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及风险监管

2019-01-28 13:25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周海霞
中国商论 2019年23期
关键词:普惠小微信用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周海霞

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1]。

数字金融、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是当下金融领域的热词。关于这三个词的解释非常之多,并且三者的定义有不少交叉之处,存在很强的关联。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引领地位。据2017年金融科技百强(Fintech 100)报告显示,中国公司包揽前三名,在前十公司名单中,中国公司占一半。

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对该领域有系统性的认识,有利于完善我国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发展,切实实现数字技术对金融领域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服务支撑,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2]。

1 数字金融在普惠金融上的作用

1.1 第三方支付上的普惠性

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发挥中介作用,实现资金的划拨。第三方支付可能是数字金融中最具普惠性的一种形态,就目前而言,也是实际实践中最成熟、取得最大普惠成效的形态,具有交易速度快、覆盖面广泛、形成规模效应、低廉的交易成本的特征。支付宝、财付通以及微信支付是这一领域的领先品牌,为近千万小商户提供支付服务,覆盖了线上线下丰富的消费场景[2]。

1.2 中小企业融资贷款上的普惠性

近年来政府为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许多措施,主要是想通过对传统金融的政策性主导的方式来达到普惠的目的。就对小微企业贷款而言,比如成立小额信贷公司并在监管上提出三个“不低于”的政策来达到商业银行每年对小微企业贷款比例不断上升的目的。这种政策性主导的做法虽然能使商业银行达到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要求,但是缺乏商业可持续性,而可持续性正是普惠金融的核心。对个人、中小企业贷款而言,普惠就是降低融资成本,但是大部分的小微企业都不仅规模小,而且风险高,缺乏硬信息,抵押资产和担保。高风险是与高成本依存的,这使得金融机构很难给它们放款。此外,政府使用政策性补贴和制定扶持政策均可行,但是难以长久维持,并且缺乏效率。

普惠金融本质的难点在于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很难达到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门槛。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让这些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满足信用评估的要求。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完善信息。完善信息就是拓宽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加信息来源,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充分的数据,这样有助于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评价,并且,用多维度的数据来完善信用评价可以提高信用评价的准确率。二是改变信用评估的计算范围和方式。通过创新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计算方法。

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的问题,与小额信贷公司的普惠方式相比,数字金融体现了其依托数字技术的高效性,即信用评价成本低,信用评价效果好,这与其依托平台有广泛的数据来源及丰富的数据类型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息息相关。数字金融利用各种“场景”,如社交媒体微信和购物平台淘宝,与上亿的移动终端相联系,由此降低了获客成本,并借助这些平台使用大数据分析进行信用评估,降低了风控成本,这就大大提高了普惠金融的可行性。

普惠金融实现普惠的关键是要打破在原来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困境。问题的根本在于传统金融机构遵循的原有的那一套规则只能将金融服务惠及到一小部分群体,为解决这一难题只能在技术和模式上寻求突破口,在技术上创新,在模式上创新。数字金融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从目前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突出表现在:第一,数据来源的多方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借助于各种平台和场景来获取到原来传统机构没能获取到的有关客户的信息。第二,建立了第三方征信体系和新的信用评估模式,充分利用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取得了良好的信用评估效果,有效控制了风险。

已经有很多在实践中取得很好成效的做法。支付宝芝麻信用分的信用评估模型从5个维度对客户进行全面的评估:身份特质、履约能力、用户信用历史、人脉关系、行为偏好,并按照芝麻信用分区分不同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客户贷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等级越高则贷款条件越优惠,贷款的数额也越大。蚂蚁金服最引以为傲的是“310”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贷款到账,全程0人工干预,可见效率非常高,手续很简便且服务成本很低。微信则利用其社交媒体的优势获取了很多社交信息用以进行数据信用评估,据此作为是否放贷的依据。

此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蚂蚁金服内部基于大数据风控技术为淘宝网商户提供小微贷款对商户的销售额、成交量和商品多样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提高了商户的服务水平,能帮助其更有效地应对财务和经营冲击,据此可知数字金融在普惠上的可行性且可对小微商户带来正面效应。

