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对陶渊明君子人格的影响

2019-01-30 05:33杨婷婷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仁德归隐仁者

杨婷婷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论语》记载了孔子和其弟子的日常言行,虽话语形式简单通俗,但其思想涉及广泛,不仅包含政治、君子之道,还涵盖社会中仁、礼、德、孝、信等方面,其教育意义浓厚。此书对后世影响重大,即使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佛思想兴盛,儒家地位下降的背景之下,“《论语》也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注释之作数量大增,据唐明贵先生统计共有84部之多”[1]。陶渊明虽然也受到道家思想之影响,但儒家思想亦不可少,从其诗《饮酒》十六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2]189,就可以看出陶渊明少年时代就已精读六经之文,儒家思想在其以后的诗歌创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因为“陪伴陶渊明一生的应当是儒家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的鲜亮的底色”[3]。陶渊明在《荣木》诗里言“先师遗训,余岂之坠?”[2]9《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中言“先师有遗训”,《感士不遇赋》中言“师圣人之遗书”[2]298。这些诗文中之“先师”“圣人”乃指孔子,由此可见,陶渊明对孔子是十分尊重的且不敢遗忘其教导。不仅如此,在《饮酒》诗其二十中言孔子之功,孔子死后“洙泗辍微响”,江河日下。可见,诗人对孔子思想之认同。《论语》中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94(《论语·述而》)朱熹注为:“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5],君子所求在于“道”并根据其仁德以正自己之内心,不为乞求富贵利禄丧失自己所坚守之“道”。《论语》给予陶渊明坚守君子之道的决心,更是给予其诗歌创作以启发,塑造了一个具有君子形象的陶渊明。本文试从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出发,从仕与隐、仁与德、贫与穷三个方面来探讨《论语》对其君子人格的影响。

一、君子之仕隐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他六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仕而隐,隐而仕,在历史中书写着自己对仕隐的独特体验。他的仕宦思想既深受《论语》的影响又有其独特性。”[6]《论语·微子》篇言:“不仕无义。”不做官是为不义,长幼关系不可废,君臣之义不能不管,“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4]272。君子做官是为尽自己的一份职责,坚守自己心中之志。孔子自己亦有入仕之想,“吾将仕矣”(《阳货》)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4]281(《子张》)读书是为入仕做准备,且仕与学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君子之学与仕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之“大道”,即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论语》之入仕思想激发以孔子为师的陶渊明遵其遗训,饱读诗书以圆自己“大济于苍生”之志。陶渊明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这在其诗中多有涉及,如《杂诗》其五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2]241“猛志”“思远翥”,可见诗人少壮之年有着儒家入仕的远大之志,其十言“闲居持荡志”就连闲居之时诗人亦不忘其志。陶渊明多次出仕,又多次辞官,为己志在官海里浮浮沉沉。“陶渊明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开始入桓玄幕,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冬辞彭泽令,前后八个年头。这正是晋末政局最动荡的八年。”[7]100可见陶渊明确实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奈何其生不逢时,处于晋末这样一个政治动乱、官场黑暗的年代,注定诗人之志得不到实现。诗人在《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言“检素不获展”;在《杂诗》其二中亦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2]237。诗人的壮志在黑暗的官场当中不得施展。

“《论语》中虽然以强调积极入世为主,但对于隐居其实并没有强烈反对,相反地倒有一种对‘穷则独善其身’的鼓励。”[8]当政治动乱、官场尔虞我诈且己之追求又得不到实现之时,陶渊明想起了孔子的箴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4]116(《泰伯》)孔子认为仕人应当学蘧伯玉“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4]227(《卫灵公》)之精神,只有敢于认清政治形势,在政治清明、太平时期出来做官,在政治黑暗时期就隐藏本领、知进退的人才是真君子。孔子又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4]61(《公冶长》)若自己所追求的“道”不能实现的话就离开吧,只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4]247(《季氏》)来坚守自己心中之“道”。在几次的出仕、离职之后,诗人意识到这样的动乱黑暗时期,大济苍生之志终难实现,于是诗人谨遵先师之言决定与官场诀别。“陶渊明虽然是一个本性恬静的人,但毕竟也像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壮志。在晋末政治最动荡的时期,他自愿地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作了几番尝试,知道已不可为,才毅然归隐。”[7]106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一诗中,陶渊明表现出归隐之念:“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2]137诗人不愿再效法宁戚投身于官场,而开始向往长沮、桀溺耕种的隐居生活。《归去来兮辞》更是把将要归隐之后的美好闲适生活提前构想了出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2]31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2]318虽然此时并未辞官归隐,但诗人已经下定与官场生涯决裂的决心,除此之外,诗人提到的一系列“归鸟”意象的诗作如《归鸟》一首及《饮酒》其四“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2]172,其五“山气日夕嘉,飞鸟相与还”[2]173,其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2]177,《咏贫士》其一“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2]252,《读山海经》其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2]271,《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317都表现出他归隐田园之意。

