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的微课程教学语言

2019-01-20 18:32徐奋奋张文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言辞话语教学内容

徐奋奋,张文娟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安徽合肥230022;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微课程是当前使用较广的一种课程形式,一讲长度通常在5~15分钟,多集中在一个知识点,采用文字、动画、语音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现,然后将若干讲综合形成一门课程的主干内容。此种课程形式顺应当下碎片化、移动化趋势,一经推出便风靡教育界,得到广泛使用。但当下关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呈现形式上,对于课程载体的教学语言的研究较少。微课程在空间上通常是学生和教师分离,这种分离将作为载体的教学语言提升到了重要地位。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探讨微课程教学设计中的语言策略,从正反两面指出应避免的误区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提供微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一、微课程教学语言误区

(一)话语抽象

教师通过专业训练,掌握了关于教学内容海量的抽象语义,其中每一个都变成了一个组块,“组块”指将若干单个信息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的信息单位。组块存储在记忆中,可以很快地提取出来,并被一些抽象术语、专有名词包装起来与别人交谈,但是无法跟其他没有掌握这些组块的人成功沟通。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不断调整所讲内容;但在微课程中,缺乏学生的即时反馈,教师只能根据自己对所教授学生的普遍认知水平来决定教学内容。教师由于对所教授课程的专业知识非常熟悉,在授课过程中各种术语、缩略语和技术名词就会自然地说出来,却没有意识到学生对这些术语的了解程度或是初学者对此知识学习的困难程度,这些都影响了微课程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滥用元话语

元话语是关于话语的话语,如“小节”“评述”“讨论”等。一些教师在某讲课程开始时,常用这一讲剩下的内容的详细预告来引导学生,以为是在帮学生,但其实并没什么用,因为在学生还没有接触和了解到这些内容之前,这些词汇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更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长时间停留。

(元话语)这一讲学习语音的三个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元话语)第一个要讨论的主题是专有名词。

(三)使用模糊语言

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喜欢用“几乎”“显然”“比较”“相当”“近乎 ”“部分”“主 要”“大概”“与其”“相 对 而 言”“像是”“这样说吧”“有点儿”“有那么点儿”“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而言”等模糊词语,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表述准确,但正如托马斯和特纳所解释的:“如果准确仅仅是为了准确,那就是迂腐”。未经修饰的形容词或名词通常会被理解为绝对性,一旦加上“非常”极为等强调成分,就把全或无的两分法换成了分等级的刻度尺,这样反而会削弱语言的表现力,影响传达内容的准确性。

(四)话语顺序安排不合理

话语顺序包括三种:一是某讲整个的文本顺序;二是某句话的前后顺序;三是话内词语排列顺序。涉及把头脑中的概念关系顺序转化成说话时的先后顺序、信息的编码和心理事件的先后顺序。“决定一个句子难度的不是其用词的数量,而是其几何结构”。这些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实际讲授过程中,教师却很少精心安排话语顺序。

二、微课程教学语言原则

(一)符号原则

符号是指用一样东西代表另一样东西,而这两样事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Saussure将单一符号(sign)分成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部分。语言是一种符号,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象,所指是符号的意义概念部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关联。人们生活在符号所构建的世界内,常把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我们通过言辞学到的世界叫做“言辞世界”,我们直接感知的或是能由个人经验而直接知道的世界叫做“外向世界”,言辞世界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导我们的生活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外向世界。教师的教学内容代表了在现阶段最大程度反映现实世界的言辞世界。因此,在设计微课内容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语言的性质,微课脚本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内容输出的载体、语言也应尽可能适切,以准确地反映外向世界。

(二)可证实原则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最基本的象征行为就是把教学内容尽可能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一般准确地传达都会遵守下面两条规则:一是它们是可以证实的;二是它们会尽可能地避免做出判断。科学的语言具有最广泛的功用,因为它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外向世界并用来指导人们改造现实的活动。因此,传递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用实践来证实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做出判断,只要我们使用的是日常语言,就没有达到完全公正的可能,即使在极客观的科学语言里,有时也会难办到。如果一定要做出判断,也不要过早判断,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同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会引起各种主观性感觉的字词,并在实际中恰当地使用,以达到尽可能公正的地步。

(三)前象征原则

前象征是指将言辞当成有声音的、表达情感的知识运用。前象征用法与象征系统在语言里同时存在,两者彻底混合形成我们每天所说的话。授课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与学生建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融洽,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接受性越高,教学效果也就越好;融洽关系的建立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教学的前语言。既然话语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关系,因此我们在开始时通常选择对方知道并赞同的话语,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出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此外,由于微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的状态,学生所处的环境通常也不在教室中,缺少课堂的氛围,我们可以统一某门课程的开始上课风格,使用仪式性词句使学生形成对某一套固定的言辞刺激有共同的反应来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这也属于语言的前象征用法。

