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佩,谢如娇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关注老年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具体体现。
老年人居住社区公共环境的无障碍设施的探讨,从狭义上讲,是为方便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从广义上讲,是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全社会平等、安全、互相尊重的人居环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居住在根据中青年人群的需求而设计的住宅环境中,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生理需求和日常生活。根据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可以看出,城市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据了解和调查,相当多的老年人仍然生活在上世纪建成的旧社区。那时,设计没有考虑到老人的需求,陈旧的设施和环境影响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因此,针对旧社区老年人公共环境的无障碍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以常州市为例,截至2016年底,常州市户籍人口374.90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5.7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2.88%。2016年老年人口比2015年增加了3.58万人,老龄化比重增加了0.71个百分点。常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养老事业发展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因此,对常州市的老年人无障碍设施的调查研究对促进本地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破解日益严重的养老服务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能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根据调查,居家养老是常州市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首选方式。调查和研究主要关注住宅公共环境内老年人无障碍设施配备情况,提高住宅与老年人的匹配程度,提升老年人自立支持能力,改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及家属的压力,以打造更为健康、安全的老年人居住环境,促进常州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全面推进。
主要内容:项目组计划结合老年人住宅无障碍设计规范,对常州具有代表性住宅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对常州大型新建住宅区及典型老旧小区的无障碍设施的调查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总结优秀建设经验,对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现有和即将建设的地产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促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进,改善常州市现有居住区老年人使用的公共环境设施。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老旧小区中,我们选择了朝阳四村作为本次调查样本。2016-2017年,朝阳四村被推荐为“江苏省适老住区示范项目(三星级)”,并获得2017年度省级适老住区建设引导资金的支持。根据实地调查,朝阳四村中老年人无障碍设施配备情况具体如下:
(1)朝阳四村在适老化改造中,考虑到老人们视力不佳,单元门上“甲、乙、丙单元”字体均放大,方便老人辨认。
(2)楼门坡道均设计了坡道,坡度约为25度到45度之间。在铺设过程中刻意将坡面糙化,增加摩擦。根据调查,该小区中出行存在困难的老年人大部分在一楼居住,因此,各单元楼层通道一楼均未铺设坡道,道路与单元之间高度为2厘米,对老年人出行不构成障碍。
(3)各单元楼梯均设计了内侧扶栏,漆面平整,并且能做到每条扶栏都能把居民送到家门口,极大方便老年居民上下楼,提供了安全保障。
(4)对小区的人行道进行了修整,实现了主干道人车分流,并设置总长为800米缤纷运动环道和2000米健身步道,步道还专门采用了夜光材料与防滑颗粒材料,方便老人们傍晚时分锻炼的同时,也为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
(5)小区地面公共区域设计了明确的老年人轮椅专用停车位,停车位路面平整。
(6)朝阳四村除公共绿化外,小区内还放置了100多个“一米花坛”,可以由居民自愿认养,为老人生活娱乐增添亮色。
(7)朝阳运动广场布有运动器械八件,并铺设了两百米步道,分有二十四块区域,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命名结合。步道与器械区域均铺设防滑材质,增加了脚底摩擦,提供了老年人运动时的安全保障。
(8)公共座位均进行了优化,座位采用了磨砂塑料,增大摩擦。石凳均固定或增大底盘面积,减少了倾斜倒下的可能性。石桌墩长宽1米,高1.3米,增加桌面与桌墩的接触面,减少桌面侧翻几率,方便老年人起身支撑。