辞官归隐后的陶渊明开始躬耕田园,时时拿自己与长沮、桀溺二人相比较,在其诗《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旱稻》中言“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2]160,《扇上画赞》言“辽辽沮溺,耦耕自欣”[2]348。这两首诗通过赞扬此二人之隐居生活来表明渊明之心与二人有相通之处。此与《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4]270相呼应。不仅如此,诗人对荷蓧丈人也是称赞有加,如《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2]162,《扇上画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2]348。诗人写此二诗告诉丈人自己从此隐居之愿得以实现。此几首呼应《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4]272。“纵观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仕,四十二岁归隐,其或仕宦,或归隐,这些重要的人生经历,大体都是参照孔子的人生设定来践行的,体现了他作为一介儒生,坚定的‘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感士不遇赋》)的人生奋斗目标。”[9]君子应当如此。

二、君子之仁德

怀有仁德之心是一个君子所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陶渊明遵照《论语》严格要求自己,向仁德之君子看齐。孔子之学生,能受其深爱的独有颜回,《论语·雍也》篇孔子称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陶渊明亦称颜回为仁者,并在诗文《饮酒》十一中提及:“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2]183诗人也在《感士不遇赋》中对“回早夭而又贫”深感痛惜。《论语》中关于“仁”的体现还有《雍也》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87孔子认为一个仁者应该具有爱山、喜静、长寿之特征,纵观陶渊明之一生就会发现其亦是这样。诗人喜欢山,在其诗中就有“性本爱丘山”[2]53,“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2]173,“种豆南山下”[2]59,“山涧清且浅”[2]62等诗句。诗人是“闲靖少言、不慕荣利”(靖,通“静”)之人,喜欢闲适安静的生活,如《与子俨等疏》中的“少学琴书,偶爱闲静”[2]363,《读山海经》“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2]271,《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2]135,《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2]317,《归园田居》其二“白日掩荆扉”[2]58,《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荆扉昼常闭”[2]146等。正是因为诗人有山般包容、宽广的襟怀和内心对名与利、生与死之淡远的逸静心态,才使得他被人列为古代长寿人[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认为陶渊明“享年七十六岁,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并认为“渊明自有其乐趣所在,达观知足,顺遂自然,此种人最能长寿”。。

孔子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4]135(《子罕》)仁德之人抱有乐观之态。陶渊明谨遵孔子之教导,无论是在出仕为官之际还是在隐居为农之时,诗人总是抱以乐观态度,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中“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2]128及《五柳先生传》中“箪瓢屡空,晏如也”[2]344。诗人即使身穿粗布衣服,常常食不果腹却也还是有欣然自得之感,可见其乐观之至。

《论语·子张》篇言:“博学而笃志”[4]279,认为仁德在于好学并坚守自己之志趣,陶渊明以《论语》为准,在生活中喜爱读书,并以读书为乐趣。如《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344,《与子俨等疏》中的“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2]36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中的“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俗情”[2]137,《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中的“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2]101及《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中的“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2]128等,这些诗句就是诗人践行《论语》中君子“博学”的最好例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54(《论语·里仁》)作为仁德之君子,不仅要博学笃志,还要懂得仁义,怀有仁爱之心。陶渊明就是如此,其诗文中也是有所表露,《与子俨等疏》一文,诗人在感叹家庭贫困之时,又不忘劝诫其子和睦相处,“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2]364,此句将诗人之仁爱衬托得尤为鲜亮,语言亦真挚感人,诗人在此不仅是劝勉诸子要团结友爱,更是他不分亲疏之人际关怀的一种体现。《祭程氏妹文》与《祭从弟敬远文》更是将诗人友爱弟、妹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深厚之情意溢于言表,若不是感情深厚,怎能写出如此真挚之祭文?除此之外,诗人对于朋友亦是付之以真情,如在《答庞参军》中,诗人夸庞参军为“欣德孜孜”,与其感情更是到了“一日不见,如何不思”[2]19的程度,“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2]81。诗人与庞参军虽然相识时间并不长,交往也不很频繁,却有一种相逢已久之感。或许因为二人都有仁德之品质,因而话能投机。诗人在诗尾更是嘱托友人保重身体,可见诗人对友人感情之挚,《与殷晋安别》中诗人与殷晋安也是时日不长,但在一再对答交谈之后便觉得像是亲密之朋友,“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2]109一句情真意挚。

《论语·里仁》篇孔子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48无仁者不能久居于穷困之中,亦不能久居于安乐之中,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安于仁;孔子欲搬往九夷,有人劝止,孔子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4]129(《论语·子罕》)有德之人不为居处而自扰,甘居于鄙陋之地。陶渊明是一位具有仁德的诗人,因而久居于破陋残屋之中且自得其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344(《五柳先生传》)就是其真实之写照。

