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使命的三重维度

2019-01-27 04:35:27黎远波王海稳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宣言政党

黎远波 王海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 310026)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清晰界定共产党担当使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共产党认知使命、认同使命、担当使命的理论源头和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2]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意图,自觉肩负时代赋予自身的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3]所谓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特指中国共产党,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实现自身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的一种政党类型。”[4]

一、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历史维度

《宣言》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建党、管党治党的基石,是担当使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理。正如恩格斯所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

(一)“站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使命

19世纪4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步并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共同富裕成为时代赋予每一个中华儿女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为实现这一使命,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然而,遗憾的是这一使命迟迟未能实现。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最终得以建立。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正是因这一使命而诞生,因这一使命而存在。”[6]怀着无比崇高的使命意识和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先后取得北伐战争胜利、取得长征胜利、取得土地革命胜利、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推翻近代以来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近代以来的“两重革命任务的领导,都是担负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双肩之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7]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历史发展迎来新纪元。新中国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近代的使命初步达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将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富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使命

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怎么带领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怎么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怎么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以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成为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新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坚定使命行动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由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尚缺乏深入认识,使得在解答新的时代课题上遭遇苦困难和曲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时代发展,在理论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深入探索,作出了“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8]在实践中,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实施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安排。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我们党在现代社会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为肩负解答这一时代课题,在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使命、解答时代课题的行动在“国内—国外”两个维度铺展开来:一方面担当国内使命,即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另一方面担负国际使命,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追求实现自身富裕的同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方面担负更大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三)“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使命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9]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经过五年卓越奋斗,取得了诸多历史性成就,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均取得历史性提升,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戮力同心,奋力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把握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0]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个时代课题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将按照《宣言》所厘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强起来的历史起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

二、中国共产党使命的理论维度

《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第一个“详尽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12]《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规定并诠释自身的价值追求。

(一)为人民谋幸福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组织力量不断“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夺取政权的产物。它的诞生是伴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无产阶级“组织力量”不断壮大,最终形成无产阶级政党这一个过程应运而生的。作为一个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它的整个使命又将指向何处呢?在《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断道,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3]既然共产党人没有任何“不同的利益”,并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那么,共产党人所代表的利益到底是什么呢?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宣言》给出了答案,把共产党人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或使命明确地界定为“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4]整个无产阶级运动就是实质而言,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换言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共产党其使命就是为绝大数人谋利益。毫无疑问,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指的就是人民群众。正如习近平所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6]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其整个使命的核心内容,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

(二)为民族谋复兴

恩格斯在《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指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17]诚然,实现民族独立和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口,以高度的使命自觉和使命担当,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8]为指引,从民族大义出发,自觉地把复兴中华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9]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作为自身始终不渝的使命担当。“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源于对自身使命的清晰认识和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中国革命不同时期把握革命发展规律,通过制定合乎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方针政策和纲领文件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客观诸多关系和不同性质矛盾,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筚路蓝缕的精神,把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推向新前程。改革开放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进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更有底气、更有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开展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0]

(三)为自身谋长期执政

《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1]相比于其他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下解放出来。”[22]无产者在同剥削和压迫它的那个阶级的斗争过程中,随着斗争的深入,“工人成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同盟,”“无产者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政党。”[23]此时,社会历史的发展呼吁新的无产阶级政党勇敢地担负历史的使命,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降生,以领导它们开展阶级斗争、夺取政权,最终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在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思考和担当的历史使命。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也高度复杂化,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高度复杂化,党的长期执政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时代赋予使命,使命体现时代。作为取得执政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必须要认识使命、认同使命、肩负使命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4]

(四)为世界谋大同

《宣言》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5]由于受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影响以及资本逻辑趋利性推动,表面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人类世界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争权夺利、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压制其他国家的“丛林”。消灭资本主义主导的“丛林”这一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以《宣言》为政治纲领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自诞生之日起,便以消灭资本主义国家构造的“丛林”、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统治为使命目标和使命任务。正如《宣言》指出的,“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26]此时,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将发生质的变化,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7]诚然,同资本主义性质的政党相比,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共产党,对于为人类世界谋大同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使命认同、无与伦比的使命定力和无与伦比的使命自觉。

三、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实践维度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的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28]顺应时代潮流,担当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用生动的实践方略践履《宣言》所倡导的“改变世界”的使命,并使之成为现实。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践履使命的出发点

《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9]中国共产党作为以《宣言》为纲领而开展立党建党、管党治党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实践逻辑生成,也是面向未来的使命担当。”[30]首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毛泽东曾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1]他进一步认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32]其次,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邓小平提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强调,“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始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33]胡锦涛针对我国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4]最后,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党的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了一系列惠民举措,比如精准扶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5]

(二)奋力实现中国梦是担当使命的奋斗目标

《宣言》指出,“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36]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民族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有效方式和重要组成。通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自觉领导民族革命,消灭“人对人的剥削”以及“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的使命担当将逐步实现。因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37]人对人之间的对立,而后,“使命自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38]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成为支撑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力拼搏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一美好愿望和理想信念的呼唤下,冲破重重障碍而建立。正如《宣言》指出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39]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当前的运动的使命,也是未来的使命。展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先后带领中华民族进行两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终于实现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再也不在是那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40]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第二次革命,即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41]通过“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诚然,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42]经过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正逐步由理想转化为现实。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践履使命的核心举措

《宣言》既是指导立党建党的“圣经”,又是指导管党治党“宝典”。因为《宣言》“一开始就指出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纲领。”[43]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更是提醒全党同志头脑清醒、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管党治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长期来抓。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指出,“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45]江泽民指出,“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46]在实践环节,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胡锦涛同志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指出,“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47]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48]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不断增强,我们党更有能力应对“四大考验”,更有定力克服“四种危险”,更有能力和信心担当人民、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赋予我们党的历史使命。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担当使命的重要抓手

《宣言》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49]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联合的无产阶级运动,无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正如《宣言》描绘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0]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宣言》为理论和实践纲领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一以贯之地以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为自身的使命担当。党的十八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战争频发、恐怖主义和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勇敢地分析和把握世界发展的形势,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承前启后的使命担当,并以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亚丁湾护航、倡导“一带一路”等实际行动为抓手,从政治上、经济上、安全上和文化上等多维立体的层面来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51]诚如《宣言》发出的强烈使命呼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52]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要自觉担当呼吁、组织和全世界无产者、全世界爱好和平促进发展的力量联合起来的世界性使命。

结语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作为一个明责任、勇担当的执政党,我们党时刻铭记并秉承《宣言》所厘定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担负和践履人民、民族、人类社会所托付的使命担当。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都承担着不同的阶段性任务、目标和纲领。因而对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有着不同的要求,党的历史使命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53]但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正如《宣言》所指出的,“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54]170年后的今天,坚持以《宣言》为指导,深刻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使命的三重维度,以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党长期执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政党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布达拉(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青春宣言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48
柔软宣言
脱贫宣言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0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TA宣言
女友(2015年9期)2015-05-30 03:08:46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共产党宣言》预见到了今天
环球时报(2012-08-01)2012-08-01 07: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