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韬艺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 430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飞速发展,对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使其能够有效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测和工程进展的管理,提高建筑效率,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来看,普遍缺乏有效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导致工程建设监管难以落实到位,法律漏洞的存在也滋生出一系列的违法犯罪行为。有的施工单位过度追求利益,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偷工减料问题、施工工艺问题以及施工安全问题等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控制效果,因此,必须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构建,为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虽然国家和建设工程行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高度重视起信息化管理和工程监督质量,将信息化监督与管理融入到建筑行业当中。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的差距,发达地区信息化监督管理相对比较到位,但不发达地区普遍应用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导致管理效果不佳。欠发达地区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数据库建设、软件研发以及信息化标准等诸多环节都有不足,实现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1]。
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整个建筑流程,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整个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参与可以使得材料使用更加规范,工程建设流程更加透明,工程实施手段更加专业,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准确找出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保证整体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安全性。我国建筑企业结合建设需求以及实际建设技术应用现状,应用有效的信息技术监督控制机制,在施工工艺、建筑材料、过程管理等多个环节中进行整体施工建设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可以保障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完善工程监督体系。从当前我国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控制现状来看,部分工程建筑质量不过关,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建筑企业的声誉和地位,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质量监督效率,保证工程建设最终水平[2]。
目前,有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将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企业日常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活动中,但由于缺乏行业内统一系统的标准化信息系统,导致信息化技术应用效率低下,影响信息监督管理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政府和相关行业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建设统一,明确信息系统的标准,规范运营模式。企业首先需要进行各个部门职能的划分,为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环境。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使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部门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沟通效率,促进企业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目前我国关于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处于空白阶段,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帮助。因此,必须要完善信息化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企业要结合自身运营情况,自行改革内部系统管理机制,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内容,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督的有效性,推进信息化监督管理工作。国家层面要鼓励信息化监督人才的培养,加大高校信息化监督人才培养力度,为建筑企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企业需要加强专业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入,考核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技术队伍的建设,保障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现有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此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相关信息化监督机构,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带动作用,在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信息化管理内容和管理措施,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与监督机构的共同作用,可以加大企业信息化应用力度,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保证企业工程安全质量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质量监督活动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改变传统人力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督工作的优势,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