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教育路径

2019-01-20 15:2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圈层社交思政

杨 波

(韶关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让整个SNS领域的形态已然有了多样化、多类型的变化。社交平台有着强联系、弱联系等特性之分,网络社交态势也更为趋向从范围、从层级等发展模式上呈现多样化的延伸。新媒体平台社交的影响力仍旧巨大,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网络社交运用最为活跃的群体,“圈层化”的表现也愈加明显。要让网络思政发挥育人的作用,就必须深刻把握网络发展方向和新媒体的脉络。

一、网络社交“圈层化”的表现

在网络社交互动与行为中,大学生即便面对着多元、多样的选择,一般也会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建立或加入与之相似及趋向匹配的网络社群。在主流网络社交平台,例如微信,群内的人员是需要通过实名认证注册并有专属的社交ID,一方面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匿名带来的潜在网络交互风险。但在交往方式上,用户的网络社交选择会基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及自身网络需求,每个个体都可以变成信息源和话语主体,在同一平台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同时存在于多个类别的“圈子”中。无论是现实社交还是网络社交,监管与引导纠正并不都能面面顾及,网络社交圈内成员关系亲疏、兴趣趋同以及交流频次的不同,会让网络社交圈首先分化为不同级别的交往层次,越往“圈内”走,信息过滤越主观,网络社交圈呈现的层级隐密性就越强。

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络使用比重较大和活跃的群体,在“圈层化”的表现上更具有代表性。“圈层化”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由于信息获取定制化、个人社交圈子化、交互关系层级化而形成的一种只在自己的特定圈层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现象和趋势[1]。大学生特有的群体属性与自我个性,以致主客体的接纳融入——只有与“我”关系较为密切的才能跻身到核心圈层。“圈层化”原本是网络中一个或多个信息以层级式交互、共享的现象,是现代网络特性的一种体现。但如果交互渠道不畅、沟通受阻,就会使得信息共享与话语交流无法精准传达甚至是偏向极端。网络圈层信息传递呈现独立、封闭以及快捷的通信特征,为传播一些负面新闻和有害信息提供了庇护,负面及有害信息一旦被利用,就会滋生不确定的结果。例如,个体如果缺乏对某个政策细节或者是某个时政热点的深刻理解和解读,却对政策形成及实施前后产生了鲜明片面的自我观点或判断,抑或是产生舆论偏向,就可能既带来个人臆断,也可能会使思维认识极端化,在圈子中带来“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

二、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的隐患

在圈层化形成过程中形成不同深度的圈形层级,就会产生由内致外的信息屏障,这就极有可能会使原本正常的信息交互出现异常。一方面,圈层化社交活动圈的“封闭性”给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让大学生自我感觉能适度地释放自己的个性,得到“圈内认同”,并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展示“真实自我”。如今,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获得友谊、价值认同、情感归属和支持的重要场所,他们情感表达、情绪宣泄、观点表述等之类,在网络社交中的“自我释放”尽显无遗。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社交“圈层化”相对稳定与隐秘的特点,通常又可以较为真实自然地反映大学生某段时期思想状况,是大学生网络社交状态的重要体现。教育工作者若能及时了解当时情况并对于状况发展和变化都有相当的参与性,对于高校的网络思政工作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封闭性的层级特性让高校教育工作者无法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信息监测的盲点,不可能及时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导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在同一频率,造成大学生个人在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上出现偏差,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因此,网络社交“圈层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主客体之间话语互动的机会,降低了互动频率,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也极大可能造成因为无法及时准确地研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情况,错过危机管理的重要节点,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教育路径

(一)积极打破信息层级障碍

在网络不断更新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形势的变化,深入探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和内容,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来增强工作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目前,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人选择能力的削弱。沉默的螺旋形式造成主流语音无法准确传达,进一步诱发网络技术障碍使得更难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2]。因此,要探索整合与建立主流网络,及时维护网络政治安全,共同创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要主动融入,强化“互联网+思政”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加强与大学生“圈层”的融入和互动,和大学生在网络通道上建立联系,使大学生在自觉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以大学生之间的同学之情、朋友之情为桥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力量,主动深入到大学生社交圈子里;落实平等对话机制,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对于一些敏感而热门的话题,如网络欺诈和国际安全形势,教育工作者应注意抓住时机,能够在第一时间引导,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悖论转移到可控的话题圈。注意网络问题的针对性疏导,同时在关键节点要发力造势,真正做到“用心、知心、交心”,并能“进得了圈子,说得上话”,避免成为圈子里的局外人,打破层级信息的障碍。

