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众化:和合文化的发展路径探析*

2019-01-20 12:25胡晓鹤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

胡晓鹤

(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一、和合文化的内涵和实质

(一)和合文化是一种辩证的世界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合文化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观点。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的观点,“冲气”是指对万物的调控,“和”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以为和”指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两方面对立统一的结果,意即自然所蕴涵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和”,把“和”作为宇宙万物存在的本质和运行基础,“和是万物得以生生日新的载体和根据”[2]。《孟子·梁惠王上》中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5,明确阐释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庄子在《天道》篇中提出了“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4],指出明白天地之德,不违背自然之道,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得到“天乐”,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顺应民心,自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就会得到“人乐”。“和合”不否认对立,承认矛盾的存在,强调在矛盾中寻求“和”,在矛盾中发现不同事物的相承与相继性,要求人们用“合”这一手段协调和统一事物的多样性,从而达到“和实生物”的目的。

(二)和合文化是一种理想的价值取向。《论语·公冶长》中载:“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从孔子与子路对话中不仅可以看出孔子的个人志向和修养目标,还能看到儒家对统治阶级的具体要求,即施“仁政”、求“仁信”、得“和合”。在人伦关系上,《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16,要求以己之感受推及他人,从而实现群我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目标,其实质仍旧是“和”“合”。西汉戴圣在《礼记·礼运》中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是对这一目标的进一步诠释。《尚书·尧典》中有“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6]之论,旨在通过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指出一个社会若想出现太平盛世,需要人人修德,友好相处,家庭保持和睦,国家协调和顺,“协和万邦”的理念第一次被表述出来,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一种价值追求,他们终其一生所要实现的,就是理想中的“和合”之境。

(三)和合文化是一种合理的方法论。在《论语·子路》中,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302。意即君子可以与周遭保持和谐融洽的状态,但对待事物又有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能与他人保持一致,但做不到真正的和谐贯通。这一观点,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即通过个体之间的互济互补,形成融合统一、步调和谐的局面。在《管子》集校中,管子指出:“蓄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7]”,认为蓄养道德是教化万民的基础,能做到这一点,则人民就会“和合”,“和合”就能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儒道等家所倡导的“和”“合”,不仅只是一种价值追求,还蕴涵着处世的策略和方法,即通过一定的方式,积极寻求解决问题与矛盾的途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国家之间的“和合相映”,在沟通和互动中形成共赢的结果,以促进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和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大显学互补为内核的一种文明形态,儒家的思想体系贵“和”尚“中”,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和”视作万物生发有序的基础,并强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8],充分肯定了“和”这一思想的根本地位。道家所崇尚的则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把这一哲学命题作为生命个体精神追求的极致,由此得出了最理想的“真人”人格模式,要求以“贵生保真”“少私寡欲”等原则处理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存在状态。由此不难看出,脱胎于“儒”“道”思想体系的“和合”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还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

(二)和合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确立了行为规范。在中国数千年的社会文明发展史中,“儒家”思想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基于这一思想体系所确立的道德观念、伦理学说等,无一不是以“政通人和”“和合之境”为目标的,正是这一思想体系,加快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在个体行为上,先贤们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要求人们以一己之力,由小及大,实现“家、国、天下”和“自身”的和平与安宁;在伦理准则上,强调以“天、地、君、亲、师”为纲维护人伦之道,缓解社会矛盾,以致“合群济众”“国泰民安”;在道德观念上,提倡“仁、义、礼、智、信”,强调“仁”“恕”等宽容态度,重视契约精神和礼节规范。由此可以看出,“和合”既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手段,不仅为人们树立了一种志向和理想,也为实现这种志向和理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所说的:“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9]

(三)和合文化是中国哲学的最高精神追求。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不管是阐述个体者的修为和志向,还是论证贤达们的治国理政策略,无不贯穿着“和合”这一理念,“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一种人文精神。不管是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爱有等差”观念,还是政治层面上的“宗法等级”观念,或者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协和万邦”观念,都辉映着和合文化的影子。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墨家,虽然在学术思想、行为模式等方面与儒家和道家大有不同,但其代表人物墨子在《兼爱》中所勾画的“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盛世,其实质仍是一种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和合”之景。可以说,“和合”理念贯穿了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全过程,在各代名家先贤的思想中都能看到其影子,是中国哲学的最高精神追求。

