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新型高校智库建设

2019-01-20 15:20吴榕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智库管理

吴榕芳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一、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科研创新能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智库正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智力资本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上至中央,下至基层,智库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当前正是举全党、全国之力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更加突出,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如何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进一步打破改革和发展瓶颈,以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求,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都迫切需要更高水平、更强有力的智库支持。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精神。紧接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就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特别提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再次强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些会议精神和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出了总体要求、根本方向和目标。

在众多智库中,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力军和各学科人才聚集的高地,凭借着高层次人才聚集、学科领先且综合性强、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等优势,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高校智库围绕国家需要,建言献策,一批优秀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和政策,使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中指出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要“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国际问题,推进高校智库建设”。2013年5月,刘延东副总理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贡献。2014年2月教育部特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为高校智库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总体的框架要求。可以说,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正顺应深化改革之势进入黄金发展期,新时代正赋予高校智库更为重大的责任、更为艰巨的任务。

二、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特点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发展与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有着密切联系,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特点直接影响着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总体说来,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组织管理结构复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主要采取“高校—研究所(学院)—课题组(教研室)”的科层制组织管理结构,各层级又分别有党群机构、行政机构以及其他附属机构。这种树状直线式结构一方面导致在高校之间、院系之间、研究所之间、科研人员之间很难形成非常畅通的交流机制和合作平台,难以承担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难以产出直接服务社会现实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成果,限制了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的实际贡献。另一方面,组织管理结构庞大又复杂,机构重叠,岗位设置不科学,人员安排不合理,使得课题组负责人行政化倾向突出的问题不可避免。大多数重要课题负责人都是本院系或科研所的负责人,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承担着重要的综合管理任务及社会兼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既影响了课题研究的工作,也影响了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

(二)行政管理权力过大。高校党政分开、去行政化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也说明了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权力依旧过大。虽然相比以前,高校的自主权有所上升,但学术权力依然处于弱势。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的管控并没有减弱,尤其是地方政府,对高校的人事、财政、教学、科研等拥有最终决策权。高校为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求与政府共建,这导致了高校科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倚靠政府资源。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设立,仅仅变成工作流程中的“多一步”,很多科研相关、学术相关事务仍需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很多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同时还承担着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要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弱化了学术委员会设立的意义。

(三)评价激励机制单一。高校现行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都过于单一,并且与教师职称评定、硕博导资格选聘、职务晋升等关乎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事项紧密挂钩,形成一套又一套量化的指标体系。对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的评价,以及科研奖励的分配,往往以科研项目的数量、级别和资金的多寡,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刊物级别,书籍出版的数量和出版社级别,决策咨询被采纳的数量和采纳部门的级别等内容来判定。这样的判定标准虽简单,可操作性强,却极其粗暴和粗糙,没有考虑课题研究的价值,也忽略了研究成果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可以说,目前高校的科研考核评价、科研津贴、科研奖励制度、科研成果转化后的利益分配等制度都存在不利于高校科研发展的因素。利益的驱使和现实的无奈导致科研人员过分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甚至动用各种人情关系以达到获得立项或发表的机会,无法静心做科研,影响了研究创造的积极性。

(四)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责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了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过程管理。对科研项目实施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全过程管理是提高职能部门科研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保证项目完成研究任务、产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国内各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在对学校的各类评估中往往把立项数量、论文著作数量、科研经费额度等作为重要指标,客观上造成了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把项目的申报、立项的审批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获得立项审批,前期开展了很多工作,如召开动员会,邀请专家指导申请书的填写等。而对后续的研发实施管理、成果申报推广管理、档案管理等环节是能省则省。很多项目缺乏全面的中期检查管理,结题验收形式化严重,成果合格与不合格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更谈不上成果转化的跟踪扶持。过程管理不到位,重立项轻结项的局面难以纠正,导致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项目层出不穷,论文著作越来越多却无新意、无影响力,成果转化率依旧不高,众多的成果成为文字垃圾。