(四)指示原则

教学不仅传达知识,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还需要学生完成各种指令。首先,指示性是一种广义的用法,凡是想用言语来控制、指导并影响别人未来行动的努力,都可以称为语言的指示性用法。它有两个特点:用言语来推动;谈论的对象是关于未来的事物。因为是谈论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还不存在的事物,指示性言辞的任务通常会或明或暗地指示我们,做某些事情会有某些结果发生,怎样才能使某种如意的事情变为现实,怎样才能避免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每一个用指示性语言作出或明或暗允诺的人,都有道义上的责任——确保有足够的把握不会在他人那里引起无法实现的期望。其次,教师如果想用指示性言语去指示别人,这种言辞必须充分利用语言里的情感性成分,例如有韵味的音调变化、音韵和节奏以及极能感动人的言辞、不断地重复等。如果语言本身的力量不够感人,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就会使用许多非言语的方法来弥补指示性语言的不足,例如图片、视频等。

(五)编码和解码

教学实质上是将教师头脑中的思想通过语言编码传递给学生,再在学生的头脑中解码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具体过程如下:当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时,首先需要将思想与被称为“词语”的一小段声音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发出这个声音,让彼此脑海中一同浮现这个想法。但是只有概念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说出概念的同时,依次点明它们之间逻辑关系的顺序,一串相连的词,组成了短语,然后再嵌入更大的从句,通过词语和短语之间的组合,可以还原说话者头脑中角色之间的关系。接受者则会反向操作。教师只能通过线性顺序来表达句法树,而人类的大脑每次能处理的事很少,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协调词语顺序的两个方面:信息的编码和心理事件的先后顺序。当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的时候,学生处理信息的效果最好。

三、如何解决

(一)善用例子,给出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讲清一些专业术语和推导步骤,否则既会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术语在最开始讲解的时候,要用日常语言表述,并加上解释和举例,一个没有例子的解释几乎等于不解释,需要时可使用两个,因为它们允许读者从不同侧面确定术语的含义。如果是缩写,首次出现的时候也应给出解释,避免出现“配对联结式学习”(paired-associatelearning),即心理学家强迫参与实验者记住随机配对的文字。

(二)平实、自然的语言

教师在授课时,应首先评估学生对相关话题的熟悉程度,以此调整教学语言的专业化程度。一般而言,宁低勿高是明智之选。组块和功能影响着教师的话语,他们习惯用抽象概念来储存和处理他们的思想,渐渐不会用事物本来的名字来称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熟悉的抽象语言一层层剥离,用具体的、描述动作、比较和结果的平常语言去讲授,能使学生更好地记住和理解教学内容,如能让他们形成视觉图像,则所讲述的内容也会更清楚明白。

(三)节俭使用元话语和元概念

富有经验的教师会通过叙述一段逐渐展开的、有真实角色正在做事的情节,清晰明了地展示那些构成主题的事件,将学生的目光聚集于一个施事者:一个主角、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一股驱动力量。施事者推动或刺激某个事物,它就会行动或改变,而非只是说出一个抽象概念,将那些事件都压缩为一个词。

(改前)研究者发现,低酗酒水平的典型人群实际上酒的摄入量是中等的,但高摄入量的酗酒水平较低,比如犹太人。

(改后)研究者发现,那些少见酗酒的群体(例如犹太人),实际上还是适度饮酒,只不过很少有人饮酒过量并变成酒徒。

“水平”“摄入量”都是元概念:关于概念的概念,它们是包装材料,只有把包装砍掉,观察目标才能进入眼帘。“追求的层次”这个词组并没有给“追求”增加更多意义;“减少偏见的转变模式”也绝不比“减少偏见”更高级。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元话语和元概念,使用有表现力的简洁词语。

(四)话语清晰,少用模糊语言

如果是追求表述准确,合适的做法是给陈述加上限制条件,说清在哪些情形下该陈述不成立;还可以用不加缓冲的陈述明确地传达后果的严重性和确定性。不是说好教师从不做缓冲,但缓冲应精心选择,而不是随意加上。

(五)使用人称代词“我”和“你”

人称代词“我”“你”十分有用,可以模拟一场对话,帮助学生记忆,可以使专业术语更易理解。要记住一堆“他”“她”“他们”所代表的角色,需要耗费大量脑力,但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绝不会忘掉自己以及正在说话的对象,试比较:

(改前)如果未清余额全额预付了,未兑现的信贷费用会被返还。

(改后)如果我在到期日之前付全款,你会返还未兑现部分的信贷费用。

联系前文,教学中可以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避免将动词名词化,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六)先主题再评论;先已知再未知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学习的方式是把新信息整合进既有的知识网络。他们不喜欢一个事实突然之间被丢过来,然后一直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直到后文出现一个相关的背景再将其放进去。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提倡先主题再评论;先已知再未知。既符合学生认知顺序,也是构建连贯性的主要元素。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兴事物,顺应了当前移动性和碎片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实际教学效果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广大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应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内容为核心,以语言为载体,以技术为支撑,提升微课程的质量,以期在教学活动中使其作用发挥至最大化。

猜你喜欢
言辞话语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我不想感动对方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古柏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美国人最爱用的个性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