三、大众化背景下和合文化发展路径

(一)要发挥政府在和合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合文化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其主要供给者是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发挥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内容,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和合文化的巨大需求。要深入挖掘和合文化的内涵,凝练和合文化精神,明确和合文化的范畴和属性,结合国情、社情开展宣传活动,为和合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制定和合文化发展规划,主动做好“结合”文章,将和合文化有机融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制建设、价值体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增强和合文化的发展活力,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要重视和合文化的专业教育工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强化人才储备,为和合文化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条件。要完善和合文化发展制度,出台相关文化促进政策,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到和合文化建设中来,为和合文化的发展壮大提供制度保障。总之,和合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性和“有用性”一目了然,政府相关部门有责任将之发扬光大,有义务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文化保障。

(二)要打造新型的和合文化传播平台。和合文化的发展创新依赖于其传播范围和公众的接受度,只有有效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平台,尽力扩大和合文化的公众知晓度,才能激发和合文化的发展活力,才能形成广泛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要重视民间传播,加强和合文化的群众基础建设。和合文化所倡导的“和美”“和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理念,社会认可度较高,代表了人们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民众对“和合”文化的渴求引领到自然传播上来,努力扩大和合文化的群众基础,增强其传播广度和深度。科技进步导致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更迭和创新,微信、贴吧、网络聊天群等新型传播媒介层出不穷,要提高人们对新媒介的传播参与意识,坚持与时俱进,主动使用新的传播手段,将和合文化推向大众,扩大受众群体,增强文化共识。要重视市场化传播,和合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成语大会”“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国学”类文化节目的开展,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国学热”,要合理把握这一契机,将和合文化推向市场,通过“文化节”“文化旅游年”等方式,完善和合文化市场及准入制度,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和合文化的传播。

(三)要开展和合文化建设试点。“天台山”文化被确认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为开展和合文化建设试点创造了条件。地方文化部门要从宏观出发,编制相关规划,强化行业指导,扛起和合文化创新发展的大旗。高校、社科等部门,要紧贴和合文化这一课题,加强学术研究,从文化流源、发展演变、文化效应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和合文化成果工程,为试点工作提供学术支持和人才支撑。旅游部门要重视和合文化在区域旅游资源中的独特作用,以“文化旅游”“文化溯源”“健康养生”等为切入点,创建和合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天台山和合文化的知名度和社会效益。教育部门要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编制有关和合文化教育读本,普及和合文化知识,保证和合文化后继有人。群艺部门要重视民间文化人的发掘和培养工作,及时收集整理相关知识,建立文化档案,申领“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和合文化顺利传承,防止出现“文化断代”现象。总之,开展和合文化建设试点,不仅有利于和合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播,还能提升地区文化的知名度,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四)要建立和合文化创新发展长效管理机制。只有从规划、制度、人员、考核等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才能保持“和合”文化具有持久的创造力和生命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从政府、民间两个方面出发,将公众力量与政府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作用到和合文化的创新发展上来,两种力量同等重要,不能偏颇,更不能顾此失彼。政府部门要强化机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和机制的约束功能和激励功能,将各种资源吸引到和合文化建设上来,为和合文化的创新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民间需要强化“角色”扮演,文化协会、文化公司、旅游公司等部门,要明确自己在和合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角色,避免“缺位”“越位”和“错位”,各司其职,依据政府要求,唱好和合文化这台大戏。公众作为民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和合文化的发展者和创造者,也是和合文化的需求者,因此,公众要从切身经验和体会出发,主动融入到和合文化建设中来。对“和合”文化中的消极部分,要从人民群众的视角出发,及时予以剔除;对其中的积极部分,要主动完善,大力弘扬,不断促进和合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四、结 语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对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战略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搭准时代脉搏,用“和合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使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融相通,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提高其理论成果转化能力,为推动和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和合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充分利用浙江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这一优势,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和合”理念惠及更多的民众和地区,让和合文化成为崛起中的中华民族鲜明的时代表达。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