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思路研究

2019-01-27 10:09:29李东瑾
质量与市场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

■李东瑾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分行)

引 言

后金融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以企业经济利益、净利润、市场竞争力等为基础条件,结合企业的季度性、年度性经济发展目标,从经济管理、生产管理等角度进行管理改革,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阶段性、战略性发展目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1]。后金融时代下,分析企业经济投资行为、资金管理与规划,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行为及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2]。

1 后金融时代对企业经济产生的影响

1.1 后金融时代的发展概述

后金融时代在综合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在后金融时代中,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为企业带来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企业的经济压力与金融风险也会相对增加。其次,企业经济创新发展仍然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同企业的环境、企业决策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的经济压力、市场压力,对企业的经济管理、经营决策与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后,在利用各项技术完善企业经济发展体系的过程中,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并存,这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零售行业以及服装行业等实体经济受到虚拟经济的影响,这相对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压力[3]。

1.2 后金融时代对企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下,后金融时代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稳定市场经济以及优化企业经济发展体系的过程中,企业的经济压力一直存在,受到金融波动以及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经济效益相对下降,而且,企业的经济交流与发展等方面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这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会产生直接的压力。此外,随着金融市场与行业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后金融时代下,企业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而且,面对多样化、计划化的竞争压力,部分企业极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或断裂的情况,这对企业的经济管理、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后金融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状况

在后金融时代下,相关政策及企业等,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对企业经济的稳步提升方面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假设出现金融危机,企业的资金链以及资金投资回报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极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负债压力过大的情况。受到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企业外源融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企业的运营风险、财务运营等相对降低,惬意资金管理与资金利用率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4]。

2.1 经济管理理念偏差

从后金融时代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经济管理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以及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中,将企业内部管理与经济管理混合在一起,这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生了形式化经济管理形式,这会降低企业的抗金融风险能力[4。此外,

企业的资金规划与投资行为控制,忽略金融市场波动对企业资金流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规划的实际应用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5]。后金融时代背景下,企业竞争手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部分企业本身仍然以传统管理思维为主,以生产、营销为中心,缺少多维度的经济管理思维,这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2 经济与财务管理目标不一致

企业经济管理、资金规划、投资行为与财务核算等方面的分析,内部监督制度无法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财务应用等方面形成有效的约束,对企业的资金使用、资金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经济管理与财务管理目标不同步,阻碍企业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6]。经济管理以迎合企业的战略发展为核心目标,而财务管理则是以企业资金运营、成本与利润、资金链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两者之间无法实现协调落实,出现企业整体管理与实际经营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经济管理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战略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考虑金融风险与净利润,这就导致在执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与企业发展速度不匹配,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运营风险。

2.3 经济管理创新忽略经济压力

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以“就事论事”或者“解决当下问题”为主,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等角度进行调整,这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无法实现全面提升,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增长难度[7。在后金融时代下,信息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手段创新方面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在网络营销与虚拟经济的冲击下,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需要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无法准确的对市场发展、企业本身进行定位,极容易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与规模扩展之间的协调性。忽略经济压力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实体发展的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与手段虽然实现了创新,但是,并不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反而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

2.4 经济管理制度形式化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经济管理制度并不能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这对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经济活动控制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将经济管理工作落实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而且,企业管理层的经济管理意识与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应用无法实现同步落实,这就造成经济管理制度只是管理标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不同岗位职责的落实等方面并不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经济管理制度的形式化、表面化,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经济活动等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内部工作的开展无法按照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协调与控制,反而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开展与落实的过程中,没有将经济管理制度融入到企业的经济建设中,而且,企业经济管理并没有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调整,导致经济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其本身的最大价值,影响企业实际的经济水平与经济管理效果。

2.5 经济管理方式缺少递进机制

在后金融时代下,企业发展需要以技术、生产、营销、目标受众等为基础条件,但是,在落实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缺少迎合企业阶段性目标的递进管理机制,这对企业经济管理效果以及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方面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客观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对经济管理的递进机制并没有清晰的认知,财务中的资金调动与企业的经济项目拓展无法实现协调发展,严重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8]。企业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内部事务相对简单,经济管理对企业初期发展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如此,部分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存在“沾亲带故”的情况,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亲密关系,虽然降低了企业的沟通成本,但是,对于企业经济的阶梯化、递进化发展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9]。

3 后金融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思路

3.1 更新经济管理理念,实现科学化管理

为提高企业的抗金融风险、抗资金断裂风险的能力,在对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则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市场地位,对资金规划、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控制,这对推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在更新企业经济管理之前,企业本身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将金融与企业的资金融合,并通过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分析的方式,对企业的资金规划、投资行为与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控制,这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与后金融时代发展的契合度,这也是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性条件[10]。首先,企业领导层方面需要转变经济管理思想,以实践与创新融合为基础,从金融、产业等多角度分析市场变化,并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树立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其次,在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需要具备金融危机意识,要从发展环境的角度,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满足企业经济管理、投资行为分析的实际需求。经济管理理念的优化与控制,则需要对企业内部经济、财务资金使用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调整企业的投资理念与资金应用方式,对企业的金融投资、投资规划、决策风险等方面进行调整。最后,在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过程中,需要从行业发展动态、国家政策的角度,保持企业经济管理与相关行业政策保持基本同步,这对提高企业经济决策的实际应用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并需要从经济管理目标、经济管理方法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等角度,对企业的内部发展与后金融时代下的市场发展融合,这是实现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的基础性条件。经济管理理念的更新,需要考虑国家对行业、企业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结合企业的经济条件、活动项目规划,对经济管理进行创新与调整,从而保证经济管理可以满足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市场经济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调整与修改,从而使企业经济发展可以顺应市场金融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为实现经济管理的更新,还需要从企业内部强化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宣传,并从企业员工意识引导的角度,全面落实经济管理工作,以此规范企业内部人员的自身行为,为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提供方向[11]。

