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运动区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规范探究

2019-01-30 06:07:37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教国家标准器械

盛 瑛 金 旭

幼儿园运动区是意外事故多发区域,有研究表明,6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这个区域[1]。运动器械的国家标准不多,现行的国家标准有GB/T27689-200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 儿童滑梯》、GB/T28711-201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 秋千》、GB/T34021-2017《小型游乐设施 摇马和跷跷板》、GB/T34022-2017《小型游乐设施 立体攀网》等,而这些标准的范围不是专门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制订的,保教人员对标准的内容很少知晓。赵媛、张鹏在北京部分幼儿园教育装备配置与应用的调查中发现:“户外大型玩具的损坏情况有多种,相对集中和突出的有螺丝松动、脱落,玩具主体出现裂痕或局部断裂,表层油漆褪色、掉落等……花费5~10万元和10~20 万元购买户外大型玩具的幼儿园所占比重较大,均占42.1%。”各园户外大型运动器械的更换频率普遍较低[2]。对幼儿园的调查表明,在现行运动器械标准中,没有专门对保教人员如何保养、使用运动器械制定要求,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隐患。目前,幼儿园大型运动器械团体标准正在制定中,而制定幼儿园运动区的安全规范是当务之急,此标准在幼儿园应当通俗易懂,人人皆知。

一、国外文献研究

美国儿科学会等机构制定的《关爱我们的孩子》[3]中有一份非常简洁的游戏场地安全报告卡,让幼儿园教师每日用此卡对大型运动器械做检查。安全报告卡有教师监督、幼儿适龄设计、防止幼儿跌落和设备维护四个部分的问题需要教师回答,主要内容如下。

(1)教师监督部分:运动区是否有教师监护幼儿活动?教师是否可以容易地看到幼儿?幼儿在爬行时是否可以被教师看到等。

(2)幼儿适龄设计部分:2~5岁幼儿和5~12岁幼儿的运动区域是否分开?运动器械的平台上是否有适宜的护栏?是否有阻止幼儿爬出运动设施的装置?是否可以避免幼儿爬到运动器械的支撑部件上等。

(3)防止幼儿跌落部分:是否提供了防止幼儿跌落的地面材料?所有的设施设备是否都低于8英尺?是否提供了适宜深度的缓冲材料等。

(4)设备维护部分:运动设备有没有破损、丢失的部件?运动设备有没有突出的螺栓、碎片、裂缝和孔洞等。

教师每天填写安全报告卡,按照表格中的各项要求算出每日的得分并签字,可以完成这个安全报告,做到对场地安全心中有数。如果教师根据游戏场地状况填表得到20~24分,表格上写明这是一个安全的游戏场地,并鼓励教师继续保持这样的成绩。如果教师得到17~19分,教师就应当检查一下表格中回答“不”的条目,马上加以改正。而如果教师得到的是7分以下,就说明不能让幼儿进入游戏场地,场地需要马上改进管理。

新加坡质量和安全标准委员会制定的SS457:2007《公共游戏场地设施设备规范》对各类公共户外游乐场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管理做出规范。这个标准的范围是2~12岁儿童,标准涉及家庭游乐场设备、游乐场设备、运动器材、健身器材。新加坡没有专门为幼儿园制定运动场地安全标准。

由于幼儿穿着不适宜的服装会引发幼儿安全事故,加拿大标准协会制定的Z614-14《儿童游戏空间与设备》中对幼儿服装有如下规定:“在不受控制的运动区域(例如:在滑道或滑动杆上)不应有容易缠绕的拉绳或其他衣物的缠绕危险。”5岁以下幼儿不应使用圆木滚筒、支点跷跷板、吊环等[4]。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制定的《公共游戏场地安全手册》中规定:“儿童不应穿戴首饰、带有束带的夹克或运动衣、绕过手臂的连接手套或其他带有束带的上衣。”这个手册中还规定建议不使用蹦床、多人秋千等[5]。

