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①

2019-01-28 13:25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赵俊韬
中国商论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双创工匠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赵俊韬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在学生专业领域发展,职业素养塑造,人生未来规划之中可以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是专业知识与行业需求相融合的思想保证。教育管理部门,高校老师和社会企业应从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育的角度出发,将工匠精神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双创培养教学之中。

1 “工匠精神”概念阐述

1.1 基本概念论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由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的转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表现为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企业应该用定制化、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人性化的服务来实现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这其中,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操守是推进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产品规模向产品质量、品牌文化和服务精神变化的必要因素,是国家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勤劳精神、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

工匠精神应该这样理解,“工”指的是岗位,“匠”指的是技能,精神指的是职业态度,联合起来阐述为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专业、专心、专注的职业态度,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创造卓越的品质,服务至上的理念,发挥自己的才干,为企业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价值的最大化[1]。

1.2 工匠精神思想内涵分析

一是要有专业敬业的素养,严谨严肃地对待工作内容,认真做好岗位上的每一件事情,以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来让自己的工作环节接近完美。二是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地想办法进行解决,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来提高所在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时减少企业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三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份,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四是要有淡泊名利的情怀,用对职业的热爱之情,以实干精神创造出企业值得依靠,人民值得信赖的质优物美的产品,用对社会、国家、企业的忘我付出来实现个人价值。五是要有追求卓越的信念,真正的工匠精神不会停止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的追求,只有不断完善,通过产品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精细,资源利用的优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优势,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

2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整体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党和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是高校教育改革从面向知识成绩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知识与能力并重,鼓励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资源在新技术、新理念中实现优化配置,经济结构在新兴企业的冲击下倒逼升级的重要力量。

国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一直秉持着合理鼓励、有效促进、科学规划、制度规范的原则,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制度上鼓励学生开展双创实践,在这期间的创业经济和取得的专利、论文成果可以一定程度上换算为学分,解决了学生学业发展之问题。各地政府和高校通过“创客空间”“孵化基地”提供了学生双创实践的办公空间,用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补贴,税务优惠减少了成本支出,以“天使投资基金”的形式举办各类“青年创业大赛”,给大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创业梦想的舞台,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其创业热情,还能为具备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扶持资金。

2.2 取得效果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资金、制度引导下,在社会各项资源的积极配合下,其双创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根据麦可思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25万高校毕业大学生中,考虑过创业的学生比例达到了89.9%,有创业打算和具体规划的学生比例达到了18.2%[2]。其创业存活率相比较过去也有很大的提高,根据报告显示,2012年毕业大学生进行创业之后仍然在市场中存活的比例达到了47.8%。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带动了大学生的就业和全面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2.3 存在问题分析

但是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也不应忽视,其中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创业意向强烈,但是实际行动的比例很低;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缺乏创业的基本素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受挫能力意志薄弱,导致创业中半途而废的屡见不鲜;高校双创人才培养过于注重硬件、资金、环境、政策的配套,却忽视了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塑造,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意识僵化,思想保守,不能科学应对市场客观环境的挑战;加上高校双创教育依然沿用传统“大水满贯”似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空洞无物,不能通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到行业发展动态与专业知识未来前景,使得目前双创教学课堂互动性不强,活动参与性不高,双创精神培育效果还有待加强。

3 “工匠精神”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关系阐述

3.1 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对人才建设的客观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在于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体指的是用专业知识塑造岗位技能,成为“术业有专攻”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之内涵来坚定信念,不懈追求,立志成为“大国工匠”“行业精英”和“技能高手”。

创新创业是社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工匠精神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岗位工作,企业管理中具体内容之体现。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中,首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能够促成基于高素质人才带动科学技术、管理制度、行业理念、服务意识等行业生产要素的优化升级,实现产品从以前低端外包的低附加值到注重品质性能、品牌文化、服务体验的高附加值的脱胎换骨。

3.2 这是高职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都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两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是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技能储备——行业认知——创新思维——社会实践这个过程,来实现学校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到社会岗位就业,职业发展和企业引领的思想行为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之过程,这需要行业经验的不断积累,行业认知的不断加深和行业机会价值的敏锐把握,这种行业全能型的人才一定不可缺少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对创新创业人才而言是用专心、专注、专业的职业精神和严谨、严格、严肃的思想修为一心一意,认真尽职地对待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创业中的方方面面。所谓天道酬勤,善用头脑者事半功倍,三百六十行,唯有意志坚定,不骄不躁,砥砺前行者方可成为行业翘楚。

3.3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素养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离不开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专业技能本领的掌握;另外一个是职业素养的塑造。专业技能是术业有专攻的实操和应用,职业素养是支撑专业技能向着更精深,更高远的目标探索进取的精神力量,是让形成职业认同感、工作自豪感、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之工作态度的信念。而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工匠精神是必须包含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思想意识层面形成对工作态度、职业操守、岗位职责的要求树立行为标杆的正确依据,只有让学生把职业道德做到完美,把工作内容做到极致,在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钉钉子”的钻研精神和“孺子牛”的踏实勤奋之精神,方可在职业发展之路中做到工作技能提升的同时,实现职业意识的升华。

4 “工匠精神”指导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分析

4.1 政策引导模式

政府要从高职院校教育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和社会其他组织关于双创人才的培育行为,引导社会资源在此领域中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建立严格的审查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及时获取双创人才培育资金利用、政策扶持和财税优惠情况。

政府还可以创新社会就业制度,比如针对高职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提供支持其创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其在创业过程中能够享受独有的政府社保政策支持[3]。政府还可以进行高职双创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比如降低科研项目攻关、技术革新成果,创新型企业运行中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的征缴比例,激发其创造热情。

4.2 人才培养财政补贴,社会投资基金创业带动模式

创新创业人才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进行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学业追求中勇攀高峰,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上升通道里以工匠精神中追求卓越,永不满足,不断完善自我的内涵寻找一个又一个行业新发现;二是在职业领域中的技能塑造方面以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实干求索的职业操守来让自己成为行业中的权威,产品研发的专家;三是在创业过程中用工匠精神中执着坚持,不懈追求,不甘平庸,不骄不躁的思想动力来让企业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对此,高职院校应该敞开专业学历晋升的自由平台,同时通过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学生去追求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和那些取得不俗理论造诣和学术成就的博士生、硕士生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提供成果转化的平台。政府应该对在高职学习期间不断提升个人技能素质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比如对技师培训的学生减免相关费用,对获得高级技师、工程师资格的学生提供一定金额的奖励,并将其介绍给岗位前景和福利待遇更好的企业。

4.3 产业驱动专业改革,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模式

如果高职院校不重视行业市场发展之规律,不重视师资与时俱进的思维之培训,不重视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衔接之实践,那么工匠精神口号喊的再响,也不能有效带动学生综合能力之提升,到头来还是会落入唯成绩论的务虚工作之中,导致老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发展需要相背离。因此,工匠精神只有在学生、老师、学校管理者的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中才能将其思想精髓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具体而言,即为在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构建高职教育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对话协作机制,通过市场行业的一手信息来淘汰落后的专业,开设符合企业需求的新专业,在课程内容、专业技能、职业教育等环节与企业相关岗位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挂钩,让学生通过扎实的工作能力塑造,在创新创业中不会有本领恐慌,不会有行业认知的落后。

5 结语

要让高校双创人才有深受的专业理论素养,扎实的岗位应用能力,强大的创业就业心理素质,就需要将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涵,通过思政教学,社会实践,社会舆论正确宣传等形式融入到社会事业发展之中,让双创人才奉为圭臬,用正确的思想为人生职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双创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工匠神形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