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晴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上海 200433)
现代汉语中“都”是一个总括的典型标记词,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实际运用时的复杂性等因素,它所受到的关注也比较多。“都”的基本、核心语义是总括义,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环境的变化,它在多元、动态、交错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具有语法、语用等多种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对于“都”的讨论,各家持不同的意见:黎锦熙指出“都”是“表统括”的副词[1]162,丁声树认为“都”是表总括的范围副词[2]183,王力认为它是“表全范围”的范围副词[3]133,朱德熙指出“都”是表示“包举”的范围副词[4]196,《现代汉语八百词》把“都”解释为“总括全部”[5]153,准确地揭示了表示总括义的“都”的核心、基本语义。无论是哪种解释,都说明“都”的基本语义是总括,既可以单独使用表示对一定范围内的全部对象的指称,也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与其他词语连用,凸显不同情况下侧重的语义,如表示全指、逐指、任指、比较等。
“都”单用时只表示总括义,通过“都”的使用将指称对象限制于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用于一般陈述也可用于表示疑问。如:
(1)韩家大院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进来了。(周立波《暴风骤雨》)
(2)啥啥都没有,都能补上吗?(周立波《暴风骤雨》)
全指就是对所指对象的全部的指称,是从总体上进行指称,即将“都”所指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不允许割裂为独立的个体。其指称对象可以是可数的也可以是不可数的,常与“所有”“一切”“全”“整”等共现。如:
(3)这戆脾气使他对一切都不肯将就。(柯灵《伟大的寂寞》)
(4)试问,如果人们全都这样,哪还有“良辰美景”呢?(叶圣陶《良辰入奇怀》)
逐指就是把分散的对象总括起来,是与全指相对的形式,它常与“每”“各”等词语连用,也可以用名词、量词的重叠形式作主语或定语。如:
(5)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对话,与前一个故事微笑继续沉默完全相反。(沈从文《水云》)
(6)大队到了前门我们已经会合了辅仁,平大,北大一部……各校都全了。(端木蕻良《记一二·九》)
(7)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明天,我也许会想到更多的谁,人人都与这社会有关系,因为这社会,我更不能忘怀于一切了。(丁玲《风雨中忆萧红》)
任指即所指范围内的任意分子,它可以与“任何”“随意”等连用,也可以与不定疑问代词“谁”“哪”等连用,还可以与“无论”“不论”等关联词语甚至是一组不可逆用的反义词连用。如:
(8)我主张翻过来用,对国人用厚字,事事让步,任何气都受,任何旧账都不算。(李宗吾《厚黑学》)
(9)突然觉得寂寥起来,似乎无论怎样都不好。(叶圣陶《客语》)
(10)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老舍《茶馆》)
(11)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12)只要是聪明通达的人,都可呼之为圣人。(李宗吾《厚黑学》)
(13)什么事也比坐着等老太太睡醒都好一点。(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14)比谁都热心些的样子。(茅盾《子夜》)
总之,“都”的核心语义是总括,总括的对象可以是抽象的、具体的,有空间的、无空间的,可数的、不可数的,都一定是有定范围内的全部对象。无论它所指称的对象是主体还是事物,位置在前还是在后,它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是一种周遍义的总括。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连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侧重不同的语义,如全指、逐指、何指等。
目前学界对“都”大多持“三合一”的观点,即“都”可分化为三种用法:范围副词表示总括,语气副词表示甚至,时间副词表示已经。但“都”的这些用法并非从一开始就有,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从历时角度来看,“都”最初是作名词使用,指有先君宗庙的城邑,后也指人群聚集的地方。后由名词义转化为动词,表示聚集、集中、统一等义;此后意义开始虚化,如“置平淮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史记》)中“都”开始作为状语说明动作“受”的方式。此外,“都护之起,自吉置矣”(《汉书·西域传》)中“都”的用法进一步虚化,已经开始被理解为副词。武振玉指出,颜师古为该句中的“都”作注:“都犹总也,言总护南北之道。”据此推断副词“都”的用法大约产生于东汉[6]32。陈宝勤等也持一致的观点[7]80-83。搜索CCL语料库发现东汉《论衡》中确有此用法。如:
