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探究

2019-01-20 12:13王盼盼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老年人

王盼盼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我国老龄化继续呈上升趋势。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指出“我国即将进入急速人口老龄化阶段(2022年-2036年),届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至4.23亿,老龄化水平增至29.1%”。一直以来,我国形成的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随着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赡养负担不断加重。另外,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生理上器官退化加速,患病频率增高,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对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形势下,社会养老就成为老年人的另一重要选择,因此对社会养老的需求增多,对其要求不断提高。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模式

医养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同时也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医养结合的核心在于“养”,“医”是保障,实质上是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提高和完善。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我国首个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医养结合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之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相继颁布多个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支持性文件。

根据实践情况来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整合照料、联合运行和支撑辐射。一是整合照料型。具有利用闲置资源、减少医院“压床”、工作效率高等优势。但实际上大型医院原本经济效益就很好,医院的床位供应紧张,因此其开设养老服务动力不足。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本就因资源少、专业人才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而经济效益不好,因此增加养老或医疗服务的主动性较差。二是联合运行型。通过养老和医疗双方的合作协议,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省社会成本。但是中小型养老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各自资源和能力有限,很难达成合作,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更是不易。三是支撑辐射型。将医疗养老资源延伸至社区甚至家庭的服务模式,这是比较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一种模式,也是各地重点发展的方向。但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功能不足是发展医养结合的主要瓶颈,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化功能。

二、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

(一)应对农村老龄化

据老龄办测算,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在2034年将至1.71亿,达到峰值。而我国整体人口老龄化峰值是在2054年,这意味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将比全国提前20年达到最高值,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城镇。老年人无论是身体机能方面还是心理承受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脆弱,因此老年人往往属于疾病高发人群,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很大。根据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在各项失能类型中,农村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均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不断上升,且农村老年人的需求比例高于城镇。

(二)传统养老功能弱化

在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是依靠儿女赡养及土地保障解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目前这两种传统养老方式,保障能力明显不足。首先,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出现了很多留守老人和儿童,使农村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失去了依托。其次,土地保障能力减弱。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仅依靠土地收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常消费的需求。因此,土地对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无法满足新时代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养老、医疗、护理、精神关怀等方面,正是老年人养老所需。

(三)缩小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差距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重心在城镇,城乡二元化处处可见,这也就导致农村各方面与城镇的发展有明显差距。比如,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总体数量少且不全面,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我国城乡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差距。农村的养老、医疗等各项资源比较紧缺和落后,与城镇形式多样、资源相对丰富、发展速度快的养老服务业不能相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需要重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从维护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养老权益方面考虑,也应提高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和质量水平,所以农村地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很有必要。

三、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阻力

(一)传统思想仍居于主位

一方面是农村固有的“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熟悉的生活区域,由家人照顾,这是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养老方式。况且在农村地区还存在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之类的场所会被认为不孝的现象,而有部分人则会考虑经济成本,送机构养老或是其他需要交费的养老方式都会增加家庭支出,如果选择在家里养老还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基于此也不愿改变现有的养老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并没有在农村普及和深入发展,居民对此知之甚少。再加上老年人传统思想较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所以对医养结合的接受进度也会比较慢。

(二)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主体的成本增加

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因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提供更全面、高层次、更专业的服务,其收费标准会较高。这就可能与失能半失能、残疾、患病、高龄等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不符。根据实践地区的探索情况,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一般是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两到三倍,高中档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会更高。对于转型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机构来说,因层次升高,需要增加服务设备、资源引进等,提高了运营成本。再考虑农村地区的居住分布、基础设施现状、居民消费能力等,对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没有保障,导致农村地区的医疗及养老机构迟迟不愿转型。

(三)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技术专业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农村地区则更是供应不足。根据大部分农村地区现有的设施条件,并不能满足医养结合发展的条件。卫生医疗机构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及村子里的诊所,缺少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和完备的医疗器械。养老机构设施陈旧,缺乏专业的护理服务人员,且其流动性较高,服务人员的工作资质和工作质量更是没有保障。本地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又对外来人才没有吸引力,这就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以及农村地区整个的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很大的阻力。

(四)相关资源基础相对薄弱

不管发展何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都需要相关资源的支撑,促进其发展。但是农村地区的现有资源基础非常贫乏,比如主要医疗资源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子里的诊所,因其技术水平有限、专业服务人员少、设施不完善等,发展严重受限制。养老资源以小规模、互助型的机构居多,而且主要提供低层次的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这说明农村的医疗养老资源基础是缺乏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能力,更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和提升。

四、促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建议

(一)增强农村居民对医养结合的认可

推进农村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首先要做到居民对医养结合的认可。基层政府和村委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宣传,比如开展免费健康养老讲座、咨询等服务,普及健康养老观念等。还可以采取实地体验的方式,通过组织老年人到医养结合型服务机构参观,让老年人了解其设施布局、服务内容、服务环境等,切实感受新型养老服务,并把老年人最关注的的收费标准进行说明和公示等。发展新时代、新观念的健康养老方式,需要积极宣传、推广,以此增强农村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认知及认同。

(二)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对于转型为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政府要有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供优惠措施,比如购买设备、人才引进等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方位增加投资渠道,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于服务对象农村老年人,适当对农村地区的医养结合型服务机构放宽医疗保险报销条件,减轻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负担。在农村地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充分结合农村的现实状况,不能照搬城市。应结合农村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居住的分散性等各种因素,探索适应当地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式。

(三)加强人才培养并鼓励入乡村服务

面临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一是要通过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增强校企合作、提高职业福利待遇等多种方式增加专业人才数量;二是积极鼓励这些人才到乡村服务,比如提高福利、补助政策、免费专业培训、建设城乡之间医疗护理人才等流动机制。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参与。不但要使人才下沉到农村地区,还应完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人才管理制度。目前城市已有这方面的探索,可以根据城市的发展经验,建立农村适用的人才管理制度。

(四)完善顶层设计和设施建设

完善养老、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如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利用政策导向,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和养老资源投资,并促进两者资源之间的有效对接,提升农村地区医养结合型服务机构的水平。并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农村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等,方便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管理。另一方面,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支持鼓励各民办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给予在土地使用年限、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多种力量建设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