普惠金融的难点在于普惠所针对的群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在以往的传统信用评估模式下很难筹措到资金,这是由他们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导致的。对小微企业而言,很多本身就是新成立的小公司,规模小,且由于成立时间短,也不存在信用历史供传统的金融机构考察,再加上小微企业往往是很缺乏资金的,所以缺乏抵押资产,而抵押正是传统借款的核心。因为风险难以控制,以上这些“先天缺陷”使得银行很难放款给小微企业。而数字金融则可以通过场景、数据和结合金融创新产品来补足传统金融服务的短板,充分发挥“成本低、速度快、覆盖广”的优势,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更有效地服务普惠金融主体。

1.3 地区数字金融发展速度和程度上的普惠性

近几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速度非常快,有研究表明,一开始不同省市和地区之间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随时间变化这种差距在持续减少,并出现后进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先进城市的现象,地区与地区之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这种现象和趋势为依靠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可以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工具或者载体来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消除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此外,多项研究已经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对于居民消费行为有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利于支持创新创业。

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2.1 网络借贷的主要模式P2P平台出现混乱

网贷初期的监管环境较为宽松、P2P平台本身内部合规自律意识缺乏,加之宏观经济环境压力增大、市场资金流动紧张及金融去杠杆等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平台业务不合规运营、恶意跑路、涉嫌诈骗等负面风险事件不断发生,网贷平台集中暴雷,信誉度急剧下降,倒闭潮来袭,风险与监管之间的矛盾达到空前高度。网络贷款被发展成一场庞氏骗局,性质转变为非法集资[2]。

2.2 智能投顾的潜在风险

智能投顾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投资作决策,将原来只为高净值客户服务的金融服务解放出来,利用金融科技对广大普通老百姓提供高质量的金融顾问服务,实现普惠性。这就涉及到几个风险问题:以智能投顾给出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一定是好的吗?智能投顾本身适不适合具备这种普惠性质?由原来的只为少数人提供投资决策方案和现在为一大群人作投资方案是会增加还是减弱股市的羊群效应?这种投资顾问的普惠是会让市场更稳定还是更波动?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少数几个智能投顾公司掌握一大部分人的决策的时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结果,会带来怎样的风险,这些问题都是在数字普惠金融不断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3]。

2.3 普惠性仍然存在发展空间

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就目前而言仍然不够,可获性仍不够好。在第三方支付上是普惠了,但是在网络贷款上还不算普惠。

虽然数字普惠金融的贷款规模很大,但是和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的需求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另外,尽管这些领域的贷款条件比传统金融要宽松,但贷款的成本仍然很高。

2.4 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机制不合理、不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数字普惠金融领域无证上岗的现象很普遍,许多从事金融服务的小企业没有牌照。监管不合理,要么无门槛要么不发新牌照。

2.5 客户数字信息安全缺乏保障,隐私保护存在隐患

数字技术虽然帮助普惠金融摆脱了实体金融服务的约束,但同时也加大了对网络和信息的依赖。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都直接影响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开展[4]。

此外数字技术会带来安全性问题,如何保障众多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的维护,防止隐私泄露或者被恶意篡改和非法利用,这是涉及到每个客户个人信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必须严肃对待。

3 对数字普惠金融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及监管建议

3.1 最终要实现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传统金融统一的监管标准

这是由数字普惠金融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受到其所在地当地政府的监管,在当地政府的监管要求下从事有关业务,不同的省份地区对同类型的企业或者同性质的业务的限制和规定可能会有 所区别。但是对从事数字普惠金融的企业而言,其业务不会局限在其所在地,而是可能覆盖其他地区,这就意味着不能用一个地区的监管要求来约束它,应该对所有从事数字普惠金融的企业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监管套利。

3.2 借鉴“监管沙盒”“创新加速器”的做法

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技术、代理关系复杂,交易隐蔽,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系统安全性及信息保护不足,风险传递速度快等特点[1]。可考虑使用“监管沙盒”“创新加速器”的做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创新。

3.3 监管部门之间应该大力加强政策协调

为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的趋势,解决现行体制内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空白监管等问题,应当对监管部门的结构做有关调整,强化监管能力,遏制监管套利。

3.4 仍需大力发展相关技术,扩展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国内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先进技术的作用有待持续释放。

猜你喜欢
普惠小微信用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小微企业借款人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