(15)然则凤凰、麒麟都与鸟兽同类。(《论衡·讲瑞》)
(16)儒不能都晓古今,欲各别说其经。(《论衡·谢短》)
例句中“都”的语义无论是前指还是后指,都具有“兼”“并”之意,其所指对象是有定的,而且包含数量关系。这正反映了该时期“都”由动词向副词转变时所具有的语义特点。搜索语料发现,东汉佛经文献中也有同类用法与特点,可见副词“都”是从东汉开始,但用例不多。
副词“都”的用法增多也渐趋复杂是从魏晋六朝开始,这时的“都”既可总括主语所指的事物范围,如例(17);也可总括宾语的所指范围,如例(18);还可表示“全然”等程度义,如例(19)等。
(17)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秦凉,成灭之国也。(《魏书·崔诰传》)
(18)宁都亡诸宝,不失斯珠。(晋《六度集经》)
(19)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世说新语·言语》)
该时期“都”的常用格式为“都+动词+名词”形式。此外还有“都+数量词”的形式,如“此中阿含凡有五诵,都十八品。”(晋·释道慈《中阿含经序》)但此时“都”的出现频率仍很低,可能是与当时表示总括时普遍使用“皆”类形式、表示“全然”义时往往选用“了”有关。
唐代是副词“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用于总括的用例明显增多,基本类型不变,如:
(20)因呼仆秉烛,周视墙壁间,意谓有留题者,而都无所见。(《唐文拾遗》卷四十七)
(21)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杨巨源《答振武李逢吉判官》)
(22)虽凭绣床都不绣,同床绣伴得知无。(白居易《绣妇叹》)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出现了表示“已经”义、强调义的新用法。如:
(23)俭薄身都惯,疏顽性颇宜。(白居易《求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
(24)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韦应物《逢杨开府》)
宋元是副词“都”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不仅使用“都”的频率与日俱增,而且语义、语法也日渐成熟。据统计,《全宋词》中“都”用于表示总括主语所指对象范围的用法已经占全部“都”的六分之五多,占据了绝对优势;在《全宋词》《元散曲》中“都”的使用明显多于“皆”,二者的数量比例明显缩小;在口语化作品中“都”的使用开始超过传统总括的“皆”,奠定了现代汉语“都”的用法。而后,明清时期口语化作品中的副词“都”彻底取代了“皆”,小说类作品中的“都”远高于“皆”,副词“都”迎来了华丽的舞台。总之,从历时角度看,“都”经历了从名词到动词再虚化为范围副词而后到语气副词的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都”的使用频率较高,受到的关注也较多。目前学界对“都”持一种三合一说法,即多数研究者认为“都”具有表示总括、甚至、时间三种意义和用法。
第一种意义和用法:表示总括。
总括,即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的指称,是一种周遍义。尽管对于“都”所总括的是事件本身还是事件的主体、“都”总括的对象是在其前面还是在后面、“都”总括的是怎样范围内的全量问题等还存在诸多讨论,但“都”具有总括义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并接受。对于这些不同的观点及分歧,笔者认为这些与语境的引导紧密相关,不同的语境下“都”的位置、所指及功能都有不同的侧重。
其一,总括全量。
它是对所指对象的周遍性指称,强调无一例外的情况。这类总括是加合后的总括,即它所强调的指称对象是一个整体,是先加合后分配的总括形式,常与“全”“所有”等表示统指的词语连用。如:
(25)全班50位同学都出席了她的生日晚会。
(26)所有人都必须写完这份练习卷。
其二,总括分量。
它是与全量总括相对的,即其所指称的对象是一个个在该语域下具有相同属性的个体,与前面的逐指义相同。它是一种分配后的总括,即强调其指称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先分配后加合的总括形式,它往往与“任何”“每一个”等表示逐指的词语连用。如:
(27)这里的任何角落我都一清二楚。
(28)每种办法都试过了,还是没办法打开这个门。
“都”除了表示总括全部、表示无一例外的周遍义外,现代汉语中还存在其他的总括情况。
其三,总括大量。
它是指“都”总括的是所有对象中的大多数成员,但不是全部成员,存在少数或极个别的例外情况。因此,经常与“除了”“只有”等词语连用,如:
(29)孩子们都去游泳了,只有小明还在教室睡觉。
(30)老师们都放假了,高三班主任除外。
例(29)、例(30)的句中“都”总括的并不是全部的所指对象,也不具备无一例外的周遍性特点,因为还存在个别或极少数的特殊情况,但也可以算作一种总括性的用法。
其四,总括较小量。
这类总括强调“都”所指称的只是指称对象中某一个或较少的某些成员,如:
(31)他找谁帮忙,我都没意见。
(32)只要有人肯帮我,我都能按时完成。
第二种意义和用法:表示甚至。
表示甚至的“都”往往指向极端的情况、概率极低或较低事件,带有出乎意料的韵味,具有强调或强化语气、情感态度的功能。如:
(33)他都不记得你的生日。
(34)她连小学都没读,却会四门语言。
(35)他非常优秀,校长都知道他。
第三种意义和用法:表示时间。
“都”还可以表示一种过去的时间,即“已经”,凸显或强调的是一种过去的情况。
(36)现在都几点了,你还不睡?