二、我国幼儿园运动区设施安全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幼儿园运动设施设计了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检核表[6]。幼儿园可以在网页上下载这个表格。这个检核表对幼儿园中的滑降设施(滑梯)、攀爬设施(攀爬架、阶梯、爬网、攀岩等)、独立设施(秋千、跷跷板、摇摇乐、平衡木、球池、沙坑)日常检视做出了规定。检核表指出幼儿园不宜使用的运动器械有摇椅、浪船、转椅、平梯、杠杆支点式跷跷板。检核表对场地环境维护,游戏区的动线设计,与树木、门、高压电等的安全距离,有毒有害植物以及是否定期检查器械维修、相关检查记录建档做出规定。此检核表对行政管理事项和改善事项也做了规定。如幼儿园要有游乐设施检查记录、游乐设施保养及维修记录、游乐场管理人受训证书(影印件)和受训人数等记录表存档,以备查验。

这个检核表设计的目的明确,问题简明易答,保教人员容易操作。例如检核表中对以下方面做出规定:游戏场地面的材质和缓冲距离,游戏设施下方有无符合标准的安全地面,游戏场区域内有无硬质地面,爬梯或阶梯踏面是否稳固完好,固定基座是否牢固无动摇,有无危险间隙等。检视表中规定,在一座支架内秋千座椅不超过2个,秋千不能与联合器械结合使用,秋千与其他设施间有安全距离(缓冲距离为轴承到地面的2倍长度,且前后都有)。

叶雁虹和陈庆的研究认为,要检视幼儿园大型运动器械周围2米有无其他物品,“大型运动器械不能有封闭的管道”,不设悬臂垂吊内容。且对场地的动线设计、场地清理、幼儿安全坠落空间、运动场地中同时活动的幼儿人数、教师站位等问题都有规定[7]。

辽宁省的《幼儿园装备管理细则》中规定了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的建设和管理要求。辽宁省的《室外活动场地装备规范》中对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的面积、建筑与环境要求做出了规定,还对操场噪音、跑道、戏水池、沙池、绿化和植物等设计做出了要求。如幼儿园活动场地要定期检查,有专人负责;还规定了大型运动器械的环境设置,“沙池要设盖,防止动物尿粪等污物……幼儿园器械、设备设施等报废报损应按申请、审批、注销等程序办理……大型器械3米内不应有其他物品,或根据器械实际大小设置安全距离,防止幼儿跌倒时撞击。”[8]

《贵州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对器械之间和器械与其他建筑、物品的安全距离,地面材质,护栏,保护垫,沙池,水池,种植园地,植物种植等问题有明确规定,强调了幼儿和大型运动器械的年龄适宜性[9]。

我国的国家标准也指出:幼儿的衣物或头发被运动器械钩挂可能会产生危险[10]。

可以看出,地方学前装备规范对于幼儿园大型运动器械安全都有规定,涉及的方面包括运动器械的安全距离、缓冲材料材质和厚度、器械的购置、使用、报废等环节。但是有些地方学前装备规范对于大型运动器械之间安全距离的规定不统一、不确定,对于悬垂器械的配备有不同意见,有些省市鼓励幼儿园自制大型运动器械,但是对于自制大型运动器械的管理没有具体要求。

三、我国国家标准的规定

1.我国关于运动场地、器械的标准

我国有几个关于运动场地、器械的标准,如:GB/T28711-201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 秋千》、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儿童游乐场所设施卫生与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等。我国的这些标准对运动器械使用中的消费者行为、地面材质、各种器械安全距离、使用者身高、使用者载荷及受力要求、是否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制造器械的材质、厂家信息、警示信息等有严格规定,但这些都不是针对幼儿园运动场地、器械和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制定的标准。

2.运动器械上的重要零件

国家标准中重要零件加工、焊接、螺栓连接、销轴连接及装配一项规定“重要的轴、销轴、轴套及重要焊缝应按规定进行磁粉、渗透或超声波检测”,钢丝绳、纤维绳等秋千绳,应能承受国家标准规定的载荷及受力要求。“钢丝绳用作悬绳或其他类似部件时,每股绳子都应使用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包覆,包覆层应无断裂、接口或单股断裂。”[11]

国家标准对运动器械的塑料件、焊接件、金属涂饰件都有感官检测的要求。例如:对塑料件的感官检测要求:“塑料件的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目视检测不应有明显的色差和色斑,不应有龟裂、破损、修补痕迹、皱纹、气孔、飞边溢料、凹凸不平等缺陷。”[11]

