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健身活动开展现状探析

2019-11-25 06:56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全民校园

吕 慧

前言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全民健身活动是在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上应运而生的,之前对于健身而言,并没有提出“全民”的建议与口号,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许多人开始选择安逸的生活,对运动开始逐渐疏远,其实,各项运动几乎都可以够培养学生和其他人群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培养其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健身活动也成为了高校落实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途径。

1 全民健身运动与高校校园健身活动

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足球健身运动,同时,社会上的各种健身操和广场舞开始逐渐盛行,尤其是广大的中老年人群开始了广场舞的推广和实践。在学校,我国对于青少年身体各项指标有着数据的记录与监测,但相关检测结果显示,由于许多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的出现,使得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并影响了视力等其他方面的功能。国家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方针,开始逐渐从“阳光体育活动”到“全民健身”有了一系列的号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和社会人群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在高校中开展健身活动是可以让青少年锻炼身体、锻炼心智的体育运动,高校校园健身活动的开展是践行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途径。

2 全民健身运动背景下高校校园健身活动开展现状及分析

2.1 高校学生对校园健身活动的态度

高校是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人才的场所,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应该从自我锻炼身体做起,要保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健康水平,从这一出发点而言,高校是可以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进行督促和检测的,所以,应该从思想上对健身活动重视起来,从各个方面制定严格的执行措施。也要在认识的指导下,在校园健身活动的资金投入、场地建设、学训时间安排、课程设置、竞赛组织等方面予以支持,逐渐形成高校校园健身活动建设系统。从某种意义而言,要想从根本上振兴中国的全民健身活动,就应该从校园健身活动做起,从目前对校园健身活动的态度上看,多数高校都是积极的,但是这种积极的态度却没有转化为真正的落实。

高校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后继人才,其身体健康程度是国家和人们关注的对象,也是为社会服务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从高校学生对于健身运动的态度而言,众多学生对于健身运动的态度是疏于认知的,许多高校学生由于较大的社会压力和学习压力,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有健身意识的学生而言,由于个人爱好的不同,对于健身活动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男生对于健身活动的态度要明显好于女生,而且,男生的健身活动量也比女生的健身活动量大;从喜爱程度而言,男生对于健身活动的喜好程度也高于女生。女生虽然有时候会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也仅仅是健美操或活动量相对较小的活动项目,其实,她们真正参与到健身活动运动中的频次并不理想,高校学生虽然落实了健身活动,但相应的力度应该逐渐适量化。

诸如广场舞和健美操等健身活动是对抗性比较弱,竞争性不明显的运动。在学生的运动中,如果担心一些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会造成学生的身体损伤或意外事故,那么,考虑如何应对学生发生运动意外还可以转变思路,思考可以社会化的健身活动,一年一度的广场舞大赛就是在督促学生健身和社会推广的良好事例。

2.2 高校健身活动教学与竞赛情况

完善的健身活动竞赛体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还可以让高校学生在参赛中交流比赛、训练的经验,从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从高校的教学而言,各个高校对于将健身活动纳入到选修课程之中,进行学分考核等体制是有助于高校对实践课和理论课相结合的。如果高校根据课程建设设置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必将对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是有极大帮助的。从校际竞赛来看,仅仅从健身的角度是无法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的,而更多的是意识的先进与否、落实情况、改进意见等方面的优劣之比。从高校间的互相沟通中,健身活动也可以作为互相学习与融合发展的一种形式,可以融合不同高校的学生对某一项健身活动进行继续改进和社会推广,比如,对广场舞的发展和推广是可以从高校学生开始的,也可以由高校学生带领大家逐渐推行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对于有余力者,还可以通过互相之间的比赛和友谊赛进行必要的沟通,以满足学生的比赛需求。

2.3 高校健身活动运动的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校园健身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开展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健身活动课上,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健身活动训练设备,从而导致其无法进行准确的技能、技术训练;一些爱好健身活动的学生去健身活动场踢球,却苦于场地紧缺,因而只能被迫放弃,或者“转战”其他的非健身活动场地,而这种客观条件上的限制,使得高校对校园健身活动的支持态度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学生开展运动的积极性。

目前,高校中比较多的健身设备是各种球类和跑跳场所,对于一些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而随时调节的健身器械和活动场所是不具有普及性的,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是不足以吸引学生进行健身活动的,如果在高校学生使用率较高的住宅区和教学区设置一定量的健身设施和健身器械,那么,学生对于健身的热情和互相学习的激情将远甚于前。同时,在学校操场的人工草坪或闲置空地上如果能设置一定数量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进行健身,如毽球、太极柔力球、空竹等等运动项目的活动场所,借用这样的项目来获得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或社会人员逐渐参与全民健身,那么,全民健身活动必将在高校学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也必将带动周围的居民进行活动。

2.4 健身活动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如果要将健身活动进行全民推广,那么,必将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或指导员对参与全民健身的人群进行理论的指导。从这个意义而言,重视健身活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也必将成为健身活动的需要,如果能有专业的健身活动教练或社会指导员参与指导,积极引进专业的健身活动训练员,以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加强与校外资源的沟通,即通过开展校际联赛、资源共享、教师交换等互动交流活动,开阔健身活动教师的视野,从而让他们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化水平。

与此同时,还要完善高校校园健身活动社团组织建设,因为,社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如果高校中的社团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和重要的领导、组织功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大量及时的健身活动赛事信息以及体育锻炼知识,对于提高其开展健身活动训练的自主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价值。高校社团还可以对集体性质的健身活动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支持与沟通,以保证其围绕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目的开展活动。

3 结语

高校是学生们进入社会的前一阶段,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知识的地方,也是进行集体活动比较理想的场所,如果能将高校学生的健身活动调动起来,利用高校现有的场所和资源,积极兴建合理的健身器械等,是带动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途径,值得我们进一步考察与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全民校园
全民·爱·阅读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