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灌洗液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2019-01-28 02:18萧林海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洗液鼻窦炎鼻腔

萧林海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 耳鼻咽喉科,广东 汕头 515154)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脓涕、头痛及鼻塞等,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嗅觉障碍、失眠或精神萎靡等,可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鼻内镜手术是该病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该方法为微创手术,操作视野好,但鼻窦位置相对较深,上窦口相对狭窄,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后复发率仍较高[2-3]。随着鼻内镜手术的普及和技术的提高,其复发率在渐渐下降。研究[4]显示,内镜术后患者联合中药行鼻腔冲洗能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恢复。因此,笔者采用四黄灌洗液行术后冲洗,以了解其临床效果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大峰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52岁,平均(43.5±6.4)岁;病程1~16年,平均(7.6±2.5)年。观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8~64岁,平均(45.1±5.8)岁;病程1~15年,平均(8.1±2.6)年。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鼻窦炎临床诊断标准;②均经相关检查,如鼻窦冠状位CT检查得到确诊者;③符合手术、糖皮质激素治疗适应证者。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或不愿参与治疗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或精神异常者。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治疗方法等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根据Messerklinger方法进行手术,患者仰卧位,依据患者耐受手术的情况,予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将鼻腔息肉组织切除,然后切除钩突,依病变范围打开筛泡、上颌窦或额窦开口,清除窦内病变组织,对中鼻甲尽量保留或部分切除。如有鼻中隔病变,影响通气,则予鼻中隔矫正术。手术完成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选择地塞米松明胶、油纱等完成鼻腔的填塞,术后第3天取出。出院后每周鼻腔清理1次,3~5次后每个月随访1次,至少随访半年。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在术后第3天取出鼻腔堵塞物,用四黄灌洗液(由黄芪、黄连、黄芩、黄柏、皂刺、蚤休、赤芍、五倍子各30 g,加500 ml水浸渍30 min,水煎煮2 h,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乙醇,使含量达65.0%~75.0%即得)冲洗鼻腔鼻窦,每次500 ml,2次/d,30 d为1个疗程[5]。后随访同对照组。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窦腔黏膜光滑未见分泌物;好转:症状、体征得到改善,窦腔黏膜欠光滑,可见分泌物;无效:治疗方案无效或需要调整方案[6-7]。

1.4 炎症因子检测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早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离心10 min,速度为5 000 r/mi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1.5 并发症

观察两组治疗后出血、分泌物聚集及窦口闭锁等并发症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情况

观察组显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28、3及1例,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显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22、4及6例,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45)。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情况

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34.43、34.49和107.81,均P=0.000)。同组内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28.76、20.12和15.79,均P=0.000),治疗后对照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15.15、15.04和17.07,均P=0.000)。见附表。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术后出现分泌物聚集1例,而对照组术后出现分泌物聚集1例、窦口闭锁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Attached table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Attached table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注:t值和P值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相比;1)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组别 hs-CRP/(pg/L) TNF-α/(pg/ml) IL-6/(pg/ml)观察组(n =32)治疗前 12.56±1.93 56.65±8.51 15.16±3.56治疗后3个月 2.27±0.611)2) 20.33±5.641)2) 4.86±0.971)2)对照组(n =32)治疗前 11.58±2.21 58.12±9.10 14.89±1.47治疗后3个月 4.92±1.142) 28.97±6.122) 8.31±1.612)t值 134.43 34.49 107.81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有报道认为,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6,8]。而鼻内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效果较好。中药制剂能使术腔黏膜转归和上皮化的过程缩短,促进黏膜上皮化和功能恢复[4,9]。笔者选用的该方剂中,黄芪为君药,不仅具有补气功效,可以补元气、益脾肺,还具有排毒排脓、消毒生肌、益气固表和扶正祛邪的作用。研究表明,它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黄连、黄芩和黄柏3味药为臣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具有杀菌、抑菌、抗变态反应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7]。方中赤芍能活血化瘀,冰片配黄芪能消肿止痛、生肌,消除黏膜肿胀,促进术腔黏膜修复和再生,用于鼻腔灌洗外用时,有收敛之功,可解除鼻塞,利于术腔清洁,在控制感染、缓解水肿、减少手术创面的炎性渗出、加快结痂、减轻变态反应、防止肉芽组织增生与囊泡形成,能防止粘连和加速上皮化,目前,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鼻腔中药灌洗,可能提高疗效。但由于病历数较少,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hs-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刺激时的一种反应蛋白,其浓度可随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降至正常。TNF-α能启动炎症反应通路,引起T细胞激活和分裂增殖。而IL-6是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检测这些指标可从一定程度上判断体内的炎症状况。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鼻内镜手术联合四黄灌洗液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控制病情发展有一定帮助。它能减少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的炎性浸润,有助于降低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细胞数量,控制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改善鼻窦炎和鼻息肉症状。中药灌洗液均为天然活性成分,对患者的刺激性较小,从近期反应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但是,中药灌洗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围术期的处理及术后复查及随访,及时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于出现异常患者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

综上所述,鼻内镜手术联合术后四黄灌洗液鼻腔冲洗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治疗效果较理想,有助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洗液鼻窦炎鼻腔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鼻腔需要冲洗吗?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肺泡灌洗液多重PCR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清洗鼻腔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