(二)及时干预,避免造成“群体极化”

在很多领域,人们都会在对一些热点、议题一知半解之后产生强烈的情绪化的判断,而这种情绪化的判断特别容易因为群体的圈层化而难以听取圈层外的信息,进而形成某种极端的群体思维。在社交媒体时代,学生缺乏对事实真相的了解,缺乏对主流平台的关注,反而让某些狭隘的社交媒体成为了圈层化的助推器,这会把一些群体思维推向极致,加剧了隔阂,阻碍了交流。当前,“双微一抖”已经成为主要平台,网络媒介中的多元信息供给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信息资源,满足他们的求知和发展需要,也迎合了大学生的娱乐和社交需求。由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不足,他们更倾向于泛娱乐化的信息,而对思想观念、法律法规、道德观念等主流意识形态认识表浅,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传达中断,无法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干预和积极引导。

网络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信息交换方式的巨大变化。在群体思维相近与价值观趋同的圈层环境“滋养”下,内部推崇和认可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加强,甚至变得更加极端。圈子的形成必须归因于对圈层人员的崇拜或对某一观点的认可。因此,基于网络“圈层化”背景下呈现的态势,为了防止被边缘化,势必要树立互联网上的话语权和意见的主导地位。“意见领袖”与“朋辈精英”是网络话语权力和意见主导的载体,具有一定的信息洞察力、分析能力、敏感性和吸引力。在网络生活中,意见领袖往往是议题设置与话题推动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容小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交圈子中的群体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注重构建朋辈精英圈层,及时发挥网络思政的作用。朋辈圈层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活动圈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发挥“首因效应”,利用朋辈中精英和“意见领袖”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引领,传递正能量,及时纠偏不良苗头。尤为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意见领袖不仅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落实“全育人”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培养他们成为懂法律、善于管理和表达自我的安全教育帮手;加强对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增强意见领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识与有效推进。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正确引导和及时引导,传播社会的积极力量。培养和发挥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主动适应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常态,积极占据网络思想的制高点;发挥个人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深度交流,实现社交媒体中师生的互联互通,融入大学生社交圈。让一线思政工作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圈内”人和“把关人”,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真正的领路人。

(三)整合平台,推动网络思政育人

高校网络平台是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加强以及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已不断增强,在网络清朗空间中积极开荒扩土,不断延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深度,赢得大学生的青睐。网络思政育人,要提高高校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加强校院各级团学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的引导与监管,主动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重任,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快捷、范围广、互动畅通等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理论学习等有效宣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以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声,注重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强化意识形态分析和研判,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当前,网络思政平台形式内容不断增强,但未形成整体的育人合力,较难保证与大学生“同频共振”。因此,要想吸引大学生对校园网络平台的“眼球”,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丰富内容供给,拓展社群,提升平台体验,再造以高校网络平台为中心的新圈层,拓宽学生的认知边界,发挥高校网络平台的教育功效。打通不同文化圈层壁垒,回应他们的现实利益诉求,立行立改,搭建互联互通的交互渠道,再造开放、兼容、综合的新圈层,吸引大学生主动链接与积极回应,增加新圈层的吸引力,营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习总书记曾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3]。因此,高校阵地实现网络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交流的深层耦合,实现传统思想教育载体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化,实现向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相结合,就要发挥校园主流舆论领域的教育引导等功能,就要形成集中、系统、实效性强的校园媒体宣传工作模式,就要培育院校多级具有“共建共享”特色的新媒体载体,打造和推出核心的新媒体校园品牌集群。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态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的“声音”能否进入圈子并得到合理有效传播的挑战,是做好网络思政阵地的一个重要体现。网络思政工作,要防止负面新闻的影响扩大到不至于难以控制,要预防严重危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安全及破坏高校的和谐稳定的因素。同时,虚拟的新媒体所塑造的圈层的边界已经日益强韧,需要借用外力及时干预,避免造成“群体极化”,这更需要大学生由内向外地“摆脱”对新媒体虚拟空间的过分依赖,避免沉溺网络。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影响,推动大学生学习去看到真实的世界和世界的真实,建立一个跳出自己感知的底线,学会倾听并关注他人,筑牢话语底线。

猜你喜欢
圈层社交思政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社交距离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思政课“需求侧”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