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反思

2019-01-20 15:20韩建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匠校企培育

韩建平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16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提升消费品质时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这是工匠精神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之中。2017年的两会与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均提到了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说明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教育目标,也为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也是培育其正确职业观的起点之一。目前来看,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经历经济危机后纷纷意识到实体经济对于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在不断推进自身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都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坚持把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塑造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2]。当前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代表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先进技术研发还是优质的产品生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技术型人才作为支撑。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可以说这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提倡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一)提倡工匠精神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额逐年增高,已成为总量排名第一的制造大国。但在第一的背后,产品技术含量低、以资源消耗为主的发展方式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等一直是中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国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此次的美国对华为禁售事件使国人意识到只有掌握行业核心技术与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残酷的国际市场中不受别人的把控。关键在于中国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与一线工人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需要产品输出端的一线的工人们接受工匠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职业情感,以实际行动去提升产品质量,才可以使中国企业真正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二)提倡工匠精神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个性化的需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9元,而到了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822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意味着消费者对于商品品质与个性化内在需要随之增加。“从消费行为来看,自2012年开始,我国已成为最大出境游消费国,海外购物成为一大趋势”[3]。国外的奢侈品免税店里常常能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的中国游客,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电饭煲、马桶盖这些在国内随便一个大型商场内都可以买到的日常消费品,却成了国人境外旅游抢购的网红商品。这些看似平常而使用体验远远优于国内制造的生活商品的流行,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制造业水平与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需求之间的差距,这也是海外购物如此火爆的根本原因。因此,工匠精神的提出迎合了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三)提倡工匠精神有助于人才供给侧的改革

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从过去要求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与技术能力,发展为求职者是否还具备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素质的提升要求人才供给侧的改革,高职院校提倡工匠精神的培育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有利于技术的创新与提升。随着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技术人才必须是具有专业甚至是跨专业知识的高度复合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是提升学生技术能力、创新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其次,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能够在就业后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工作环境与职位要求,可以从容面对在生产流程、技术工艺和知识更迭方面不断变革的挑战,这既符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从字面去理解,工字的本义是工匠的曲尺,而匠字其本意是筐里背着刀斧工具的木工。工匠在《汉典》中的解释为有工艺专长的匠人,而它的现代含义:指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4]工匠精神的解释说法众多,通过阅读文献比较之后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5]。结合传统文化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工匠精神的阐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匠精神体现“德艺兼修”的重要性。纪录片《大国工匠》中,那些工匠们展现出来令人惊叹的技艺,他们身上流露出对于产品、对从事的岗位的敬业精神和态度,也更加令人感动,在提倡立德树人的今天正好与之相对应。高级别的技工并不少见,缺少的是拥有匠心的工匠,凸显了“匠德”的重要性。其次,工匠精神体现着“精益求精”的理想追求。对于技艺的打磨、对于产品的完美追求是工匠们的哲学信仰。精益求精要求高超的技艺,还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将潜能发挥到极致,甚至为了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可以不计成本。德国工人更换井盖的视频受到网友的追捧,彰显了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精益求精”理想追求的可贵之处。最后,工匠精神体现着“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古时的工匠们在一代代的技艺传承中,创造出了大量的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作品,其背后是工匠们对于工艺与技艺不断钻研和改进的结果。考古人员在唐代遗址中发现的纺织碎片,其华美的图案与复杂的纹理即使是当今的科学技术也没法完美复原,足以见得古时纺织工们的技艺之高超。在强调创新引领未来的今天,工匠精神的内涵离不开创新精神。

三、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反思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写到:“要想充分梳理社会科学的有关问题,就必须同时包括各种困扰与议题、人生与历史,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6]。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探析培育工匠精神过程中的困境,需要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作为起点去梳理问题。

(一)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之困境

儒家文化以君子作为个人的道德追求,通过自身修为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种田、冶炼等技艺被儒家视为末流之术,孔子的弟子樊迟请教种田而被他称为小人哉。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对于职业选择的价值判断,从古时对读书做官的推崇到当代公务员与事业编制岗位的火爆,可以说这种思想已经溶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中。由于长期对于体力劳动的轻视,工匠未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亦被视为次等教育。纵览中国历史,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优秀的工匠与工匠精神,工匠的矮化与工匠精神的式微除了文化传统的束缚,还有着传承的断代影响。

(二)工匠精神培育的继承之困境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各国率先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生产力在短短的300年里就超过了之前农业社会的总和。19世纪,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与产品倾销下逐渐土崩瓦解,为寻求自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工业化可以说从开始就是一种被动式的。一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背景下,先是西方的现代化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之后,洋务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学习西学、西艺。在洋务运动中,培养制造业人才学校里的教师是从西方请来的,学习的内容直接移植西方的课程与教材,而本土的拜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工业化生产下的学校培养体系比较中败下阵来。另一方面,处于半殖民地境遇中的中国,其工业化进程被西方模式牢牢掌控,自身现代化的进程被中断,沿袭于农业文明中优秀的手工业体系与自身的工匠精神被排除在主流产业之外,即工匠精神的断代[7]。从古时拥有众多传世之作到今天对于工匠精神的呼唤,如何继承与发扬埋藏于历史尘埃下属于中国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去思考。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方式之困境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拜师制还是欧洲的传统学徒制,他们在授徒方式上基本一致:弟子通常是跟着师傅从基本的内容学起,地点通常在店铺中现场教学,从模仿师傅的动作开始,师傅在一旁观察,然后给予意见。师傅会随时查看弟子的学习进展,或者指出不足,或者传授要领直到学成出师。师傅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向弟子传授一些行业内的准则与职业道德教育。总结其特点为“做中教,做中学”。弟子在日常的劳动中,一方面受师傅言行的熏陶,另一方面磨练技艺,工匠精神随着实践慢慢地内化,最后通过产品或技术创新予以表达。而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教学的主体通常是教师,教学方式是上课为主的知识传授,内容突出专业知识为主,地点大多为教室。在这种学习与操作分离的模式下,学生缺乏在真实情景中实地操作的体验。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重在过程体验与作品呈现的精神理念,必须要通过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经验积累、在真实情景中来感受与认知。可以说,离开实践体验是培养不出真正的工匠精神的。

