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一种常见神经内科急症,该病发病急、病情重、部分呈进展性,造成病人神经功能不可逆损伤,使该病发病率、致残率高[1]。临床上若在脑梗死早期及时恢复血流,能逆转缺血坏死的脑细胞,降低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如何治疗时间窗外脑梗死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观察阿替普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溶栓时间窗外(6 h~72 h)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6岁~72岁(53.41岁±7.84岁);发病时间32.17 h±8.66 h。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岁~73岁(53.58岁±8.11岁);发病时间33.02 h±8.76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和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年龄43岁~75岁;经头部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及明显低密度改变,患肢肌力3级以下或伴失语,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岁~80岁;发病6 h~72 h;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调脂、调控血压及血糖等。对照组: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2 mL)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常规及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阿替普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生产,规格:每支20 mg)0.6 mg/kg,10%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余量1 h内持续静脉泵入。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颅脑CT灌注成像(CTPI)参数采集方法:采用东芝64排螺旋CT,平扫后选取病变部位为感兴趣区域(ROI),对ROI再行动态增强,获得双侧不同层面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mit time,MTT),在灌注异常区域的几何中心选3个ROI,取平均值作为梗死中心灌注值,在CBV图与CBF图梗死范围不匹配区域选3个ROI,取平均值作为梗死周围灌注值,之后镜像区域自动取对应ROI,记录每个ROI的CBF、CBV和MTT,并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4]。采用Rimed Digi-Lite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5]。
2.1 两组梗死中心CTPI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梗死中心CTPI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BV和CBF值增高,MTT值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梗死中心CTPI参数比较(±s)
2.2 两组梗死周围CTPI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梗死周围CTPI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梗死周围区域CBV和CBF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梗死周围区域CBV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梗死周围区域CBV和CBF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梗死周围CTPI参数比较(±s)
2.3 两组梗死周围与梗死中心rCBV、rCBF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梗死周围与梗死中心rCBV、rCBF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梗死周围与梗死中心rCBV、rCBF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梗死周围rCBV增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梗死周围与梗死中心rCBV、rCBF参数比较(±s) %
2.4 两组Vp、Vm和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p、Vm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p、Vm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Vp、Vm和NIHSS评分比较(±s)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病人血液黏滞性明显高于正常人,通常由于脑血管阻塞而引起脑组织供血障碍,导致脑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6-7],临床上若能及时采用溶栓药物治疗,可挽救缺血区血循环,从而降低病人致残率、致死率,但多数病人入院时超过溶栓治疗的时间窗[5,8]。
有研究认为,溶栓时间窗不仅取决于治疗时间,还与该时间段内脑组织可逆性缺血半暗带存在、侧支循环形成、脑梗死部位、全身代谢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时间窗的确定应因人而异[9]。有临床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超出6 h的“溶栓治疗时间窗”乃至8 h,应用小剂量尿激酶(10×104U)溶栓治疗仍有效[10]。
阿替普酶是一种天然纤溶酶原激活剂,在血管内皮细胞内生成,能选择性与血栓纤维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对血液循环中游离纤溶酶原作用较弱,因此出血并发症较少[11]。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和地龙提取制作而成的一种中药制剂,中医药中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经利脉之功,现代研究发现水蛭具有抗血栓形成、抗凝、溶栓的作用;地龙具有清热解毒、镇痉息风之功效,地龙成分蚓激酶能促进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发挥抗凝、降纤和降低血液黏滞度的作用[11-14]。
本研究应用阿替普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结果表明阿替普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能改善脑梗死病人梗死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组织灌注,尤其对梗死周围组织灌注改善较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NIHSS评分,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