(五)经费管理不规范。目前许多高校实行的是大财务管理制度。科研财务被剥离于科研管理之外,归入财务部门管理。科研管理部门侧重对项目的管理,常常忽略了对科研经费具体如何使用的管理,而财务部门只负责日常报账核算,往往忽视了科研的具体实际,搞一刀切。上级管理部门制定新的经费管理制度、办法、条例,仅仅限于文件的上传下达,学习培训会一般只能是省市厅局级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对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和一线科研人员的指导培训几乎没有。科研人员对复杂的财务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办法不了解、不理解,使得科研人员、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之间业务上的矛盾不断。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的预估判断不准确,造成预算不合理,导致弄虚作假的现象频发。

三、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对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影响

新型高校智库的发展重在高校科研实力的提升。而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所呈现出的特点正成为高校科研实力提升的瓶颈,使得高校智库明明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却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管理乱象制约高校智库的运行。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大国转变为强国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到攻坚期,正是需要知识分子全力贡献智慧的时期。高校智库的迅猛发展成为高校知识分子发挥聪明才智、助力国家发展的重要平台。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乱象频发,严重干扰了高校科研的正常秩序,严重制约了高校智库的平稳运行。科研立项不拼实力拼关系,不少课题负责人身兼数职,分身乏术,仍有“熟人”部门送课题、送经费上门,因无暇做科研,只能交给课题组成员,而年轻教师缺少资源,为增加立项筹码,往往借这些课题负责人的名装点门面,获得立项后,课题负责人不用干活也拥有科研经费的使用权,还能获得绩效奖励以及成果所带来的一系列名与利。科研经费管理混乱,有些钱好花,有些钱却难花,经费花不完,被迫去造假,虽然经费管理办法众多,但总有办法打擦边球。审计监管不严,水分多,写个说明打个报告,签个字盖个章,即可解决问题。立项申报高度重视,跑人情跑关系,结项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成果束之高阁,无人问及。可以说,科研乱象散布于科研管理的整个过程,导致科研腐败在整个科研管理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而这些既是新型高校智库正常运行过程中能够避免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型高校智库平稳运行的绊脚石。如果不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这些乱象无法得到有效遏制,高校智库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高校智库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二)协同开放程度制约高校智库的格局。科学研究必须要有大格局,局要大,格要精、细。有大格局,才能有大作为。科研大格局有助于我们更广、更深、更透地认识世界,从而形成更佳、更优的决策和行动来改造世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世界格局的博弈重组,各个层面和不同领域对决策咨询产生了巨大需求,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极其复杂,涉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这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停留于传统的单一的研究方法。高校智库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大格局,全方位协同攻关,才能真正为国家建设发展献计献策。目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高校智库寥寥无几,很多高校智库缺乏开阔的视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没有站在国际的高度,没有瞄准国家的需求,没有守住学术的前沿,没有挖掘地域的特色,局限于自己的一小块天地,很大规模上还是采用单一、静态、封闭的研究模式,因而难以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三)成果转化意识制约高校智库的作用。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到21世纪中叶要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国家为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提高科研水平,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确实产生了众多的科研成果,其中不乏精品,但也存在大量的次品,甚至赝品。科研投入和产出不平衡,科研成果转化利用率低已经成为制约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的瓶颈问题,与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转化率形成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高校智库依靠团队整体智慧为政府部门、经济组织提供优化的研究报告、咨询建议,成为政府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问题时所倚重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推进智库建设,将突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局限,极大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应用。但同时成果转化意识淡薄也将阻碍高校智库发展,严重制约高校智库发挥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成果转化意识淡薄不仅体现在科研一线人员身上,也体现在科研管理人员身上。很多科研一线人员仍然习惯于闭门造车,不重视现实问题,不重视调研实践,导致科学研究脱离现实需要,研究成果无利用价值,创造了许多文字垃圾、数据垃圾。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仍然存在重立项、轻管理,重成果、轻转化的问题。成果转化作为科研管理过程的最后一环,往往成为最薄弱的一环,成果产出后该项目研究即戛然而止,无人过问成果的最终归宿。

