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羽
新诗作为高中文学作品的重要体裁之一,在实际教学中长期被边缘化。当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我们重新正视新诗自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但如何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诗的这些价值,使学生能突破浅层次阅读的屏障,真正提升鉴赏能力,完善人格品质,却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令广大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就是“新诗教学该教什么”这一基本问题,这需要我们对确定新诗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笔者认为新诗教学的内容确定要基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充分考量:
一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要想有效,我们就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树立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探查学生的前认知水平和学习的需要。在教授某篇课文时,要了解学生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没读懂,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发现等等。据此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才能让学生有所收益。
二是牢牢抓住文体的特征。对一篇课文的鉴赏是否适当,要看学生能否按照这篇课文的文体特征进行学习。每篇课文都有确定的文体,而每种文体又有特定的基本特征。我们不能按照鉴赏小说的方法去鉴赏散文,也不能按照鉴赏戏剧的方法去鉴赏新诗。教师要抓住新诗语言凝练、形式自由、情感不定、具有三美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进而才能设计出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鉴赏某种文体的方法。
三是教出一篇文章的特点。每篇课文都是作者创作出的具有独特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艺术品。我们要让学生领略独属于每篇文本的特色,就不能落入“教新诗,就谈音律、意象、思想感情”的教学程式中。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自己当做读者、当做学生、当做研究者对文本最值得学习的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并把这些文本突出的特点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才能凸显这篇课文的最大价值。
我以为,新诗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指向三个目标:一是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主观特征,“领悟这一首”的魅力。二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读诗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三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感受力,丰富诗情诗意。而曾卓这首《悬崖边的树》篇幅短小,内容也不深奥晦涩,对于这样一首诗,我们要短诗长教,浅文深教,让课堂确有其效,让学生确有所获,是我们在确定这首诗的教学内容的价值追求。
有鉴于此,我在执教曾卓《悬崖边的树》时,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
笔者在备教这首新诗时,先把自己当做学生去读这首诗,发现这首诗歌的主体形象非常鲜明,有着具体的象征意义,这一点不难感知。但对于诗人来说,这棵“悬崖边的树”到底象征了什么,如果不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恐怕很难准确理解。对于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们可以少教甚至不教,对于学生不能读懂的东西,我们要当作重点去教。那么,该如何让学生依据诗歌的主体形象来把握其象征意蕴呢?
首先,笔者请学生闭目聆听教师的朗读,再用语言描述浮现在眼前的画面,这是为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对诗歌的印象,同时强化他们对“树”的形象的感知。接着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诗歌的最后两句是否有语义上的前后矛盾,二是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棵树?这两个问题也是笔者课前探知学情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在众多预习问题中选择了这两个问题是考虑到要使学生学会鉴赏新诗的方法:第一个问题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关键语句去分析意象的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二个问题是希望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去理解诗旨和诗人的创作意图。经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和教师的补充介绍,学生能够理解“树”的形象其实就是人的形象,而且不仅是诗人饱经沧桑却坚忍不屈的形象,更是象征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千千万万屹立于中华大地、历经苦难却信念坚定、敢于抗争的知识分子。最后,学生能在准确把握这首诗歌核心意象的象征内涵的基础上,再去朗读诗歌,这就是将自己的理解注入了诗歌,带着和诗人共鸣的情感去表达。与此同时,教师再添一把火,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这棵悬崖边的树,想象成诗人,带着那份经历困苦绝不低头的情绪去朗读,很充分地落实了这一教学内容。
新诗的语言具有精炼性、跳跃性、朦胧性的特征。笔者在初读这首诗时,感受到这首诗的语言是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的。学生学习新诗,应当既鉴赏新诗的文体特征,又品味这一首诗独有的语言风格,这是新诗教学的必要内容。让学生把新诗当做新诗来学,同时习得鉴赏新诗语言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设计。
笔者为了深入地落实这两项教学内容,借由学案导学,设计了一个“访评”的学习活动,即让学生依照学案上呈现的教师的点评示例,就品评点进行点评。这些品评点涵盖了新诗的换行形式、标点使用、结构层次、词语含义等方面,由一些具体入微的问题引导学生品味和思考。例如词序能否颠倒或删改,标点能否置换等等。这种鉴赏方式是依据学情确定的,学生阅读新诗的经验较少,对新诗的语言不甚敏感,对诗评活动也是初次接触,因此教师出示的范例就很重要,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整个品味语言交流点评的过程中,笔者还指导学生进行了朗读,充分感受新诗的音乐美。对朗读的音调、语速、节奏、语气,教师要指导,对具体词句的重读、标点的情感处理,教师也要指导,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情,并从语言的细微处感受新诗的魅力,产生进一步探究诗美的愿望。
新诗的第二翅膀是想象,想要丰富和提升新诗的审美价值,就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对文本进行各种形式的再创造。这也是由新诗的多义性和内涵的不确定性决定的,而要想让学生体会这种多义性,就可以找寻留白,让学生大胆地在留白处进行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始终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缩短和特定文本的距离,提升阅读的品质。
针对这首诗歌的“空白”,笔者确定了两个再造诗美的教学内容。一是情境朗读,请学生大胆地展开联想想象,设想自己处在一定的情境中,该如何理解和朗读这首诗呢?朗读的节奏、语气、音调该怎么处理呢?例如:我是一个旅人,我爱行走,爱冒险,爱远方。孤寂神秘的深谷森林,拉长我独行的脚步,埋没我强劲的心跳。走得太远了,太久了,太累了,骤雨狂风能否为我洗刷前路?蹒跚前行,悬崖削壁陡然立于身前,抬头望去,崖顶边沿挂着一棵树……学生在想象中转换身份进行朗读,教师同样要给予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艺术创作,也让这首诗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焕发新的生命力。二是写诗的活动,教师依据这首诗的选材特点,让学生以“石缝间的小草”为写作主体,仿照这首诗的象征表现手法进行创作,这是以写作的活动来完成对这首诗的再造。无论哪项学习活动,教师都要注意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相互评价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无从谈起,教学活动也不能真正的发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确定,把它当作我们教学工作中重要的起始环节来做。当然,一次实践不能解决新诗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所有问题,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来进行调整,让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更合理、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