3.运动器械上的警示标志和产品说明书要求

标准要求厂家配备“本产品出现故障,暂停使用”的警示牌或警示旗。警示牌应当用螺钉等紧固件安装。厂家应在说明书中写明器械的安全使用寿命、日常管理维护要求、制造厂名、厂址、保养部门地址、电话,还应当附上使用记录。还应有故障登记和维修记录纸(本)、质量反馈联系单、组装和安装说明,便于使用者与制造者、经销者之间进行联系沟通[11]。

4.运动器械的安装、保养

国家标准对运动器械的安装有明确的规定。如建议运动器械和栅栏、房屋、电线等障碍物之间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运动器械的固定装置应放置在与地面平齐或地面以下,运动器械应安装在缓冲材料,如:沙子、木屑、橡胶和泡沫塑料上方,不能安装在混凝土、柏油等坚硬的表面上,缓冲材料要有一定深度等。

国家标准对运动器械提出了保养要求,包括紧固所有螺栓和螺母,在金属活动部件上涂润滑油;检查器械是否有锐利边缘,连接装置是否有磨损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更换。

5.运动器械的售后服务

国家标准对厂家的售后服务提出了要求,需要厂家“提醒消费者注意对主要部件(横梁、悬挂装置、固定装置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指明若不进行检查,玩具可能会发生翻倒或其他危险。”

尽管这个标准的范围不包括幼儿园,但是这些要求对幼儿园制定运动区标准有参考作用[10]。

6.国家标准中对运动区其他设施的要求

GB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地宜采用软质地坪或洁净的沙坑。沙坑周边应设防沙粒散失的措施。”[12]

建标175-2016《幼儿园建设标准》中规定:“园区内严禁设置带有尖状突出物的围栏……为保证幼儿的身心安全,幼儿园应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配置和管理。”[13]

四、建议

应当制定幼儿园运动区安全规范。应当在幼儿园运动场地的运动器械设计、购置、日常使用、定期检测、器械报废各个阶段做出要求,对幼儿在使用大型运动器械时是否有成人照顾、器械之间的安全距离、缓冲层材料的厚度等问题加以规定。幼儿园运动区还要做出督导、评价的规定。

(1)鉴于幼儿园运动场地中的运动器械较多,国家标准的语言精准,保教人员看不懂。制定的运动场地安全标准里需要保教人员执行部分应当通俗易懂,容易操作,并且在幼儿园中贯彻执行。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作法,在幼儿园使用日常检视表落实安全责任。根据安全学原理,幼儿园应当由2位保教人员分别检视器械或监视器与人共检,特别应当加强早晨的检视,会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14]。

(2)要提高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标准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在幼儿园的督导评价中贯彻执行运动场地安全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器械有损坏时立即维修,幼儿园自制、定制的运动器械要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15]。在幼儿园中设立大型运动器械的档案,对检核项目、检查结果、处理情形、待改进事项进行记录,以备查验。

(3)运动区安全规范中应当就运动器械厂商、装备供应商对幼儿园保教人员培训、售后服务加以规定。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说明通常以使用说明书、标签、标志等形式表达,还可以用录音带、录像带以及计算机储存资料等方式[16]。据调查,目前我国幼儿园运动器械中使用活页资料作为使用说明的较多,而用标牌、手册、录音带、录像带以及用计算机储存资料交付幼儿园的较少,幼儿园园方对此问题也不重视,很少去查阅。

(4)据调查,由于幼儿着装不合乎国家标准曾在幼儿园引发幼儿身亡的事故。保教人员应当在运动时检查幼儿的着装,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对幼儿着装做出规定[17]。

(5)多项文献研究表明,幼儿使用悬垂器械容易发生牵拉肘事故;很多幼儿园配备了高空悬挂类户外大型运动器械[2],幼儿园应当禁止配备悬垂器械。

猜你喜欢
保教国家标准器械
如何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实施保教融合?
留学(2024年1期)2024-01-11 04:15:45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科学咨询(2021年39期)2022-01-01 21:42:21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11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
意林(2015年20期)2015-10-21 1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