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比较研究

2019-01-28 11:20陈华梅亚东吴云芳艾学山高仕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陈华 梅亚东 吴云芳 艾学山 高仕春

摘要:水资源问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门重要课程,笔者在总结国内《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欧洲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丹麦科技大学两所名校的该课程的内容、教材和课程模式,以期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水利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192-03

一、引言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水资源危机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地面沉降和地下水量减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水资源利用,以及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是我们当前乃至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要面临的紧迫问题。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水利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学生今后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治理、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的学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专业的课程体系展开研究[1-5]。笔者结合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环境保护现状,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设计展开分析和研究,并将其与欧洲的丹麦科技大学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相关课程进行对比研究。

二、课程现状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地分析课程之间的差异性,特从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展开分析和讨论。

1.教材内容比较。目前,国内高校主要使用的教材有左其亭、窦明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董增川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何俊仕和粟晓玲主编全国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和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的《水资源规划及管理》等。

概括来看,上述几本教材的主要特点在于“重计算,轻规划”。其中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需求预测、供需分析以及配置和管理是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农业用水规划、城镇供水规划、流域水电开发规划以及流域航运规划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篇幅过少,甚至没有。

国外很多高校目前采用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类的参考教材主要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由康奈尔大学Daniel P.Loucks和荷兰特温特大学Eelco van Beek主编的《Water Resources System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 to Methods,Models and Applications》一书。较之国内目前使用的教材,该教材更具理论性和科学性。从规划管理的原因、作用,到规划管理的模型、优化、模拟的不确定性,以及流域、水环境和城镇供水规划与模拟等内容都有涉及,且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依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和设计课堂教学,照顾到了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发展阶段性问题,更为科学和合理。从教材内容的对比来看,国外高校使用的教材在内容上更具科学性和可读性,而国内教材更像一本技術手册。

2.课程内容比较。目前国内农业和水利高校普遍都开设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这门课程,或者是与之相关的课程。比如武汉大学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河海大学的《水资源利用》和郑州大学的《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等。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定位和特色,对这门课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也有较大的差异。

武汉大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武汉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武汉大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学团队自编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讲义。该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特色在于在教学内容和课时的编排上,规划、灌溉、供水、梯级水电、排水排涝以及航运等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容占了总学时的75%,而水资源评价及配置管理相关知识只占25%的总学时。该课程主要强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对流域水资源利用进行综合规划。

河海大学开设的同类课程是《水资源利用》。该门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由董增川教授主编的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区域水资源评价与供需平衡分析计算,具体包括水资源量分析计算、需水计算与预测、可供水量计算以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其主要特色在于课程的编排更强调水资源评价和水量的供需平衡计算。

郑州大学开设的同类课程是《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所采用的教材是顾圣平教授等主编的《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和周之豪教授等主编的《水利水能计算》。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评价与规划、水库兴利调节、防洪减灾、水能利用、河流综合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内容。较之国内同类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全面,其重点主要在水利和水能计算方面。

与国内高校的同类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针对本科生不同,国外高校《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课程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开设。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更多地是采用问题启发式进行设置。笔者以欧洲两大在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高校为例,具体情况做一对比。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开设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参考教材是Daniel P.Loucks和Eelco van Beek主编的《Water Resources System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 to Methods,Models and Applications》。但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却并不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组织编排,其中穿插了流域水文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和优化理论等内容。具体包括世界水问题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系统、流域规划模型、水资源利用、环境需水、欧洲水管理、水资源经济、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跨界水资源系统和优化决策方法等。教学组织更多是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进行展开,强调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学生如何去解决实际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同样开设《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这门课程,课程对象也主要以研究生为主,所参考的教材也是《Water Resources System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 to Methods,Models and Applications》一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西非Volta流域和欧洲莱茵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为主线,通过课程介绍、上机模型计算和小组课程设计等环节来授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提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模型和工具、跨界水资源管理、管理机制和利益群体分析、水—粮食—能源关系、新形势下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再思考等。

综上内容,国内《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更偏向于工程师模式的培养,着重强调应从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方面来加以培养;而欧洲两所高校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为宽泛和松散,着重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和锻炼。

3.课堂教学方式。目前国内《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本科教育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主要归类工程教育范畴。课堂教学重点更多地是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部分学校还结合课程设计,让学生融会贯通和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的规划与管理问题。在课堂环节更多地是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而通过问题诱导和启发式的方式渗入教学实际的较少。大部分学生也都是较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课堂授课环节来看,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教师很难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轻松和宜学的教学氛围。

欧洲主要高校所开设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则将水资源综合管理归类到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范畴。在教学模式上,注重围绕将水资源问题的相关研究作为一个自然和社会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上更多是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诱导式来向学生介绍和分析水资源管理的问题,而在具体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和专业知识的介绍上所占的学时比较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环节非常多。学生经常会问些很奇怪的问题,即使有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问题,老师也愿意组织学生一起花费较长的时间去研究讨论,强调去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发现和分析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融入其中,而透过自身的研究、探讨去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在水资源管理的问题的教学上国内高校更关注的是学生是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计算、去分析和去评估已存在的问题,而往往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

国内高校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学过程中,课程训练主要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加以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将学生的学习训练和反馈环节安排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而是占用学生休息和娱乐时间。上述所提及的欧洲两大高校,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这门课上,课堂讲授和课程训练都规定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两者在时间分配上基本上是1∶1持平,有时课堂训练时间甚至比重更大。而且在课堂的随堂练习上一般规定教师从旁指导,或有助教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其课程练习主要结合具体的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既强调要求个人独立完成相应部分内容,同时也要求团队合作,最后通过撰写项目报告和课堂演示的形式来提交课程作业。从这点上看,国外知名高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远高于国内高校。

三、课程建设建议

基于上述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课程建设。

1.教材内容统一。目前国内水利相关高校大部分都编写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教材,但是大部分高校都是根据本校的特点出发来编写的,水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通过顶层设计,组织国内相关高校和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成立专门的编委会,结合不同行业的需求来制定教材编写计划和内容。应综合考虑自然科学、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来阐释规划和管理其内涵;同时对于行业规范中已有的内容是否有必要在教材中重复出现还值得再研究,而教材的内容则应该强调与专业的技术操作手册有所区别。

2.课程内容的革新。课堂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科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如变化环境下水资源适应性和韧性管理问题,不同的时空尺度上水资源问题,如全球、国家、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问题的关联和异同,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剖析问题,并引导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理论技术支撑。课程内容要源于教材,但是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教材,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考虑以实际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为导向,建立科学规划和管理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适应性和韧性管理的思维。

3.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中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本身就是一本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教科书”,在课程教学中应将启发式教学、问题诱导式教学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在整个课程教学环节,都应该突出专业特点,合理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可以考虑将整个课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系统问题,通过课程内容设计项目化的形式有机联系专业知识和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合理设计课程作业的表现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其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环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也应注重个人独立作业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和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齐跃明,董贵明,张新霞.《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现状与改革创新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06):158-161.

[2]张静,何俊仕.《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教學改革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3):128+130.

[3]窦明,左其亭,李桂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06):91-94.

[4]刘宏权,刘玉春,韩会玲.论工科专业课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教学实践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02):82-84.

[5]门宝辉,张尚弘,张成,张验科.《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95-97.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发酵设备与实训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