不断培训和激励,还需要社会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些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密集出台了不少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措施,就是希望职业院校能够为实体经济培养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成才率不高,与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规模不相称。
据1998-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年间我国职业院校共毕业8248.29 万学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仅包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毕业生人数不包含在内)。又据教育部职成司的数据,近3年每年70%的新增劳动力来自职业院校。与这个数据相对应的是我国制造产业领域“技工荒”现象愈演愈烈,且持续多年。据统计,我国就业人口7.76 亿人,技能劳动者就业总量1.65 亿人左右,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0%,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 多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占技能劳动者就业总人数的24%左右。从2019年第一季度就业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来看,机械加工行业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仍高居榜首,大量岗位招不到青年技术员工。一边是每年上千万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一边是一年更甚一年的技能人才短缺,这说明大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后来的职业实践中未能成长为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成才(技能人才)率。一是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广现代(新型)学徒制,造就一批以一线实践能力为导向、掌握先进制造业工艺的应用型人才和产业工人。二是加强职业院校制造类专业建设,鼓励青年学生学习制造业类专业。近些年来青年学生选择制造业专业的热情持续下降,一份来自技工院校的对5000 多名学生家长的招生问卷调查显示,有80%的中学生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制造“进工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500万职校在校生中制造业专业人数不足500 万人,距我国制造业对青年技能人才需求相差甚远。近几年,迅速增加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其主要的专业领域不是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行业,而是集中在营销、培训、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等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工作,这些职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虽然有关系,但关系不大。三是健全制造业人才保障机制,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形成高中低梯度化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