(37)都六月了,还这么冷!
对于上述三种“都”的意义和用法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异议,有人认为这些分类较为模糊,也有人认为可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义合并为表示主观语气或态度。这里暂不赘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而是着眼于“都”既可以表示总括义的全称量化义,也可以在特定语境下表示惊讶义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语言信息包括话语已经表达出来的明信息和隐含在话语中的暗信息;在交际活动中,双方都有着各自的主观态度和理解倾向,都通过语用推理形成对对方与现实世界的判断或评估。蒋勇指出:“利用文化或特定语境中现成的语用梯级或构建临时性语用梯级去传递梯级含义是人们进行日常言语交流的一个重要特征。”[8]32说话人、听话人及现实世界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影响着交际活动的展开。
作为总括义的“都”也会在不同限定域和不同映射方式下产生不同的伴随意义。在下面的语境中,“都”既可以表示总括的全称量化义,也能表示超乎预期的惊讶义。如:
(38a)他们都能跑二十公里了。
(38b)他们都能跑二十公里了,真不可思议。
(39a)他都在上海买房子了。
(39b)没想到,他都在上海买房子了。
(38a)在“都”的总括功能下构成一个全称量化的集合,该集合中的任一个或某些成员都无一例外地具有“能跑二十公里”的属性。从信息结构角度看,“都”前面的部分为话题,后面的部分为述题。一般而言,焦点应是述题部分的新消息,那么例(38)中的“二十公里”作为新信息被突出。话语的焦点不再是“都”的总括对象“他们”,而是在“二十公里”。“二十公里”隐含了一个按照长度排列的梯级选项{一公里,两公里,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可将该集合表示标记为(0,20],那么该区间的上限为“二十公里”。在说话人的预设中,该上限实现的难度很大、命题为真的概率极低。因此,在(38b)中“跑二十公里”为真时,违反了说话人原来的低预期,于是具有了超乎意料的惊讶义的表达效果。
例(39a)中的“他”原本是集合{人}中的任一成员,是无定的,具有“在上海买房子”的属性。但表示总括义的“都”指称的对象应是复数的量化,应符合量化域存在的这个基本前提条件,因此该语境下“都”无法继续使用总括义进行表达,只能将背景信息映射到“都”的限定域中。蒋静忠、潘海华指出,根据“都”在语境中是否存在或能推导出量化域有两种不同的使用规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使用顺序[注]“都”引出一个三分结构,由全称量化算子dou、限定部分以及核心部分组成。从句法结构到三分结构的映射由句子结构、焦点以及语境来决定,并遵循以下规则:P1如果“都”左边存在着可以充当量化域的短语,或者可以由焦点、语境等推导出“都”的量化域,就把它映射到限定部分,并把句子的其余部分映射到核心部分;P2如果述题中含有一个对比焦点成分,就把它映射到核心部分,同时把句子的其余部分映射到限定部分。以上规则的使用优先顺序是:P1→P2。[9]45。于是,例(39b)中隐含了说话人的预设:“在上海买房”很难实现,为真的概率极低,进而推知选项“他在上海买房”的命题为真概率很低。当“他在上海买房了”命题为真时,便构成了与推论相矛盾的命题,就可以达到强行撤销说话人预期推断的效果,表达一种出乎意料、匪夷所思的惊讶义。
从信息角度来看,在具体的交际中明信息与暗信息相互补充,在特定语境下共同完成交际活动。倘若在原来的基本信息基础上加入附加信息与预设信息,语义的侧重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冯予力、潘海华指出:“‘都’适应于背景—角度映射的关键在于:‘都’字句信息结构中的述题部分(即‘都’的右边)含有对比焦点。”[10]182-183同时,他们也认为“都”字句的其他位置也可能含有对比焦点,如:
(40)(没想到)班上还有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同学。
Ming Xiang(2008)指出,“都”的使用不仅可以陈述已然的真值事件,还能表达说话人最大量程度的惊讶义,强调一种不可思议、意料之外的意味。[11]239例(40)中的话题是交际双方共知的已然真值事件,即下面所指的“基本信息”;述题部分由指称部分和陈述部分组成,指称部分是“名字”,陈述部分是“不会写(自己名字)”。这样的话语含有对比焦点,可以由说话人明确表达出来的基本信息逐步推导出其他隐含信息(附带信息、预设信息)。简单列出即:
