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9-01-28 02:18王琪王家启牛松涛王松松刘义宾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普外科开腹微创

王琪,王家启,牛松涛,王松松,刘义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腹症属于临床普外科常见病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急性腹痛,如果不尽快采取处理措施,极易出现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溃疡性急性穿孔和急性胆道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1-2]。盆腔、腹腔、脏器和腹膜后组织出现急性病理变化后,患者的病情就会呈现出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和进展迅猛等特点[3]。以往临床诊断急腹症主要通过B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CT等,上述方法虽然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明确诊断和准确治疗,但依然有部分病例通过自身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无法确诊[4-6]。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通过腹腔镜诊断和治疗,不仅可避免其他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还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7]。本文收集本院急诊普外科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急诊普外科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能够耐受全身麻醉,且无麻醉禁忌证;②术前无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③无严重性心、肺等器官功能疾病;④无上腹部手术史;⑤存在急腹症相关的消化道症状,且明确为腹膜炎体征,需急诊手术。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稳定,呈感染中毒性休克者;②存在严重心、肺等器官功能疾病,不能耐受气腹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3岁,平均(41.6±1.5)岁,其中宫外孕、急性阑尾炎、肠套叠性肠梗阻各8例,急性胆囊炎6例,溃疡病穿孔3例,原发性腹膜炎7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4岁,平均(42.8±1.6)岁,其中宫外孕、急性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各7例,急性胆囊炎5例,溃疡病穿孔4例,原发性腹膜炎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选择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实施气管插管操作,在腹部正中位置做一手术切口,对相关组织进行逐层分离。完成常规开腹后对患者腹中相关器官进行探查,对病变部位进行明确。依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处理措施。完成手术后进行常规腹腔清洗操作,逐层关闭腹腔。术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1.2.2 治疗组 选择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取仰卧位,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处理,于脐下做一长约10 mm切口,通过气腹针创建人工气腹。利用腹腔镜探查腹部情况,血液、脓液吸净后,充分暴露手术术野。依据患者具体病情需要选择2或3个手术操作孔,以此探查全腹部。以腹腔镜探查结果对手术方案进行选择,发现异常情况或无法顺利实施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患者,必须立即转为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抗炎、补液治疗,防止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4 h对患者心电图进行严密监测,并观察其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主治医生报告,观察潜在危险因素,以防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死亡等不良事件。术后24 h以患者康复情况适当减少输液量,予以抗生素治疗。通过积极治疗依然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在置管24~48 h后拔除腹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术中统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统计记录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随访观察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和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术后疼痛情况,分值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痛,1~4分表示轻度疼痛,5~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9.6±12.5)min、(25.8±2.8)h 和(4.9±1.0)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11.21,5.27,P<0.05);术中出血量(29.7±11.1)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4,P<0.05)。见表 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见表 2。

2.3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均无无痛病例,治疗组轻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P<0.05),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两组中度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n =40) 76.8±13.8 73.2±14.7 37.7±6.1 7.3±2.7治疗组(n =40) 69.6±12.5 29.7±11.1 25.8±2.8 4.9±1.0 t值 2.45 14.94 11.21 5.27 P值 0.017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表3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例(%)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postoperative pain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 讨论

急腹症主要为需要紧急救治和处理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腹部疾病,患者主要表现出发病迅猛、病情复杂多变、进展速度快和症状危重等临床特点,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导致性质较严重的不良结局,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9-10]。目前,手术治疗是临床针对普外科急腹症的常用手段,可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手术方式具体分为两种,即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其中开腹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且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存在恶化的危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甚至会增加患者死亡的危险[11-12]。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腹腔镜微创技术已经在急诊普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临床诊治急诊外科患者的主要方法,并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证实[13-14]。腹腔镜微创技术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可准确进行诊断,方便快捷,能够明显缩短抢救前各项检查时间,尽早实施抢救工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既可对患者发病原因进行明确,也可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临床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术操作。特别是发病时间在48 h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15-16]。笔者研究了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上,治疗组轻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诊普外手术工作中,腹腔镜微创技术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明显降低误诊和漏诊率。并且此种治疗手段相比中转开腹手术,可提供更为理想、美观的手术切口,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急诊普外科手术中,具有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猜你喜欢
普外科开腹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