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莉,亓春兰 ,闫红平 ⋆
(1.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聊城 252000;2.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办事处王天甫社区卫生服务站,山东 聊城 252000)
初产妇在分娩期间会由于疼痛造成情绪紧张,从而使得产程延长、分娩结局不理想[1]。产科护理新模式则是近年来妇产科发展较为迅速和广泛的一种方式,其针对初产妇情绪调节、分娩信心增加等非常有利[2]。基于此,本文重点关注初产妇的负性情绪、产程进展及护理质量状况,收集院内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的初产妇进行研究,在“信封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基础护理、新模式护理,予以对比,见下文。
选取本院初产妇200例,时间为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年龄最高值28岁,最低值20岁,平均(25.49±1.62)岁。实施“信封随机”方式对初产妇200例分组,设置单组100例样本的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初产妇对比基线结果出入几近为0,P>0.05。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入院后积极安排初产妇待产,并观察产妇的宫口开口大小、胎儿胎心的变化等,同时需关注产妇的疼痛和宫缩情况,必要时配合镇痛措施或注射缩宫素[3]。
观察组实施新模式护理。第一方面,评估产妇疼痛。在产妇入院后,首先通过沟通和相关技巧评估产妇的疼痛状况,在了解了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自我感觉的程度等具体信息后,在采取操作期间同时讲解关于疼痛的知识,安慰产妇,并可通过音乐疗法/情志疗法等缓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4-5];第二方面,产程护理。首先采取心理支持稳定产妇情绪,待开口到3cm时进行一对一陪伴护理,指导其放松和深呼吸;通过力度均匀的按摩方式帮助产妇加强宫缩运动,同时可继续采取音乐疗法帮助产妇从听觉方面缓解内心压力,助于分娩[6-8]。
记录两组初产妇的负性情绪(SAS、SDS测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护理质量(分娩结局)指标[8]。
对两组初产妇指标用SPSS 22.0统计学测算,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负性情绪、产程时间数值,行t检验;用(%)表示分娩结局概率,行卡方检验。P<0.05时,为两组的观察指标对比有意义。
观察组初产妇的SAS为(32.16±2.48)分,SDS为(35.62±4.19)分,对照组分别是(40.29±3.74)分、(42.59±3.67)分,P<0.05。
观察组初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411.62±24.19)min, 第 二 产 程 时 间 为(40.61±14.82)min, 第 三 产 程 时 间 为(9.45±3.06)min,远低于对照组的各项数据,(479.26±26.48)min、(70.26±14.62)min、(12.49±4.35)min,P<0.05。
观察组初产妇护理质量评定当中:自然分娩的例数有72例,占比72.00%,不良分娩结局仅发生9例,占比9.00%;对照组分别是54.00%(54/100)、23.00%(23/100),P<0.05。
初产妇相比经产妇更易产生情绪紧张等问题,故而在分娩期间针对初产妇的护理需要格外注意,确保任何一项护理工作衔接到位,全方位无死角维持好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状态[9-12]。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初产妇(新模式护理方案)负性情绪控制较对照组理想,三项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中显示自然分娩率(72.00%)高于对照组,不良分娩结局(9.00%)低于对照组,P<0.05。以此证实,产科护理新模式应用后,初产妇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均得到良好的调整,护理过程连贯有序,可有效避免交接当中的护理缺陷,最终达到良好的护理质量,保证初产妇的分娩结局理想[13-15]。
总而言之,实施新模式护理方案于初产妇当中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