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勇,李钢,罗强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四川 成都 611730)
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属于结肠癌患者晚期的临床症状表现,同时也属于外科中比较多见的一类急腹症。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多以左半结肠癌多见,临床中,针对此类患者常采取手术治疗方案[1]。然而采取一期手术或分期手术仍然存在一定争议。在以往的诊疗条件下,采取一期手术起初吻合患者容易发生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然而近年来随着临床中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以及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可行性也逐渐显露并被临床所接受[2]。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以I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
以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共计4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男26例,女18例;年龄39-77岁,平均(64.2±0.3)岁。患者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以及肛门排气停止等症状。患者肿瘤部位分布:降结肠患者17例;结肠脾曲患者9例;乙状结肠患者18例。患者Duckes分期:B期患者13例;C期患者15例;D期患者16例。患者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患者8例;中分化腺癌患者12例;高分化腺癌患者7例;黏液腺癌患者9例以及未分化腺癌患者8例。本组44例患者均完全符合关于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适应症,即患者耐受性好,可接受Ⅰ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血供状况较好,且梗阻时间相对较短,患者肠管肿胀程度轻,并且远端与近端肠管口径并无显著差异;患者未合并严重性并发症,且未发生休克。
44例患者均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患者均于术前常规行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禁食等。对于梗阻近端肠管进行松解后游离,拟定所切除的肠管插入部分约长为1.5 cm,直径为2 cm螺纹管,用沙带结扎在结肠之上,松开近端肠钳。灌洗粪管将流入至另外一个塑料袋当中,大号静脉留置针与输液器进行连接,与回肠末端处穿入到肠腔中,以生理盐水实施二次灌洗,直至其灌注液清亮为止。移除灌洗管之后在留置针眼处实施荷包缝合,完成吻合之后在吻合口需放置引流管,在关闭腹腔时需要对手术切口、皮下组织以及肌层等实施消毒。患者术后24 h需禁食,常规给予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以及纠正贫血和低蛋白。术后常规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严格确保术后引流管畅通。于术后2周可对吻合口引流管进行拔除,手术后续每日进行扩肛3次。
统计患者的痊愈率、术后并发症率以及死亡率。
本组44例患者经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仅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出现腹腔脓肿、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4.55%。经由对症治疗44例患者均痊愈后顺利出院,未发生死亡,痊愈率为100.00%,死亡率为0.00%。本组44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为期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0.3)个月,44例患者中未出现复发者,复发率为0.00%。
结肠癌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类消化系统发病的恶性肿瘤,尤其是近些年该疾病发病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许多结肠癌病人在完善肠道准备后通过能够采取择期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对于左半结肠癌伴随急性肠梗阻病人来说,此类病人的发病突然,属于临床急腹症,其处理难度相对较高。对于此类急腹症病人的治疗,临床中传统手术治疗方案,首先进行肿瘤切除并联合采取后造瘘,在此基础上通过择期手术行肠复瘘以及吻合术实施后续治疗[3]。此综合治疗方案同Ⅰ期切除术比较,具有一定优势,例如可防止病人发生术后吻合口瘘的情况,然而也存在缺点。首先是患者需要接受两次手术治疗,因此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以及身体负担。其次该手术治疗方案也进一步提升了病人发生肿瘤细胞扩散的几率,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丧失治疗时机的可能。有国内研究中发现[4],Ⅰ期切除术病人其5年生还率较结肠癌分期切除术患者显著更高。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临床中更优质的抗生素的应用,使得手中病人的肠道处理层次得以不断提升。并且病人术后的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水平也明显改善,术后的监护水平明显提升,这些因素均为肿瘤病人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
与临床中常规的手术方式独臂,通过行I期切除吻合术病人仅需采取1次手术即可完成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手术后病人也可取得更满意的预后效,其术后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等指标均得以优化。景观I期切除吻合术的优点较多,该手术治疗中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16%,而右半结肠由于属于回结肠吻合,因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相相对更高。国内报道中发现,左半结肠癌病人采取Ⅰ期切除术发生吻合口漏的概率对较低。左半结肠同结肠间吻合,所以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几率险相对更高,所以对于左半结肠癌病人能否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来进行治疗也是现阶段临床中的主要争议点。依据以往临床经验,能够满足下述适应症者方可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术实施治疗。第一,病人各项身体机能良好,可耐受手术操作,并且重要脏器功能良好。其次患者的梗阻时间比较短,无严重性肠管污染,其肠管的炎性水肿较轻。第三,病人经肠管实施减压后,回弹功能恢复良好且血运良好,肠蠕动恢复较优。第四患者并未发生严重性腹腔内污染。最后,病人术中的肠道灌洗情况较优,反之若病人身体机能较差,肠管污染情况严重。同时肠梗阻的时间较长,肠管回弹能力较差,并且肠壁脆弱,肠管的炎性、水肿现象严重,或者出现比较严重性腹腔感染病人,应建议通过分期手术来进行治疗[5-6]。
左半结肠癌病人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为了避免其出现吻合口瘘的状况,组格外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实现彻底减压,对于病人的肠腔实施完全的、无污染的减压,这也是保障患者I期切除吻合术能够成功的基础与关键。在对比切除肠段系膜时,确保其处于钳夹的控制之下,迅速的对肠管远端实施切断,拟切除的肠管引至病人体外彻底的虚空状态。切断肠管近端及实施肠管离断并对断端肠壁实施夹住,确保其能够垂直上提,应用庆大霉素稀释液对肠腔进行彻底冲洗。之后以肠钳对正端端肠壁采取修正、吻合等操作。第二,要确保两端的吻合肠段具有满意的供血,确保吻合口足够大、无张力。在进行操作时术者必须确保专注、细致,对吻合端肠脂垂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对边缘血管的有效保护。如若患者的吻合口相对较小,在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水肿情况情况时,需要对吻合口进行处理,容易引起肠腔内容物通过阻碍,因此将进一步增加患者肠胀气情况,将对吻合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第三需要正确选择并用抗生素药物在手术前、手术中静脉应用抗生素药物,能够为患者接受Ⅰ期切除吻合术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手术条件。而术后应用抗生素药物,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第四手术后通过扩肛可帮助患者术后尽早排气,因此能够降低术后腹胀情况,通常于术后12 h可进行扩肛。最后手术后还应加强对病人的有效静脉营养治疗。本次研究44例病人均严格遵循以上原则及处方式操作,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44例病人中均未出现吻合口瘘情况,仅有2例病例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经过术后对症处理后痊愈,44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治疗期间通过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可控制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术中灌洗操作易于掌握,具有安全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