(9)朝阳四村内也设计了诸多便利:楼道警醒标志、社区护工信息、健身建议、营养奶箱、路标、老年养护知识壁画等。
(10)朝阳四村小区外均进行了整改,保障了老年人在小区附近活动的出行安全。
在常州市的新建住宅区中,以较具有代表性的凯尔锋度为例进行分析。凯尔锋度是一个具有新加坡风情特色的现代化社区,位于武进区的核心繁华区域,紧邻武进区政府。
(1)在门牌尺寸上采用了传统尺寸,字体材质中加入了夜光材料,在夜晚也可以看清,易于老年人辨认。
(2)每栋楼前坡道设计长且缓,坡度约为10度左右,坡道采用大理石材料,摩擦力强,防滑效果好。
(3)在小区景观设计上,绿化沿用“一步一景”,并由社区负责养护,能为老年人生活增添色彩。
(4)小区内公共活动区域拥有健身器材6件,整个运动场均铺设防滑胶粒。运动器械握把仍采用器械本身防滑设计,方便老人锻炼身体。
(5)小区内部公共座椅位置设置合理,基本能够满足老年居民出行休息的需求。并且座椅配有长30厘米,高20厘米的扶手,能基本满足老年人的扶助起身及移位需求。
通过实地调查和比对,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小区凉亭内石凳凳面直径30厘米左右,高50厘米,稳定较好;而石桌支撑柱与桌面接触面较小,老年人在起身站立、扶助桌面时有发生倾覆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隐患。
(2)凯尔锋度停车位沿用传统砖拼停车位,并未考虑到老年人轮椅通行的便利性。
(3)小区内主干道与人行道采用人性化曲线设计与圆盘设计,但未设计减速带或人车分流线,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出行安全造成威胁。
(4)住宅楼内出行主要依靠电梯,作为辅助出行设备的楼梯,通道设计中只铺建了左侧扶栏,而每层楼梯出入口都在右侧,未能完全实现老年人方便出行。小区内所有楼层楼梯通道与电梯间均有4厘米左右高台,容易造成老年人摔倒事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根据对常州市高层住宅无障碍建设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常州市高层住宅区无障碍建设状况
目前,常州特别针对老年人群设计和建造的住宅还非常有限,并且在室内居住环境的无障碍设计上仍旧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需求。而新建的住宅区公共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其出发点仍旧是满足商业宣传,并没有从概念和设计中真正为老年人创造无障碍的生活环境。
2.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
目前阶段社会大众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有限,监管不力,维护管理不善,设备和产品不匹配,没有系统化的无障碍设计,导致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缓慢。
根据调研结果,对住宅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住宅区公共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应遵循:以生理弱势群体老年人为核心,以高层住宅为环境,兼顾安全性、方便性、简单和多样性,与住宅环境适宜,与社会环境适应的设计原则。
(1)遵循老年人身心特点设计
在住宅区外环境无障碍设计中,应依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及心理特点进行设计。例如,由于身体功能的退行性变化,老年人可能具有诸如健忘、容易迷路、视力模糊和颜色辨别差的问题。因此,在建筑物出入口,尤其是相同形状的建筑物上设置明显标识,色彩明亮,字体清晰,方便老人识别。在道路两侧,周围的景观环境和小区花园中,提供更多的座位,以解决老年人因身体素质下降而无法长期站立的问题。座椅材料、形状和尺寸应结合环境特点和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专门设计。
(2)遵循老年人行为特征设计
住宅区公共环境的地面以及楼梯间走道地面等要有较好的防滑性,地板可以采用防滑地砖和防滑垫,增加地面的摩擦力,以便老人们在活动时容易掌握身体的平衡。表面材料应平整,特别注意不要有易积水区域。使用鹅卵石、碎石块等铺成的凹凸不平的地面对于使用手杖、轮椅和视力不佳的老年人,会导致运动障碍或跌倒事故发生。
对于老年人居住区考虑设置无障碍停车专用停车位。专用停车位应设置在离建筑物入口和出口最近的一侧,并与轮椅通道保持在同一侧,在通道上方安装遮篷,最大程度地为老年人从机动车辆到电梯的移位提供便利条件。需特别注意的是,无障碍停车位应地面平坦,坡度适宜,在停车位和轮椅通道上都设置明显的标识,以方便识别。
在住宅公共环境的无障碍设计中,各种设计应该自然、和谐地融入生活环境中。在满足老年人“与他人平等”的深层心理需求的同时,为老年人的生活和出行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随着人的衰老,逐渐会出现“害怕老去”和“不承认失败”的自尊心态,来自环境的过度“关怀”会让需求者感觉被“特殊化”“边缘化”。因此,无障碍设计的最高境界应是无刻意营造,但却通畅自然,使人在无意间享受无障碍的平等生活。
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实践领域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实践经验非常缺乏。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对限制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实践操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