(四)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之困境

若要工匠精神蔚然成风,需要深厚的文化土壤,还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自从纪录片《大国工匠》热播之后,不少地方兴起“劳动光荣,工匠光荣”的工匠精神学习活动,似乎认为在宣传之下就会有更多人愿意成为工匠,工匠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其实相较于这些“形而上”的工匠精神,当前社会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制度层面的工匠精神,只有在制度保障下工匠精神的弘扬才有现实性和操作性。当一个国家的工匠制度较为完善时,工匠精神就不会仅靠个人的自律,工作将不过是按着规章履行一个工匠应尽的义务[8]。其实纵览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德国的工匠精神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有着曲折漫长的发展历史。由于德国开启工业化时间较晚,缺乏先天技术与人才积累,只能偷师英国,甚至有过将本国的刀具贴上英国品牌的商标然后销往英美等国这样有违商业道德的行为,也为德国的制造业带来了极坏的国际影响。为此,英国在修改《商标法》条款时,特别规定德国的进口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9]。这次带有侮辱性质的举动刺激到了德国政府,为改变德国制造业的形象,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制度严格把关商品质量,制定行业标准,对于职业教育、学徒的培养、工匠的社会保障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才有了后来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

四、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突破路径

工匠精神的培育仅仅依靠高职院校的努力是肯定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通力合作。我们可以从法律制度建设、学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建设、强化校企合作与推进现代学徒制等层面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突破路径。

(一)建立与工匠精神相配套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工匠的权益

为了更好地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健全与工匠精神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框架。当工匠的劳动能够收获足够的收入,工匠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才能改善社会对于体力劳动与职业教育的态度。

首先,要对工匠群体的经济层面给予制度保障。市场经济下,抛开经济基础谈上层建筑,那只会是空中楼阁。改善当前社会对于体力劳动、职业教育的态度,需要从提高工匠群体整体的收入水平做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有技术的工匠得到切实的物质奖励,逐渐形成技术致富的社会风气。工匠群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工匠的社会地位的提高,才有更多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入职业院校。其次,要对工匠群体的安全层面给予制度保障。工匠群体不同于一般职业群体,例如:特高压线路维修等属于高危职业,因而有必要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与保险制度解决工匠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放心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最后,要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给予政策指导。高职教育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现阶段缺少明确的政策支持,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匠精神的教学活动中各自发挥作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关制度,在今后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大程度发挥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从校园文化建设出发,多举措构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从构建校园文化入手,探寻如何继承与发扬工匠精神,将校园文化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来解决工匠精神培育的传承之困。

工匠精神的培育属于德育范畴,可以从构建校园文化出发,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建立大国工匠宣传角、广播古今能工巧匠的事迹与实习教室内张贴工匠人物画像等方式,利用校园内宣传便利的优势,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自豪感与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洛克认为榜样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他教育方式。因此,还可以邀请知名校友、劳动模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入校演讲,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发挥榜样在培育工匠精神中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德育课程在培养工匠精神中的作用,寓工匠精神于德育课程之中。工匠精神可以将其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授课内容与切入点,通过植入到必修课程中宣扬工匠精神,促进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生成与发展。

(三)强化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系统化的学校教育,更需要企业真实环境的熏陶。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校企合作办学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效果总的来说并不理想。在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下,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积极度不高、没能发挥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是其根本原因。因此,首先需要政府尽快出台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各自的职责。在政策的支持下,校企合作才能更加具有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其次,给予企业在税收减免或者财政补贴等优惠待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只有企业自愿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平台在人才培养与毕业生的聘用等方面的作用。

(四)推进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模式,在企业真实环境下培育与发扬工匠精神

通过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模式,解决工匠精神培育的方式之困。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结合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从而发挥各自优点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广泛应用。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学生一边在学校中学习,一边在工作环境下由师傅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中的师傅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的传授者。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有效改变以往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不符等缺点,因此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必要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一方面,需要学校与企业制定完善的合作协议,严格规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出徒标准,保证学徒的实习质量。另一方面,希望企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学徒制,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而不仅仅将学徒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或者为了应付责任。德国、英国这些学徒制较为成功国家的大量例子表明:现代学徒制度下培养的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岗位适应性更好。从长远角度来看,优秀的员工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他的培训支出,也更加符合企业的利益。

猜你喜欢
工匠校企培育
90后大工匠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工匠风采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