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高通量透析对其血脂水平以及钙磷代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4月~2019年02月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采用透析疗法;比照组(50例):选择常规透析方法完成;实验组(50例):选择高通量透析方法完成;最终就组间血脂代谢水平以及钙磷代谢水平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TG水平、CHOL水平以及LDL水平低于比照组明显,HDL水平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磷水平、血钙水平、PTH水平以及钙磷乘积均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临床完成高通量透析后,利于TG水平、CHOL水平以及LDL水平降低,HDL水平的提升,血磷水平、血钙水平、PTH水平以及钙磷乘积的降低,最终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钙磷代谢的改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通量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血脂水平;钙磷代谢
临床对患者在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常规透析方式的应用,只能够通过将患者血液水溶性小分子清除,而将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而同常规透析比较,高通量透析的应用,不仅可以将小溶质显著清除,还可以将大分子溶质有效清除,使得透析患者预后获得确切改善[1]。本次研究将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探究高通量透析方式应用价值,以促进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钙磷代谢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4月~2019年02月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采用透析疗法;比照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齡分布范围为35岁~79岁,平均年龄为(40.43±4.25)岁;实验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7岁~81岁,平均年龄为(40.45±4.29)岁;观察对比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分组后,比照组:对患者于临床实施常规透析,主要利用低通量透析器完成,使用时间为4h/d,频率为3次/w。期间对透析参数进行合理调整,调整血流量以及透析液流量分别为200mL/min~300mL/min以及0.5L/min[2]。实验组;对患者于临床实施高通量透析,主要利用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展开,使用时间为4h/d,频率为3次/w[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TG(三酰甘油)水平、CHOL(总胆固醇)水平、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钙磷代谢水平[血磷水平、血钙水平、PTH(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钙磷乘积]。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血脂水平、钙磷代谢水平)以形式,行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TG水平、CHOL水平以及LDL水平低于比照组明显,HDL水平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1。
2.2 钙磷代谢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磷水平、血钙水平、PTH水平以及钙磷乘积均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透析后,在改善血脂水平方面效果显著,并且表现出较强的透析性、较好的对流特性以及较好的吸附性,在清除大分子溶质方面可以获得更为显著效果;而常规透析方法的实施,表现出较差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从而表现出炎症因子聚集的概率较为显著,无法获得显著透析器清除效果,对应表现出脂质代谢紊乱的现象。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临床完成高通量透析后,利于TG水平、CHOL水平以及LDL水平降低,HDL水平的提升,血磷水平、血钙水平、PTH水平以及钙磷乘积的降低,最终充分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钙磷代谢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郭学文.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不同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血压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9,32(02):288-291.
[2]张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0):135-136.
[3]俞济荣,高民,潘明明,等.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7(06):1018-1022.
作者简介
静菲(1983-),女,河北省唐山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