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胜
作为一个较为特殊、微观的教学环境,国内许多学者试图给体育教学环境规定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说法.在诸多观点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们都根据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物质性将体育教学环境分为体育教学硬环境和体育教学软环境两类,硬环境主要指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提供的物质环境,而软环境则主要指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的非物质环境.通常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软环境主要由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以及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关系要素共同组成.
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也是体育教学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体育教学软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是共生共存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自身专业技能、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风格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直观的影响,也就是说体育教师能够通过他们的行为对体育教学软环境产生影响[1].
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是体育教学素质的核心和基础,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教育职业的态度、对教育职业应有的理想,以及他们在教学中的责任心和敬业心等.体育教师只有首先将自身的道德观念、思想素质摆正,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仅仅是一类具备某项体育特长的群体,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新型教育体制下,高校体育教师的文化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现如今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具备体育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体育实践课程的同时,还具备相关的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教育心理学等,在掌握相关的生理解剖知识基础上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2]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与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之一,也是对软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一名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不但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还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并适时地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前文我们分析了体育教学课程中实施者对体育教学软环境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实施对象对体育教学软环境的影响.体育教学的实施对象是高校学生,学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主体,体育教学课程中各种机械设备、教学课件、课程安排都是围绕学生精心设计的,因此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实施中,学生在课堂中会对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体育教学软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软环境就必须注重不同高校学生主体的研究.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灵魂,具备各自的体育传统和体育风气.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一个集体具备良好的传统和风气,那么这个集体必然会有积极的动机和向上的工作表现.经多年的教育分析和实践我们总结出,良好的体育传统和体育风气能够在整个学校范围内产生积极心理氛围.良好的校风和传统能够激发在校教师认真工作态度的源动力,加深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该努力营造各自特有的体育文化传统和风气,打造出教师负责教,学生认真学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成果[3].
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情绪、情感上的共鸣,就形成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想要拥有优良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的体育教师,勤奋认学的在校学生,以及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等都是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体育教学的班级规模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心理学专家分析得出:每个人都有自己可以接受的活动空间,也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范围,如果一个集体人口过多,密度过大,那么个人空间就会遭到侵占,集体内的个人心理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高校应该对班级的规模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现阶段,我国高校规定体育教学课程为小班教学,即每个班级不超过三十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动作和心理,也有精力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讲解和示范.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小班教学课堂是最为合理的,也是体育教学效果最为明显的.
我国有句古话叫作“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只有学生相信他的老师,亲近他的老师,才能够接受他的教育.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们体会到教师更多的爱,同样也会更加地信任他们的老师,学校中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学风气,并决定着学校最终的教学质量.
我们跳出教学论的角度,以信息论的眼光分析高校的体育教学,它其实就是体育教师与高校学生之间信息理解交流的过程,体育教师将自己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接收信息、进行理解并加之以练习.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学校内部信息交流的顺畅程度对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知识.尤其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体育课程中需要讲授的书本概念性的理论知识较少,更多的体育知识需要在师生的语言沟通交流中进行传授,因此语言信息传达的效果决定了体育课程内容是否能够顺利实施.
在我国,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细胞,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除了受到教学内部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学校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优化政策.
(1)优化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对高校时刻进行着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有利的政治环境支持是学校优化体育教育软环境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促进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动力.政治力量对体育软环境的推动促进如果落实到具体方位可以归纳为规定学校的教育方向、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监督学校教学的教学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校能够培养出大量的优质人才.
(2)优化经济环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力量作后盾,结合到高校体育软环境的建设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力的经济力量支持可以提高体育活动的活动质量,可以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可以帮助学生大胆无忧地参加相关体育活动,优化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软环境就要以优化学校所处的经济环境为前提,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学校具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优化文化环境.高校学生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必然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通过学习、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形成自身的体育价值观念.因此优化文化环境对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软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1)革新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是知识的载体,所有知识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转化后传递给学生,因此高校若想真正提升体育教学软环境与教学质量就必须实施教育革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当然我们所指的革新教育理论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是要在新时代的体育教育过程中继承传统教育理念中优良可取的部分,改进固化守旧的部分,创新出科学实效的新型教育理念.
(2)重视校长领导作用.学校一校之长具有双重的身份,他既是一所学校中具备最高领导权与决策权的教师,同时也是其他教师的领导.学校校长的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对整个学校的未来和发展都具有较关键的影响作用,他可以领导一个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以自身的精神和灵魂影响一所学校的风气.学校校长对学校的影响在各个时代都有所体现,尤其在当今科技极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校长个人的领导能力、办学眼光,以及教育理念都对学校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3)优化高校体育教师.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第一传播者,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对学校体育教学软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通过定期培训和委派培养等方式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体育教师的文化知识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而保证高校体育课堂软环境的建设.
(4)优化高校在校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之后逐渐愿意学习、主动学习.高校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维与特性,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或者体育动作进行讲解灌输已经远远不能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因此应该通过不断帮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并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赛事、树立体育偶像,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实现自身的优化.
(5)优化体育传统与风气.由于一个学校的传统与风气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且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信念,因此高校要十分重视学校的体育传统风气的建设.学校学生会可以联合学校体育教学部门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壮大已有的体育教学传统和教学项目,同时开发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外可以以举办高校体育活动的方式,挖掘学校师生的体育潜力,经常与兄弟院校进行体育活动交流探讨,扩大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力.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观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将良好的体育传统与风气形成学校的特点届届相传[4].
(6)优化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体育课堂具有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学生才会更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而教师也能够更有工作热情.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发挥主动性,根据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调整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自信心与成就感,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认真负责又不失亲和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积极回应教师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心得感受.在这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相关教学内容[5].
(7)优化体育教学班级规模.我国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班级规模作了相应的规定,要求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全部实行小班授课.具体实施上学校可以采取男女生分班授课的方式控制人数,同时在分班前进行体能测评,将不同体能的学生分在不同层次的班级里,这样一方面能够合理控制体育班级的教学人数,另一方面能够区分学生的体育基础,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进行差别化授课.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
(8)优化体育教学间的信息交流.最后为了优化高校教学软环境,保证体育教学质量,高校应该对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加以优化,提升校内外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精度,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知有用的信息,学生则要积极地与教师进行学习反馈,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与教师及时交流.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软环境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各高校应该在建设发展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体育教学软环境,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