三、安贫固穷

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生活并不充裕,经常饱受饥饿之苦,纵是如此,他并未因此而怯怕,反而以孔子和颜回为榜样,以《论语》中的安贫及“固穷”为参照,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活出了自己应有的模样。

《论语》中关于安贫与“固穷”在文中多有体现。

君子安贫乐道。《论语·卫灵公》篇言:“君子忧道不忧贫”[4]236,君子不以贫穷为忧,只怕得不到道。陶渊明的《咏贫士》其四“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2]256与其五“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2]258及其六“介焉安其业,所乐非穷通”[2]259都极写陶渊明的安贫乐道,纵使贫困之至,只要不关乎心中之大道,亦是不用烦忧。诗人认为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既贫且忧,心中所坚守的大道因此而受损。

君子虽贫却也安贫。《论语·学而》篇当子贡问及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之时,孔子对其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4]13孔子在此倡导的是虽贫却乐之状态。《论语·雍也》篇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82的安贫之状,哪怕只有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小巷里,也不改其自有之乐,这样的人孔子称之为贤。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与颜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言及“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344,居住在狭小简陋之所且常无饮食的生活亦能使诗人安然自若。《论语·述而》篇孔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4]99吃粗粮喝冷水,以臂为枕也是快乐的,虽贫却活得安乐。陶渊明亦有“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2]85(《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与之相呼应。

君子宁贫。孔子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99,通过不正当的行为得到的富贵犹如浮云一般。陶渊明的《咏贫士》其三“岂忘袭轻裘? 苟得非所钦”[2]255与之有相通之处,诗人宁可长久居于贫困之中也不希求违背己心得之的富贵。除此之外,《感士不遇赋》中的“甘贫贱以辞荣”,《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中的“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2]128及《自祭文》中的“箪瓢屡罄,絺綌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2]381都表露出诗人之姿态,即向君子看齐,甘愿过困苦之生活以固守心中之准则。

“固穷”之词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4]225君子虽然很穷,但为了心中之信念还可以坚持下去,小人则不然,一旦穷到这种地步便会丧失道德底线而无所不为。《咏贫士》其二“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2]254与此篇相呼应,诗人以所咏之贫士进行精神自慰。《咏贫士》其七亦是诗人的自况,“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2]260二句言固穷不难,已有古代的多位贤贫之人为其做榜样。“如果我们理解了陶渊明借咏贫士来寄托,来抒怀,我们就会理解他安贫固穷的意义和价值。”[10]除此之外,关于“固穷”之言,还有《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2]146,诗人言高尚的道德情操非己所能攀,只得求其固穷之节操以坚守;《饮酒》其二“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2]169诗人甘于固穷以守节;《饮酒》其十六“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2]189;《有会而作》“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2]214,赞扬蒙袂者固穷守节之高尚节操并以为榜样;《感士不遇赋》“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2]298,诗人宁愿“固穷”也不委屈事人,表归隐之决心。这些都是陶渊明以《论语》中君子安贫、固穷为参照所得出之意。“这种固穷安贫的人生态度,以及古代的固穷安贫之士,已成为陶渊明的精神支柱,支持他抵制利禄的诱惑,在贫穷中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并以贫穷为代价换来心理的平静,以及精神的高洁。”[7]116诗人在坚守自己之道德准则时,虽然物质上甚是贫穷,但在其精神上是富有的,非一般人所能体会与比较,诗人用君子的安贫、固穷之道德换来了心理的安宁与平静。

《论语》中知可为就仕、知不可为就隐的君子入仕之道激励陶渊明满怀大志出去做官,但当政治无道,在看不到实现自己大济苍生之道之时又毅然退而隐居;《论语》中仁德之君子品质引导陶渊明时刻怀有一颗仁者爱人之心去对待与之往来的诸位亲朋与志同道合之好友;《论语》中的安贫与固穷之君子道德操守鼓励陶渊明在面对世间的富贵利禄之时不为所动,以心中所信仰的准则进行自律并宽慰己之内心,始终坚持心中之道,任世间变化万千,只想心中之所想,守心中之所念。毫无疑问,《论语》对陶渊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其君子人格的塑造更是让许多人看到了陶渊明所独特的一面。学者黄仲仑先生称陶渊明:“他不仅对儒家经术造诣高深,而且笃实践履,安贫固穷,是一位具有‘仁者’襟怀的人。”[11]陶渊明是《论语》中君子的守护者与践行者,以君子之道德安身立命,活在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士人当中,成为其楷模,其地位千百年来亦不可撼动。

猜你喜欢
仁德归隐仁者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仁者爱人
草堂归隐
为仁由己
天宫院
仁者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