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
——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2019-01-26 19:37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主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9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以“第一次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参见《筑牢中国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人民日报》2019年11月7日。的中央全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次全会,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点,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同党的十九大制定的现代化纲领相匹配的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

从“制度改革”到“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①参见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9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问题上的实践进程及认识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提出“制度改革”任务并全面推进,到提出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再到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直到制定“分三步走”推进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提出“制度改革”任务并全面推进的发展阶段。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从“经济民主”的角度提出要解决“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1]145并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150特别是1980年8月18日,他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333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的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决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

第二阶段,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是提出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发展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时候,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2]370-371在论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的时候,他进一步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2]372根据这样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3]253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开始,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等制度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踏步推进。党的十五大后,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后,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党的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体制机制。党的十七大后,在把社会建设纳入总体布局的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由此可见,“制度改革”是要破除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建立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制度新体制新机制。在改革和创新制度的进程中,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从十四大到十八大前,我们各个方面的制度,有的逐步成熟或定型,有的还在探索和创新,但总的来说,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努力实现“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一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同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经过5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改革举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落实,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4]

党的十九大在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的同时,指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是根据十九大确定的任务,提出了“分三步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对《决定》作说明时,提出和使用了两个重要范畴:一是贯穿于整个《说明》的基本范畴是“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4]二是整个《决定》及其《说明》回答的是“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4]联系前面回顾的从“制度改革”到“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再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体会到,经过40多年“制度改革”,现在已经到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阶段。“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要“坚持和巩固”已经成熟和定型的制度;二是要“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制度。

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决定》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5]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一位外国外交官以切身体会说道:“比起经济上的成就,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中国有一套先进的制度。”[6]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两大奇迹,不是谁恩赐的,是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民创造的,是中国人民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下创造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评价制度好坏不是看模式而是看实效。

我们说中国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涉及到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价值判断。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价值判断,从来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先讨论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怎么样评价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好坏。

长期以来,在一些人那里,总是以美国的或欧洲的包括德国的、北欧的制度为“样本”“标杆”,来评价中国的制度,甚至设计中国的制度改革。听起来,他们说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十分唬人。但是,历史证明,这种制度研究和设计的思路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古人早就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毫无疑问,我们在体制改革中需要研究和借鉴国外制度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实际和历史文化照抄照搬外国的制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时候,曾经深刻地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7]285“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7]286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八个能否”,作为评价国家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尺度。这八个“能否”就是:(1)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2)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3)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4)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5)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6)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7)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8)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八个能否”,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评价制度好坏不是看模式而是看实效。根据这“八个能否”,来评价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应该讲,我们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方面也还有一些不足。但是,总的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成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进一步建构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领导的民主集中型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十分明显。《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而又精辟地概括了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这种优越性,首先体现在制度的“中国特色”四个字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制度,林林总总,丰富多样。中国的制度有中国的背景、中国的特色。我们建立的中国特色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国家制度体系,以及新型政党制度,都是在中国自己独特的实践中形成的。回顾历史,70年前成立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人本来的建国构想是“分三步走”,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是在中共中央1948年4月30日发表的“五一”节口号中昭告天下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各民主党派领袖响应中共中央号召抵达解放区,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普选人民代表的条件还不成熟。中共中央采纳了民主党派领袖的意见,由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建立新中国。这样,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建国纲领付诸实施的时候,第一个建立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与此同时,形成了单一制国家制度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在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条件成熟后,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人民讨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选举法,并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既不同于西方两院制、又不同于苏维埃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后,又逐步形成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了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并在“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和“依法治国”原则下建立健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又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程中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一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我们常说:“草鞋无样,边打边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这样,是植根于中国大地,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讲优越性,这是最基本的优越性。

这种优越性,更是体现在制度的“民主性”上。我们的民主是人民民主。我们讲要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我们实行的民主有两种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选举民主,解决的是领导人怎么由人民或人民代表选出来的问题;协商民主,解决的是领导人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怎么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的问题。这两种民主形式结合起来,就是全过程的民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7]293他还说:“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7]292需要指出的是,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已经建立了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广泛多层制度化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这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种优越性,还集中体现在制度的“有效性”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高度概括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四个有效性”。这就是:(1)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2)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4)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归根到底,这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最后,我们还要认识到,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中国70年历程,是创造辉煌的70年,也是风雨兼程的70年,是在风雨兼程中创造辉煌的70年。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巨大优越性,还因为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不仅集中体现在新中国70年来,在持续奋斗中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和成就上,不仅体现在新中国面对来自国内外风云变幻的挑战依然巍然挺拔、“红旗不倒”上,还深刻地体现在新中国具有内在的青春活力,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不断自我更新、与时俱进上。可以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强大生命力的生动写照。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生命力之所以有“生命”之活力,是因为它具有形成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根本政治保证、根本思想路线、根本组织原则以及干部制度。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级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8]135毛泽东强调这一点,既指出我们国家的性质是和蒋介石政权完全不同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又提醒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决不能忘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1031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道理。对于已经是国家主人而不再是奴隶的人民来说,更是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性和生机活力的社会群体。因此,人民是新中国历尽坎坷而不断发展、越来越强大的根本力量源泉;人民是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奇迹的根本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总结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经验时深刻地指出的:“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10]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讲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讲的是“应然性”。在没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前,中国人民曾经是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主心骨、领导者和组织者。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是西方政党那样仅仅代表一部分人(part)的政党,而是除了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新型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掌握全国政权前,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又会诱使干部用来为自己谋私利。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比战争年代更重视党的建设,更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自我革命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特别是科学决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国家组织能力、危机化解能力,并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正是中国共产党这种兼有科学性和民主性的领导力、执政力,激发、维系和保障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经常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

