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19-01-19 06:11章任明
求知导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初中是青少年行为习惯、思维意识开始逐步成型的阶段。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为了帮助及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适当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不可少。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性质和特征,然后阐释了初中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最后给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加强其法治观念,并助力全民素质的提升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16-02

引 言

本文以提升初中生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为写作目的,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出发点,以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背景,研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简介

1.课程性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贴近初中生日常生活,能帮助其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培养良好品德的课程。与其他知识类和工具类基础课程不同,道德与法治课具有社会性,和校园外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该课程的授课宗旨在于让法治和道德知识在课堂上得到传播,把社会生活带入课堂。它根据现代社会的法治要求及初中生的心智发展程度进行课程设置,旨在让初中生明白法治社会的运作规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和社会生活[1]。

2.课程特征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课堂不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而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讲求融合各学科知识,从自然、社会、集体、个人等多方面促进学生多元化、多角度学习。课堂教学不是停留在教室内,而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家庭,多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意义和教学现状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意义

当前,大部分初中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不利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教育可以让他们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形成自尊、自爱、自律的优秀品格。而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则是最明智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法治教育对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在法律的监督下,初中生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当大部分初中生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时,我国又向着和谐有序的法治社会迈进了一步。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

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在大部分初中生看来是一门严肃而又枯燥的课程。相关调查显示,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比较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难以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部分学生表示虽然能读懂书本上的文字,但不觉得和自己有任何联系。教材中的大道理太多,很多案例描述的是初中生接触不到的社会现象。由此可见,初中道德法治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更没有深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自我感知的层面。部分学生在校接受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家后便将知识抛到脑后。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如部分初中生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初中生缺乏对道德准则的思考和实践等。

三、初中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1.自主发展

初中生每天要面对的事情可以简单分为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在学习方面,培养学习意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整心态是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顺序、筛选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效率,乐于学习,勤于反思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生活方面,学生首先要尝试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优缺点,督促自己对短期和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学会自我管理。综合来说,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一点。

2.文化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课程很多,知识深度相对于高中和大学阶段而言较浅,但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是学习各学科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文化基础这个核心素养要求初中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时能够树立客观的价值标准,在学习人文领域的课程时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3.社会参与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社会人。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还要求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具有主动劳动、积极解决问题、为社会做贡献的热情。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生活情景演示教学

将课堂情境与生活场景相结合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节道德与法治课开课前,教师开展情景演示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模拟不同的生活情景,在课堂上以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公共场合尊老爱幼,校园内帮助同学、尊敬教师等。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相关问题,如:“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应该分别用怎样的方式和人相处,才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学生应该做到的?”课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和问题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价。课堂情景再现贴近初中生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其真切体会到道德修养在不同场景中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其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宣传活动

要想让道德与法治意识深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宣传工作必不可少。初中学校可以根据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度利用校门口走廊的橱窗,每周进行道德与法治主题海报的创作,如将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场景画在海报上,针对初中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编写法治纪律小口诀等。學校还可以举行季度道德模范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学生争做遵纪守法的先锋。此外,组织道德讲堂也是个很好的宣传方法,学校可以邀请在道德与法治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校园宣讲,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开展多媒体教学

动画片和宣传片总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法治主题相关的动画或者宣传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法治和道德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4.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我们身处法治社会,法律规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很关键。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认识,持续学习法律相关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教材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把握教材重点,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结 语

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中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需要社会环境的长期熏陶,以及家长、教师的全力配合。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应该打破道德与法治课的传统“说教型”和“灌输型”教育模式,引用贴近初中生日常生活的案例,运用海报和道德讲堂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道德法治教育,让道德与法治意识通过情景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深入学生的思想之中。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又决定了初中生的未来,道德是立人之本,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小至个人,大到国家。因此,学校应该让初中生从小事做起,养成事事规范的好习惯。同时,初中生也应加强自我要求,争做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好青年。

[参考文献]

赵四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4):174.

作者简介:章任明(1976.10—),男,江西上饶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余干县“优秀教师”,获余干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教学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