3.2 明确经济管理目标,实现财务透明

根据企业的经济发展与投资管理需求,对财务核算方法、财务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在树立阶段性财务规划目标的前提下,以金融风险控制、资金利用率提升为阶段性任务,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充足,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提升[12]。在后金融时代下,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增长之间有直接关系,所以,企业在品牌化、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保证企业的财务透明,并通过经济管理与财务披露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实现企业经济监督、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明确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需要从财务管理、资金使用以及金融风险评估等角度进行综合控制,例如,针对企业的融资、资金使用、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化,在明确企业经营管理方向与财务控制需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内容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化,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的开支,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在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结合相关政策及内容,并对经济管理制度与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整,这对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积极作用。企业管理者需要了解经济体制与市场发展的变化状况,并从经济管理控制好的角度,对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与修改,与此同时,以经济管理控制的方式,实现经济利益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求。后金融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现,需要与企业的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融合,在强调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制度与调整,分析企业经济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目标,并从内部管理、奖惩机制、监督与培训等多种手段同步落实的角度,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监督与管理制度是执行经济管理的标准,而企业内部奖励、宣传与培训,则需要从经济管理、财务控制等角度进行优化,这对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经济管理手段等方面的优化有积极作用。

3.3 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明确经济管理方向

结合企业的经济发展、财务规划、投资分析需求,明确企业经济投资、财务管理创新改革的方向,这对企业的经济管理、风险防控、财务分析等方面的优化有积极作用。企业需要引入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并对经济管理方式、经济管理目标等方面进行优化,这对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实现经济管理控制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后金融时代下,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模式的融合,需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经济管理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经济管理调整企业的产业发展结构,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并重视企业品牌战略的构建与发展,这对进一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此外,以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方向,针对经济管理的技术应用、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以此明确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向,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管理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在明确经济管理方向的过程中,需要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对企业的产业结构、战略性阶段目标、企业经营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在优化企业产业结构下,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4 完善经济管理制度,达到创新有章可循

后金融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中包含风险投资分析、资金规划制度、财务决策分析等内容,利用财务报告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负债表,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投资行为、管理行为以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完善企业经营与财务的先关制度,并优化企业的内部经营结构,实现企业经济行为的创新发展。基于此,企业需要从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财务监督制度、财务信息披露以及资金风险评估制度等角度进行制度完善,这对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制度的的角度,将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与职责进行划分与控制,以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企业内部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从企业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流动现金使用、资金风险等角度进行经济管理制度优化,并对经济管理制度的实际应用进行调整与宣传,在节约企业内部财务相关资源的前提下,从企业财务行为、管理方式、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在后金融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与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化,则需要以明确工作职责与职能,对财务资金的使用、投资活动、投资风险分析、企业财务决策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企业的投资行为管理、资金规划以及战略发展的调整,为企业的资金积累、经营决策等提供基础条件。

3.5 完善递进监督机制,实现经济管理方式创新

后金融时代下,完善企业的经济递进监督机制,对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避免谋取私利等方面有积极作用。首先,根据金融市场、行业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经济管理手段、经济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重视企业经济发展监督的方式,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完成阶段性战略任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例如,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对银行的信贷政策、其他外源融资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经济压力、效益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的融资方式、经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满足企业经济管理、财务规划、投资行为的实际需求。其次,在实现企业经济管理、财务规划、投资风险管理手段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对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满足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实际需求。对企业各个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岗位功能等方面进行划分,通过明确岗位职责,按时完成企业的经济管理任务。为避免重复工作的情况出现,所以,需要从企业固定资产以及投资项目的工作划分等角度进行优化,达到节省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目的,降低经济管理的发生概率。再次,企业经济投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需要细化风险指标、财务指标、投资指标,并对企业经济行为、管理内容进行调整与控制,实现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提升。最后,针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递进监督机制搭建与应用,则需要以工作监督、工作结果审核为中心,通过经济管理制度的搭建与应用,对经济管理监督是否有效进行准确判断,通过细化监督指标,优化企业投资风险、内部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结 语

后金融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财务规划、投资行为的创新,需要以更新管理理念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管理目标、经济管理方法、经济管理内容等角度进行改革与创新,这对进一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此外,明确企业经济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差别,并从企业经济发展、投资风险的角度,分析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拟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并通过信息技术、财务分析等多种手段,实现递进式、阶段式的经济管理目标制定,推进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的金融风险承受力。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