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华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思维工具,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整理、文学常识的归纳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而将其应用于阅读教学中, 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探索线索、揣摩作者的情感、归纳人物形象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此,笔者就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就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可借助图像把隶属关系及相关的层级关系明确地表达出来,同时,借助颜色、图像等方式,让人们快速识记其内在关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虽然整体上能进行梳理,但不系统,难以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语文阅读中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拓展,把握作品的内容,这对理解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以《祝福》为例,该文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来回忆祥林嫂的一生,在阅读中,以祥林嫂主题词,围绕祥林嫂这一中心人物, 紧扣地点找到 “凄然死去”“初到鲁镇”“被迫改嫁”“再到鲁镇”等关键词,再结合时间找到“三个半月”“两年”“约两年”“五年”, 由祥林嫂发散出 “地点”和“时间”关键词,再由地点和时间来对故事的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进行归纳整理,整个故事内容显而易见。 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如小说根据中心人物去发散,散文则可根据作者的情感线索去发散。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线索,只有找到线索,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深入到文章的内部, 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抒发的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并不会找文中的线索,故而对作品的把握也就难以到位。 以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线索,还是要根据作品的特点进行,先找到中心点,再逐渐向外拓展。
以《荷塘月色》中的线索探究为例,文章开篇即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谁颇不宁静,自然是“我”,于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那么,在引导学生读该文时,围绕“我”这一中心,对游踪进行梳理,即“家、小路、荷塘、家”,地点发生了变化,作者的心情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以该问题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心情变化进行探究 (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相关词或句子),于是,可归纳出“不宁静、寻求宁静、获得宁静、走出宁静”的结构,再追问“我的心情变化和我所见的景物有关系吗? 我看到了哪些景物? ”由线索再向外拓展,对景物描写展开探究。 如此,线索清晰了,理解也就容易了。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关键词并以发散式的结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文章是作者借以抒情言志的工具,其中必然有情之所在。 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作者在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把握不到位,难以揣摩作者的喜悦悲伤。 借助思维导图,在对内容和线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深入揣摩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阅读效率。
以《故都的秋》为例,对于“清、静、悲凉”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即可归纳出,但对“悲凉”的理解却较难,其实,“悲凉”也是一种美好,作者在秋中感受到了衰败、死亡,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感悟,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故而整个过程就成了一种享受。 在阅读中,先结合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引导学生从“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这故都的秋味”和“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中感悟其对秋的向往、 迷恋和眷恋 (这三个词也就成了主题词),由这三个主题词拓展,围绕内容,拓展出“庭院景观、槐树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四个内容,结合每部分内容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揣摩。 如“清”,围绕落蕊的灰白、树影的暗灰、灰土的灰色,结合作者的背景,体会其心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的阅读是重头戏,而在小说阅读中,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归纳却是瓶颈,虽然学生能对人物形象进行整体归纳, 但不会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展开。 借助思维导图,由描写方法进而拓展出人物形象特点,这对学生把握形象具有不错的作用。
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中对林冲形象的分析为例,第一种方法可用“某人眼中的林教头”为关键词,如“小二眼中的林教头”“风雪中的林教头”“山神庙前的林教头”,由此结合语言、动作、心理对林冲的形象进行分析。 如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见其忍受屈辱、委曲求全的性格。 第二种方法是以“林冲”为关键词,以动作、语言、心理向外拓展,根据具体的描写方法归纳其特点。 无论哪种方法,旨在以思维导入而引导学生厘清脉络,更好地探究人物形象。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较多。 教学实践中,要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内容进行归纳,以思维导图来串联线索,揣摩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形象,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作品阅读, 在读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