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乒乓球德国公开赛樊振东失利原因的技战术分析

2019-01-21 06:11李武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樊振东落点使用率

史 婷,程 序,李武勇

在2017年乒乓球德国公开赛男单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全军覆没,几乎全主力出战的中国男乒无一人打进决赛,这令人颇感意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为中国队敲响了警钟,在德国公开赛上樊振东3:4负于奥恰洛夫,有些人把原因归结于对新球的不适应,或是对新底板不适应,但这只应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不是问题的全部。究竟是技术的原因?运动员自身原因?社会影响因素的原因?还是乒乓球队伍建设的原因?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查找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德国公开赛半决赛和巡回赛总决赛樊振东对奥恰洛夫的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的文献资料数篇,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反复观看德国公开赛与总决赛,并对樊振东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比赛录像进行数据统计和整理,分析比赛中各个阶段技术指标使用率和得分率。

1.2.4 三段指标统计法

将两场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并按照三段分析技战术使用特点,详细统计每一板球的技术使用、线路和落点的使用情况,计算方法如下:

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樊振东在比赛中的实力评估

表1 樊振东vs奥恰洛夫比赛三段统计表

在2017德国公开赛与总决赛中,樊振东发抢段得分率分别为62.06%、77.27%,评估结果分别为良与优秀,使用率分别为20.56%、28.2%,相对于总决赛,樊振东的发抢段评估为不及格,不及总决赛的发挥;在接抢段中,樊振东的得分率分别为50%、37.5%。评估结果分别为优秀与及格,接抢段樊振东发挥稳定,也是这两场比赛得分的关键,使用率分别为42.55%、30.76%,表现为下降趋势,评估结果均为优秀;在相持阶段中,樊振东得分率分别为48.07%、59.37%,评估结果为及格与优秀,使用率分别为36.87%、41.02%,均为不及格。

2.2 发抢段的技战术分析

2.2.1 发球技战术分析

乒乓球是一场精细的运动,发球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抢占先机,先发制人。据数据分析,樊振东在德国公开赛中发球直接得分为4分,被攻失分为6分,在总决赛上直接得分为9分,被攻失分为4分,两场比赛中发球的线路直线使用率分别为55.07%、75.6%,斜线使用率分别为44.92%、24.39%,直线使用率高于斜线,发球落点以正手短球和正手半出台为主,说明在德国公开赛上,樊振东发球稳定性较差,发球过于拘谨,线路落点单一。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提高发球的质量,在落点上多些变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2.2.2 第三板技战术分析

在德国公开赛中,樊振东得分率较高的是反手台内拧拉与正手拉弧圈球,得分率为100%和66.66%,爆发力极强的是侧身拉弧圈球与正手发力攻,得分率都为100%,总决赛中正、反手拉弧圈球使用率较高,但得分率较低,分别为25%和16.66%,以进攻性的战术为主,前三板意识较强。第三板球的处理稳定性高于总决赛。进攻路线落点以全台长球为主,采用正手拉弧圈球进攻对方正手位或反拉对方的反手位中路,在总决赛上,樊振东的进攻线路落点较大,调动了对方的步伐,得分率较高。

2.3 接抢段的技战术分析

2.3.1 第二四板技战术分析

接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取胜的第一重要环节。由表二可知,在德国公开赛中,樊振东多采用正、反手拉弧圈球、反手台内拧拉的方式来接球,或用正手摆短的方式来控制球进行下一板的抢拉,但是失误率较高,第四板多用反手拧拉进攻对方的反手位再配合反手快撕,或者在第二板拧拉之后进行连续的进攻,得分率较高,但是在第四板的防守中,脚下以及球拍没压住,防守失误在整场比赛中所占比重最大,在总决赛中第四板失误率相对较低。希望在今后的训练中,对接发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判断来球旋转的能力。

在进攻的落点线路上,樊振东接发球进攻多以对方正手斜线长球为主,落点多在对方中路或中路偏左的位置,但比赛中多数球都是以出界的方式失分,在决赛中进攻线路集中在奥恰洛夫的中路位置,紧逼追身位置,出现了集中的进攻策略,战术发生了变化。

表2 动作分析

2.4 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随着比赛规则的不断改变,单纯的发抢、接抢就得一分的比例越来越少,相持段渐渐成为比赛中制胜的主要阶段。据统计数据知,两场比赛中,樊振东进攻以正、反手拉弧圈球,侧身拉弧圈球和反手快撕为主,但在德国公开赛上以上技术运用的失误率较高,特别是正手拉球与反手快撕的失误率所占比重大,共计12分,进攻线路变化少,无谓失误较多。

2.5 次要原因分析

2.5.1 训练针对性不够

比赛是检验训练的试金石。吴敬平在赛后对这场比赛进行分析:“这次对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樊振东和许昕都是在十六进八的时候,两个人暴露出来的都是训练细节扣得不细的问题。樊振东反手暴露出的问题特别明显,反手第一板上手进攻时没有变化,质量不高,相持中无谓失误特别多,这都反映出平时训练的针对性、对抗性不够,这是失利的原因之一。”

2.5.2 底板更换导致失利

乒乓球底板的更换对于运动员,在关键场次、关键球上的处理上、对板的感觉是有差异的,从心理上、手感上来讲,运动员容易犯嘀咕,樊振东更换底板,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合,因此在德国公开赛上底板的更换对比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

2.5.3 教练员临场指导

教练员的高质量临场指导对比赛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樊振东和奥恰洛夫打的最后一局,就比两点,一是比队员的心态,二是临场指挥。或许奥恰赢球占主场优势。这时候如果智多星在,关键时刻,肯定会出奇招,从势均转为主动,拿下这场比赛。所以教练员的临场指导在比赛中不仅能够鼓舞队员信心倍增,还能在关键时刻帮助运动员反败为胜。

2.5.4 运动员场上心理变化

通过观看比赛,樊振东领先时经常被对手追上或者反超,关键球输多胜少,加上其他队友的相继失利,超出了平常对胜利渴望、考虑的东西太多,心静不下来,在比赛场上处理球不够果断,队伍的信仰、战斗力下降也是导致失利的重要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总结这两场比赛,樊振东的发球直接得分率较低,发球旋转变化较少,路线落点单一,在第三板的处理上不够果断,进攻路线不够明确,没有紧盯奥恰洛夫的漏洞。

3.1.2 樊振东在德国公开赛上的接抢段发失分率较高,接发球失误较多,自身失误较多,进攻线路落点变化少,防守失误所占比重大,无谓失误较多。

3.1.3 樊振东在德国公开赛上正手拉球的失误率较高,击球的线路、落点变化较少。

3.1.4 樊振东失利,不是技战术应用方面的不到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2 建议

3.2.1 在今后的训练中,樊振东应强化发球技术,增加发球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提高发球质量。在处理第三板球时既要积极果断,又要张弛有度,注意第三板球的稳定性和威胁性。

3.2.2 樊振东的针对性训练要加强,提高判断对方发球旋转的能力,注意第二四板的衔接,提高攻防转换能力,在进攻时不要过于激进,板板爆冲,增强拉球的旋转与质量,在进攻的落点变化上要做适当的调整,依据对手的弱点做出相应的变化。

3.2.3 樊振东在相持阶段要主动寻求击球的线路、落点的变化,提高攻防转换的能力。在拉球的过程中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脚下步伐的移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3.2.4 运动员在场上临场发挥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应加强樊振东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猜你喜欢
樊振东落点使用率
对2019年日本公开赛樊振东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世界杯男单决赛樊振东发球轮接发球轮技战术分析
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第30届亚洲杯男单决赛樊振东、林高远技战术对比分析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