(四)人才队伍结构制约高校智库的发展。虽说高校具有人才和学科的天然优势,高校智库的独特性和优势性正体现于此,但科研管理体制的弊端已经影响到了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人才队伍结构失衡的问题,如人才流失严重、学术梯队结构不尽合理、重引进轻培养、年龄断层和学术断层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科带头人年龄偏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年龄偏高,所占结构比例较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后备人选严重不足,尤其缺乏顶尖的科研人才,人才的青黄不接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学科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合理的、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同时,高校智库的定位要求有一支更加专业的管理队伍。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并不高,如科研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分工不明确、专业背景单一不对口,很多人员并非数据分析、统计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员,却又要承担着相关的工作,难以给一线科研人员专业的业务指导,同时科研管理队伍也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经过多年锻炼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往往因轮岗、职务晋升的需要而调离科研管理岗位。智库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在于人、在于科研团队,核心因素出现问题,必然影响整体的持续发展。只有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人事制度改革,才能为高校智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一条坦途。

四、推进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建议

2019年3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坚定不移地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会议强调,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成果导向,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机制,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权。要坚持国家目标导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分类改革,精准施策,加强监管。这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改革思路。加快推进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需要打破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约束,改革创新科研管理体制。

(一)改革组织管理结构,建立学术合作共享中心。新型科研组织不同于行政组织。协同开放的新型科研组织采用网状结构更合理,而行政组织却是树状结构。科研组织结构要求变化快,生命周期较短;行政组织虽然也要求适时变动,但变化较慢,生命周期较长。目前,我国高校“校—院—系(课题组)”形式的科研组织实际上仍是以体现行政职能为主的树状直线式结构,即使是在“院办校”行政权力大幅度下放的改革背景下,其科研管理的权力很大程度上仍然集中于学校的行政管理层面,仍然很难打破学院与学院、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壁垒,很难实现消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学术合作共享中心是改革组织管理结构的一种尝试。在保证中心基本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打通各种行政管理权限的约束,将科研的人事、财务、绩效、成果转化等全部纳入中心业务,对内统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对外能够代表学校开展联络洽谈合作,实现科研队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学术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学术交流合作共享中心应该秉持协同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服务高校科研事业,广纳贤才,不受研究方向、学科类别、院系、地域、年龄等差别,以便能够按需灵活组建各类研究团队,适应各种研究的需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无论是项目还是人才,亦或是成果,放进市场的大池子中,在需求和供应的双向选择刺激下,实现资金、人才、评价的多元化,才能激活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造能力,提升高校科研力。

(二)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创新人才队伍管理理念。当前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以计量评价为主,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在争夺科研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高水平成果的产出,这套科研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国情。无论是传统科研组织还是新型特色智库,人才毋庸置疑都是核心要素、关键要素。只有做好科研人才的工作,才能做好智库的工作。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对科研人才队伍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创新人才队伍管理的理念,进一步改革科研评价激励机制,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智库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高校教师一般可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大类,分类管理是必然。在建立学术合作共享中心的条件下,把教师的科研角色分割出来,人才引进、培养选拔、评价考核、评聘任用、奖励保障等人事工作均由中心管理,教师的科研角色不再具有院、系等二级行政单位的属性,从而打破单位之间的屏障,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针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与激励,应在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的基础上注重对其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成果看质不看量,质量高低不在于其所依托的项目级别的高低,因此首先应该改变对科研项目定级的做法,在评聘选聘考核指标中去除项目级别带来的附加利益。其次,研究成果评价形式应该多样化。根据成果形式的不同实行分类评审,还要考虑各个学科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折算规则。最后,要实行科研人才分类,加强急需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优长学科、交叉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实施高端人才延揽计划和领军人才扶持计划,着力培养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缓解领军人才缺乏的现状。在高度重视中青年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的同时,也不应撇开在学术界已有相当影响力的年长学者,应该继续为这些“超龄”学者创作条件,保护他们的科研、育人的热情,以便他们能够为培养后备力量继续发挥作用,缓解学术断层和人才断层的危机。

