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体会

2019-01-29 16:04尹智平张清文邹映东白雅丽黎玉叶林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规培检验科住院医师

尹智平 张清文 邹映东 白雅丽 黎玉叶 林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1]。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是提高中医临床医疗水平和中医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医院校毕业学生成长为合格中医医师的必经途径。检验医学作为中西医结合的桥梁,能够提供客观详尽的实验室数据,为中医的科学化、标准化提供了依据[2],在中医住院医师规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承担着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课堂理论教学及中医住院医师规培任务。如何提高检验科临床教学水平和规培质量是带教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近年来带教规培学员的体会,具体探讨如下。

1 明确培训目标,制订合理的培训大纲及方案

按照医院《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检验科实际工作,制订规培目标、培训大纲和培训方案,建立了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并规范地实施,从而确保培训的质量。

1.1 培训目标

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同时[3],使规培学员掌握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应用于检验领域的现代医疗技术及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使规培学员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人际沟通能力和较强的传承学习、临床研究能力,通过加强对检验科所开展项目的学习,为临床工作中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及明确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意义奠定基础。

1.2 规培大纲

笔者所在检验科下设临床血液体液、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临床免疫、分子生物学、临床输血7 个亚专业组,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结合本科、研究生理论教学理论知识,由各专业组长牵头编写规培大纲,并组织科室带教教师集体讨论、审订,经科室管理层批准后将其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规培学员在检验科的轮转学习。

1.3 培训方案

根据医院的轮训安排,规培住院医师在检验科轮转1 个月,规培管理员根据时长制定出轮转安排表,将规培学员按计划分配至7 个亚专业组,并为培训学员指派带教教师,培训期间实行专责制加岗位制的模式,科主任和规培管理员运用信息化的软件系统进行管理,使得工作做得更细致和系统[5],最后经出科考核合格后予以出科。

2 重视带教教师的遴选

2.1 带教教师的选择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先要保证带教师资队伍的规范化[6]。带教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灵活运用检验专业知识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纽带,了解本专业最新进展,熟悉中、西医诊疗中涉及本专业的最新指南[7]。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带教认真,能耐心解答规培学员的疑问。

2.2 带教教师的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规培要求及计划,认真带教,按照“三基”、“三严”要求实施临床教学。带教教师在指导规培学员业务学习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好规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了解、掌握规培学员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使其全面发展。

2.3 专责制加岗位制的管理模式

由于检验科设有7 个专业组,带教教师工作岗位相对固定,无法指定1 名老师跨组全程带教,所以为规培学员安排了以专业组组长为主体的老师负责带教,该教师负责学员在实验组期间的规培学习、带教衔接、岗位分配和考勤记录,确保每位学员都有充分的临床实践机会[8]。

3 加强带教教师的培训

质量是规范化培训的生命线[9]。提高带教教师业务素质是保证中医住院医师规培质量的关键。为促使教师业务素质和带教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下:

3.1 科室内部培训

通过集中培训,使全体带教教师熟知规培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带教教师的岗位职责,带教流程等,同时也强调培养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做到言传身教。

3.2 外出参会学习培训

医院和科室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与检验医学相关的学习班和教学研讨会,使教师在掌握本学科最新动态和技术的同时了解临床各学科最新动向,及时更新实验诊断项目的讲授内容,做到与临床同步,并将知识融会贯通。

3.3 集体备课、听课

定期集中学习,研究教学规律,改进带教方法;坚持集体备课、听课,互提意见,取长补短,从多个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带教水平,使每位学员既来之,则学有所获。

4 规范学员入科教育

入科教育由科主任或规培管理员主持,向规培学员简要介绍科室概况及基本设置、科室规培管理制度、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出科考核程序,结合检验科规培大纲和本专业特点阐述学习方法和重点,在了解规培学员的学习背景和业务能力后将学员分配至各专业组。

5 完善临床带教内容

5.1 明确检验医学的桥梁作用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作为中西医结合的桥梁,规培学员必须认识到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10]。传统的中医诊断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为治疗提供依据,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除症状、体格检查外,还包括实验室诊断、辅助检查诊断等。检验医学能够提供详尽客观的实验室数据,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中医规培学员必须认识到检验医学对中医的重要意义,树立学好实验诊断的信心和决心。

5.2 带教内容具体可行

依据检验科规培大纲要求,规培学员在各专业组轮转时应掌握检验医学基本知识和常规检验技术,临床相关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等;熟悉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检验项目的方法、原理;对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掌握一定医学沟通的技巧,采取换位思考方法去了解患者需求,以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11]。这些带教内容具体可行,易于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5.3 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结合

临床检验项目繁多,其临床应用常相互交叉。若单纯依靠理论培训,学员将学得费力且效果不佳,结合一些常见、经典病例的检验结果进行实例讲解和病例分析,可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加深学员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会针对疾病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并能正确分析和理解检验结果,判断其临床意义[12]。

6 带教形式丰富多样

结合专责制加岗位制模式,科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带教方式,以求在1个月的培训时间内使学员能够更加全面、透彻地进行学习。

6.1 分散带教和集中示教

常规情况下实施分散带教,规培学员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如遇典型、特殊病例及异常检验结果,为扩大临床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可召集该实验室学员进行集中示教,为学员详细讲解异常结果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培养学员结合病例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

6.2 定期开展专题讲座

除参加基地的学术讲座外,科室每周为规培学员安排一次科内讲座,主讲人由规培管理员确定并提前做好准备,讲座内容以检验科常规应用及学员们感兴趣的主题为主,如:全程质量控制、检验仪器的使用体会、特殊组合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医患沟通技巧等。讲座结束后进行临床教学病案讨论,包括提问、文献复习,讲述与讨论等,充分发挥规培学员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辨别能力[13]。

7 严格出科考核及评估

出科考核是检验科室的教学效果、培训质量,评估规培住院医师的学习情况、临床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起着重要的反馈评估与监督控制作用,包括理论、技能、考勤和工作表现考核4 部分[14]。理论考核采用从科室的考试题库抽题的方式,闭卷进行;技能考核采用实践操作的形式,对规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操作技术进行考核;从各带教教师处收取考勤表,对学员出勤、跟师出诊、请假或缺勤的情况进行汇总;根据带教教师的总结和评语对学员进行工作表现的考核。综合以上内容进行最终评估,如不合格,则将该生退回科教部,如合格,则将考核资料及数据归档,并填写相关材料,准予学员出科。

8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8.1 学员对检验科的培训不够重视

部分规培学员认为规培结束后不会在检验科工作,在轮转过程中心不在焉,甚至迟到、早退、缺勤,影响较差。这就要求管理员和带教教师做到循循善诱,从入科教育抓起,让学员明确检验医学的重要性,以及实验诊断在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和中医临床诊疗上所起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2 西医临床思维不足

中医规范化培训学员基本均是中医院校毕业,缺乏西医的临床思维[15]。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相联系,例如中医诊断中的胸痹、气虚血瘀可对应西医诊断中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运用检验科心肌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即可较好地提供诊疗依据。

8.3 培训时间较短

1 个月的轮转时间,不足以使学员全面地熟悉和掌握各亚专业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我们根据学员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调控其在不同专业组的学习时间,使学员培训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收获。

9 小结

总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临床实践与师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检验科的培训是其中特殊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教教师要充分掌握检验科住院医师规培的内容,及时分析并解决规培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员积极主动融入检验科工作中来,乐于学习,安心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规培学员在检验科规培的质量。

猜你喜欢
规培检验科住院医师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检验科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