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它既会受到实践条件的制约,受到事物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也会受到实践主体的指导思想和认识能力的影响。因此,同任何实践活动一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经过千锤百炼,已经形成了“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思想路线,因此既能够以实践为基础制定正确路线,又能够以实践为标准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还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开创一个又一个新天地。正是有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毛泽东才能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邓小平才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21世纪,胡锦涛才能在新世纪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生命力,归根到底,来自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不渝地坚持的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思想路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本来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特别是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越来越认识到,民主集中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1]543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到习近平都反复强调,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局面,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政治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在党政职能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过程中形成的执政党、政权机构、市场经济组织和社会等各个元素进行科学整合,并按照党对一切工作全面领导的原则大力推进机构改革,形成了既不同于自由主义又不同于新权威主义的民主集中型国家治理体系。这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既充分发扬了民主,又能够形成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决策,并能够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与此同时,民主集中制也是选拔干部的根本组织原则,能够保证我们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并保证我们的干部队伍既有革命化的政治素养,又有专业化的能力和年轻化的特点,从而使得我们的制度和事业永远保持生机勃勃的活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

《决定》不仅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还围绕“完善和发展什么”指出了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提出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并作了全面的工作部署。

首先,《决定》明确提出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是《决定》强调指出的: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5]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的:“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4]因此,《决定》提出的这个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同时,《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因此,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新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另一方面,我们要直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直面改革发展中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此,就必须以时不我待、敢于斗争的精神状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因此,《决定》根据制度建设和治理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再到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最后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分13个方面条分缕析,系统阐述了完善和发展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军队领导制度、祖国统一制度、外事制度和监督体系的任务。其中,不乏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新提法、新观点、新构想,为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的研究和国家治理体系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课题。

中国向世界贡献了一种非西方化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形成的。这条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其承担的现代化使命及其同世界的关系来看,实际上是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它告诉了世界特别是那些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化一条道路;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制度并非只有西方化一种制度。这是中国治理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这条道路,这个制度,之所以说是“非西方化的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借鉴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但又没有照抄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毫无疑问,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认真地学习和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我们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一点。但是,学习借鉴的目的不是要搞资本主义,而是要为我之所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也从来没有隐瞒过这一点。国际社会近几年有一种舆论,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的成功不是社会主义的成功,而是资本主义的成功。这种说法,不仅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而且完全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搞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那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段历史时期。现在中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济形式,但又有中国自己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是由党来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和国家资本主义完全不同。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是由党来统筹协调的。中国非西方化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秘密或最大特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重要的是,中国不仅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非西方化现代化道路,成功地引领中国快速地向现代化的宏大目标挺进,而且建立了非西方化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可以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于世界分享的现代化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尽艰辛甚至付出很大代价获得的,弥足珍贵。这方面的经验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特的制度设计,比如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的制度;另一类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积累的可以和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的经验。后者至少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制定了分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又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实现发展战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第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设计中,始终坚持把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鼓励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克服自由放任型市场经济的弊端。

第三,充分就业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多渠道就业制度,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第四,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都能够享受到普惠的保障。

第五,扶贫脱贫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把“致富”和“脱贫”结合起来,从中央到地方专门成立扶贫办公室,领导和指导贫困地区、贫困村落、贫困人群摆脱贫困,并在全国建立了最低收入社会保障制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六,有效的社会治理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形成了党委领导、民主协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了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第七,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从上到下建立了职责明确、督查严格、离任审计、有责必究的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同时建立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第八,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中国共产党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十分重视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引导。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以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第九,协商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在完善选举民主的同时,大力发展协商民主,构建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在内的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体系,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建立了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到民主监督在内的全过程民主体系。

第十,自我革命和自我纠错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坚持从严治党,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坚守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纠正自己肌体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毫不留情反对党内包括高级干部的腐败,确保党和国家能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不犯大的错误,更不犯颠覆性的错误。

这十个方面制度建设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大踏步奔向现代化进程中,在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参考和分享。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样说决不是要别国照抄照搬我们的经验。我们看到过有的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制度而导致别的国家社会动荡,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们决不能学。我们吃过照抄照搬别国经验的苦头,我们同样不希望别的国家重犯这样的错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12]

综上所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我国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不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蓝图。

猜你喜欢
民主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