第一步:班上有同学不会写自己名字 (基本信息)
第二步:不会写自己名字有些不寻常 (附带信息)
第三步:写名字和写其他东西比起来是最基本的 (预设信息)
如果“都”是表示总括义的全称量化算子,那么该话语的指称对象是“班上同学”,当然也包括了例外情况(不会写自己名字的同学)。该语境中隐含了一个语用梯级:班上同学的写字水平有不同的梯级,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不会写字的同学”处于该序列的末端,是极量情况。因此,“都”的述题部分含有一个对比,即说话人的预期与现实情况的对比。当例外情况为真时,该命题便与说话人原本的预期相反,形成了主观上的强烈反差,表达一种超乎预期的惊讶义。
崔希亮指出,语用分级可以是自然分级也可以是心理分级,具体情况要视语境而定[12]185-186。蒋严进一步指出:“根据交际关联理论,听者所得的预设应该是尽量相关的,内含的语用分级也应是尽量关联的,具体选择由语用推理来决定。就算是自然分级,末端的确定也可由交际者主观决定,并不一定是自然的起始点或尽头。”[13]45“都”既可表示总括义也可表示惊讶义与其穷尽性和排他性特点有关。下面将尝试结合梯级理论及信息焦点理论对“都”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及其语义进行分析。如:
(41)小学生都知道这道题的答案。
(42)她都能拿到哈佛的offer?
例(41)中焦点算子“都”标记的前面部分是话题“小学生”,后面的信息是“知道这道题的答案”。话题“小学生”会产生一个梯级选项集合,它包括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选项,因此在“都”的穷尽性梯级选项的解读下可以推导出:所有小学生及小学以上教育程度的人都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如果在后面加上“你一个研究生都做不出来”这样与推论相矛盾的命题时,就可以达到强行撤销相关理论的效果,表达一种出乎意料、匪夷所思的惊讶义。例(42)中,“都”后面预设了一个隐含的按照难度顺序排列的梯级选项,这些带有梯级的选项组成一个集合,而“拿到哈佛的offer”是其中一个选项,并且这个选项占据了该梯级集合的上限顶端。根据话题—焦点映射的穷尽性解读可以推断出:“拿到哈佛的offer”是非常困难或者概率极低的。因此,“拿不到或没拿到哈佛的offer”是符合说话人的一般预期的情况。当“拿到哈佛的offer”为真时,就超出了说话人的低预期,进而产生了超乎意料的表示惊讶的语用效果。
卢英顺认为“歧义是语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语义指向上的模糊性,也是造成歧义的原因之一。”[14]23从汉语事实来看,无论是表示总括义的周遍性还是表示强调义或时间义的“都”在语义指向上都会发生歧义,这主要由具体语境所决定。因此,只能说在不同的语境下“都”的语义有不同的侧重。如:
(43)我们这周都用光了一个月的零花钱。
(44)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例(43)、例(44)语境中隐含的暗信息尽管未被提及,但仍能根据已有的明信息补出一个有序的集合。例(43)明信息是这周花钱的量大,但出于某些原因不能用精确的全量信息来表达,只能借隐含的主观量“一个月的零花钱”来表示。例(44)由于语境限定,也不能用全称量化义进行总括,只能借用主观量化原则将其理解为语气程度副词。信息的集合选项以梯级顺序排列,具有上限和下限的选项自然排在了末端,构成了一个相应的语用梯级。当处于梯级末端的情况发生时,就与说话人的预期产生对比,当概率极低的命题为真时,便与说话人的低预期产生反差,进而表达一种超乎预期的惊讶义。
汉语“都”从名词、动词到范围副词再到语气副词,呈现了不断虚化的演变过程。在现代汉语中,“都”的核心、基本意义是表示全称量化的总括义,在实际的话语活动中具有表示总括、甚至和时间三种意义和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侧重不同的语义。因为焦点的变化及话语信息变化的影响,“都”由总括义开始向惊讶义演变。根据交际关联理论及语用环境的相关分析,得出“都”在具有隐含的对比信息时,往往可以补出一个按顺序排列的语用梯级集合,当出于集合上下限末端的选项命题为真时,会与说话人的预设产生对比;当该命题与说话人的预期相悖时,便产生了超乎预期的惊讶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