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杰,武娜娜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志愿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也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强化高校实践育人环节。志愿服务作为高校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在塑造青年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自我能力、弘扬志愿精神、感悟生命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标准。根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纲要(2013-2020年)》中明确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都秉承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服务理念,青年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发扬任劳任怨精神,切实做到奉献自我,为人民服务。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载体,旨在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志愿活动所呈现的良好氛围中,重新审视对社会生活的道德认知,补充、更新自我道德认知体系,培养完善的道德品质,不断完善自我。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志愿者们在同社会各界志愿者们团结合作中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地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自我实践能力和在专业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们全面培养各种能力,尤其是团队能力、社交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地将服务他人与提升自身道德品质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需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这充分体现了志愿服务在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由于其实践性、教育性、价值性的特征,为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动力与支持。
志愿服务在本质上是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是引人向善的活动。在志愿服务基础上所凝练的志愿精神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推崇的精神目标。志愿服务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热情,促使青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志愿活动中,为实现集体荣誉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就是凝聚全民族理想信念的支柱,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志愿精神,树立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的服务意识,以自身的行动引领社会风尚,实现志愿服务全面认同。
根据新闻的报道,很多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方面的不如意,过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每当听闻这种消息,不禁感叹,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未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性、公益性的特殊教育活动,所体现的生命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地震救灾、医院服务等感悟生命的脆弱,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珍惜生命。志愿服务作为特殊的生命教育活动,深化了大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在人生的道路上探究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志愿活动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对生命价值观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在补充、完善已形成的人生观。志愿活动教会大学生志愿者们努力当下,合理提高自我的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对待志愿服务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志愿服务育人效果。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存在理解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参与动机功利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从利己角度出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仅仅理解为评奖评优的标准之一。第二,志愿服务队伍不稳定。通过调查发现,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二年级,而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业和就业的压力而自动离开志愿服务队伍。在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中只有较少数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第三,志愿服务存在专业局限。例如,一些抗洪抢险、地震、支教等服务活动对于一些没有进行专业学习培训的学生而言存在一些困难。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人、财、物的有力支持。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培训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和评估奖励机制保障不健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培训机制存在问题。各高校团委在招募志愿者之后,往往很少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一般而言,高校所进行的培训只是一般化的培训,并未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第二,志愿服务经费保障不到位。经费的充足保障是志愿服务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学生们和教师们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经费保障问题。可见,经费保障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第三,评估奖励机制存在问题。部分高校对于志愿服务团队的评估奖励往往局限于物质奖励,这使得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目的功利化和敷衍化;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团队的奖励往往局限于精神奖励,这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永久活力。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志愿服务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
“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各高校的积极努力。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支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大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好沟通联络作用,积极促进形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在实践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需要志愿服务教育合力。但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服务教育合力机制尚未完全构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潜在志愿者人数较多,招聘人数较少。高校在招募志愿者时存在一定的人数限制,致使大部分学生被拒,失去自我锻炼、服务社会的机会。第二,社会所提供志愿服务平台较少不足以满足青年学生们的需要。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殊性,致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种类较少。例如,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扶贫助困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活动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服务范围;企业所提供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招聘人数还是比较少的。
组织管理是一切活动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才能长久进行。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第一,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选拔、培训机制。志愿服务前期宣传阶段,高校需要充分利用校内网站和共青团微信公众号,达到前期宣传效果,实现志愿服务消息畅通。选拔阶段,高校需要充分考虑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和大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时间等因素,尽可能放宽志愿者人数限制,为大学生提供自我锻炼、服务社会的平台。在完成前期招聘之后,高校要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从而发挥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第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充足的经费保障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也是志愿服务稳定化的基础。高校需要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管理机制,做到合理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此外,高校可以引进社会资金,成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切实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序进行。第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评估机制,实现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机制主要是从志愿者能力的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对于志愿者能力的评估主要是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能力、理想信念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展开评估,以服务对象所发生的改变为基础,考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高校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第一,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基地建设可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园区,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长期性活动同样需要固定的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校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提升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效果的接受程度,实现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模式化和项目化。第二,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志愿信息畅通。高校开设志愿服务综合性网站,实现宣传、招募、登记、注册、培训等线上完成。与传统线下志愿服务机制相比,线上综合性网站的建立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志愿服务资源的共享。与传统志愿服务基础性培训课程相比,志愿者可以利用综合性网站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服务对象的特点,有计划地选择培训课程,提升志愿服务的效果。
志愿服务作为自愿性、公益性、实践性的活动,是高校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任务,高校需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弘扬志愿精神,解决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存在的理解误区。中国志愿者协会根据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月对青年志愿者工作做出的批示中,将志愿精神凝练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更要以身作则,践行志愿行动。在志愿精神的指导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以自身独特魅力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价值认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机制建设、构建志愿服务平台和弘扬志愿精神都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是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目标,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