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苏萍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传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很多就体现在语文课本中。在语文课堂上教授经典,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经典阅读,把民族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中,指导学生品读经典,让学生日日浸润在经典中,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智慧,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情操,并逐步熔铸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人生。
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语文课堂这一主阵地来传授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即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传授经典时,教师应该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确立“以生为本”的新型的现代语文教学观,以期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经典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间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等。在这多重对话关系中,对话的中心是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个体与经典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把经典阅读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经典的主人。
经典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学生在经典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收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意义、构建意义、创造意义。因此,教师在经典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重视他们的独特感悟和个性体验。
再者,经典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审美艺术实践活动,经典阅读受到阅读对象的文化背景、知识阅历以及个性气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经典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对阅读内容做出不同的解读和感悟,这也要求教师在经典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不同个性的反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悟。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激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完成其特殊的认知过程的主导者。”也就是说,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在经典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的思想认识、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水平都要高于学生,但也不能因此取代学生独立的思考、独特的感受,而应该通过组织课堂教学,在对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其对经典文本的揣摩、品味和感受。
中学语文新教材中许多经典诗文人文内涵丰富,道德感染力量强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经典素材,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抓住不同的人文内容,因“文”施教,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多方面的熏陶感染。
经典古诗词,都是经历了历史的大浪淘沙,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谧幽远,“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热血沸腾,“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记忆共鸣等等,都能带给学生独特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学生都能通过他们的诗跨越千年与之对话,解读人生的起起落落,品味生活的悲欢离合。在经典诵读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安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世界历史上各民族或国家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必须回到文化的源头上,温故而知新,吸取知识营养再前进。我国要想实现民族的复兴,就必须抓住民族精神这根主线。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结晶。经典品读正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譬如儒家经典《论语》,用君子之道和仁爱之心启迪众生,教化人民。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多方品读,让学生在文字中体味、感受激荡在字里行间的大慈大爱。在经典品读中,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精神家园得以坚守,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
经典文本中蕴含的多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或为思想的结晶,或是文化的硕果,对于学生立身处世、树立正确人生观、应对未来都十分有益。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挫折。遭遇挫折时,我们引导学生感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旷达;当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时,我们勉励学生体悟“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的志存高远;当有点成绩而骄矜自满时,我们警戒学生领悟“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再如《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一种对乡土和祖国的无限深情和热爱。《背影》一文朴素的字里行间则处处流溢着浓浓的父爱。我们引导学生在揣摩这些经典美文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典教学并不是向学生灌输某种外在的思想或精神,而是注重在教育引导中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潜藏的自由精神,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张扬、充分发展,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强化。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用能充分发展个性的开放式阅读策略,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个性潜能,发展生命个性。
首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安全”感,这样才能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要想经典教学成效显著,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自由放松地由“肯学”到“愿学”,再到“乐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在七年级刚刚学习文言文时,很多学生有排斥、抵触心理:认为文言文拗口、难懂,学这些对他们现代生活没有意义。后来经过不断地引导,由浅入深,渐渐地他们有了兴趣,到了“愿学”“热学”。在教《世说新语》之《咏雪》时,甚至还有了创作的意愿。当笔者问到:“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句咏雪句哪一句更好或者你认为雪花还可以比作什么时,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回答更是精彩纷呈:有的学生说雪花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学生说雪花像一串串快乐音符,谱写出了冬日温馨的画面……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学,不仅学生“乐学”,教师也“乐教”。
其次,经典教学方式讲求“以读促学”灵活多样。经典作品需要多读,在读中感悟,以诵读促学习。鉴赏应以品读为核心。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评读、研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不同的读法,力求每读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声音世界中的经典文章,从而提高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加深对经典作品的印象,进一步感悟经典中的人生道理。例如在教学《诗经》中的《蒹葭》时,笔者不做过多的讲解,只是在一遍遍的诵读美读中领会诗歌所表达的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再次,要利用开放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质疑能力。经典文本因其内涵丰富深刻,阅读难度比较大,加之学生文化底蕴普遍比较薄弱,所以学生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相互质疑辩难,在质疑辩难中明确经典要义真谛。朱自清先生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学生在“见识经典”的过程中养成合作精神和质疑能力也应该是经典教学的题中要义。例如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笔者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并抛出一个问题: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学生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们分成两方,各自从文中找出辩论依据,后来各持己见,不分胜负之时,老师适时地插入一段背景介绍,结果双方同学居然又合二为一,共同合作探究,终于得出了结论:这样的世外桃源在当时社会不可能存在,只是作者的理想依托罢了。通过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总之,经典教学时不我待,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从“人文”要旨出发,利用经典文本,采取开放性的教学策略,把经典要义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