(三)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另一关键问题在于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高校科研水平。提高科研水平,新型高校智库才有出路,才能有大作为。因此,除了加强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亦不能忽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要配齐配足科研管理队伍,组建一支专职管理队伍,而不是身兼数职、分身乏术的杂牌队伍。目前高校中承担科研管理的人员中,很大部分都身兼数职,不仅承担着科研管理的任务,还有教学、招生等等各类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管理工作,无暇亦无心深入地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只能扮演一个消息传话筒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必定无法满足新型高校智库的发展要求。因此,建议目前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可以直接入编至学术合作共享中心,方便实行队伍的整体化和规范化管理。其次,在组建一支专职科研管理队伍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业务的专业水平。提高业务专业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对科研相关管理规定的理解和把握。科研管理的业务学习、培训应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同时要延伸至包括科研秘书在内的所有科研管理人员,因为这些人员才是具体管理事务的执行者。目前很多业务培训、学习仅要求省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而省级管理部门很少再组织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这就很难将国家有关部委的会议和文件精神直接传达至基层,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产生很多偏差,这种偏差又往往是很多腐败现象滋生的诱因之一。最后,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要简化程序、优化管理,强调的是在建立完整科研管理信息共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加强科研精细化管理,在全过程管理的基础上抓好关键节点的管理,在赋予项目责任人更多自主管理权的基础上加强科研诚信监督的管理,因此科研管理队伍还应吸纳适量计算机科技、金融财会、法律、统计、审计等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参与到科研管理过程各个环节。

(四)加强校地校企协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反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其成果转化水平低依旧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事业的通病,也是高校智库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高校应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科研模式,加强协同,充分利用政策,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盯紧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求,挖掘地域特色,才能产出有市场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但科研成果要真正转化为产品,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还是意识形态的,都要经历“规划、设计——调研、实验——成果产出——形态加工——包装上市——消费反馈”等数个环节,高校、政府部门、企业等都不可能具有全过程的优势,而是在某些环节上占有优势。高校智库拥有智力优势,政府部门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解决方案的实施者,企业则占有资金和市场资源的绝对优势,因此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必须扬长避短,提高协同开放程度,加强协同合作、协同攻坚。一方面,高校可以选派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做访问学者或做合作研究,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还可以选送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到地方政府部门、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扶持和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开拓创新的科研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密切合作,例如共建创业基地、工作室(坊)、研发中心、实验室等,高校提供人才支持,企业提供资金和生产支持。高校还可以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分析师、培训师等人才参与教学和科研。深化改革高校科研体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应用为目标,扩大校企校地协同开放程度,才能激发高校科研活力,这也是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重视科研成果普及,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营造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氛围,要积极鼓励和培养全民创新创造热情,尤其是各界青年和各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因此,在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科研成果普及教育,把晦涩难懂的科研成果变以生动活泼、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形式,有系统、有规律地介绍给广大群众,使他们在认识、了解并享受这些科研成果的同时,逐步激发起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逐步培养起创新创造意识。高校集中了大批科研人才,又有广大青年学生群体,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最佳阵地。高校要改变自我封闭、各自为阵的科研模式,进一步探索更加开放的科研管理体制,要鼓励科研人员带着已有成果,走出研究所、实验室,走进学生群体,走进普通百姓,走进社会基层,在各式各样的互动当中,拓宽思路,汲取智慧,产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青年、群众亦将受益良多。可以说,重视科普教育,坚持长期做好科普教育,能够为高校科研人员、为高校智库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和资源。一方面能够激发和锻炼科研人员更多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从而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实现自我突破和跨越性发展。

猜你喜欢
智库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民居智库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联合国期待与各国智库通力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