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冠男,武琳蕴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 础科学部,江苏 泰 州 2 25300)
通过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公共英语课程而言,由于语言课程的独特性,各类英语竞赛在促进英语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丰富了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推动了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高职英语一直坚持提升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活动和职业领域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为专业课程学习以及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高职英语教育发展迅速,改革探索不断深化,随之衍生了形式丰富、规模不一的各类高职英语技能竞赛,内容涵盖听、说、读、写、译五大英语语言技能。同时,各级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也促进了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将英语课堂教学导向课外实践,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推动了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高职英语教学与英语技能竞赛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参与的英语技能竞赛包括: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外研社”杯高职高专英语演讲和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LSCAT”杯英语笔译大赛等。各类竞赛时代气息凸显,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以口语技能大赛为例,比赛内容包括“职场描述”、“情景交流”、“职场考验”、“即席辩论”,突出了职场背景和实用特色。这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英语课堂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实用”和“应用”的教学要求,如何将英语教学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技能竞赛推动了高职英语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实践课程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在知网中以“英语竞赛”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有295条结果,以“高职英语竞赛”为主题词进行搜索,仅有28条结果,研究较少,且主要聚焦于高职英语竞赛的现状及对策、英语竞赛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英语竞赛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英语竞赛对于高职英语教与学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冯小玮[1]等(2019)认为英语技能竞赛在选拔人才促进教学的同时也暴露了当前高职学生在英语表达交流时跨文化交际意识缺失的弱点,剖析了文化学习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张维娟[2](2018)在分析教材、教学内容、授课模式对开展技能竞赛的制约的基础上,探讨了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技能竞赛学习模式的可行性,提出改良考评体系,整合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宋枫[3](2017)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设计了以英语自主竞赛模式为驱动的高职英语课堂实验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通过搭建基于MOOC的英语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建立感性认知培训和竞赛实战培训的双层竞赛培养体系,构建相对稳定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实施进阶型的竞赛机制,将英语教学与竞赛培训有机结合。马鼎[4](2015)从各类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和评分体系的角度阐述了将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引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可行性及对于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提出了在现有传统评价标准基础上增加英语运用能力考核的模式;张成国[5](2013)在分析英语竞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的建议。已有的研究积极肯定了各类英语竞赛对于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所产生的引领作用,对于高职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对于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远比对于英语竞赛的研究丰富,研究角度也较为多样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对专业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公共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中,既有基于时代背景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也有学者提出以输出为驱动,构建课内外实践内容相结合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在分析教师角色定位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发挥教师在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与作用的研究;有研究者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中需要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构建多元立体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与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些研究多维度探讨了当前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革经验与成效。
在对各类英语技能进行技术剖析、探讨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当前的研究还表明:英语竞赛与教学两者之间尚未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受客观因素制约还存在冲突。
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不对等。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尽管在改革中努力实现“实用化”,但是仍未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语法练习、词汇讲解在教学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这与英语技能竞赛所侧重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其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无法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赛促教”的理念,
课程教材与竞赛要求不匹配。目前使用的各类高职公共英语规划教材虽然在编排中体现了“实用性”,也突出了听、说技能的训练,但是通常都以打招呼、问路、电话用语、餐馆、观光等日常交际练习为主,而技能竞赛中的英语表达主要是侧重职场领域的交流,注重职场交际表达能力,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不利于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竞赛训练。
英语考级与实践教学的矛盾。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但是学生英语考级的需求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同时,也弱化了实践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阻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
大班教学模式制约了优秀竞赛选手的选拔。尽管改革探索中大多数高职院校高职公共英语已经实现了分层分类教学,但是大班授课模式长期存在。大班化的教学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优秀英语人才,不利于学生在教学中锻炼并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竞赛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在客观上指引并深化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尤其促进了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一方面,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强调语言的应用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传统的英语课堂无法完全达成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延伸英语课堂教学,将英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在技能竞赛的推动下,当前高职英语课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并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探索也促进了英语技能竞赛水平的提升。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们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得到锻炼,尤其是听说能力的锻炼较为显著,
循序渐进的实践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为英语技能竞赛选拔优秀参赛选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尽管当前的英语技能竞赛与教学现状存在一些客观矛盾,但是毫无疑问英语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教师语言实践能力和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动力。技能竞赛驱动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突破了单一的英语技能竞赛研究或是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基于技能竞赛探讨实践教学体系,既符合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服务专业、重在应用、以生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设计理论,又体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技能竞赛初衷,丰富了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一方面,通过竞赛的桥梁作用,连接起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扭转英语学习与英语应用脱节的被动学习状态。另一方面,竞赛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交际能力和学习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