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2019-01-19 19:30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能双师双语

李 煜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一、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

语言经济学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Jacob Marschak于1965年提出[1]。他发现语言具有经济学最本质的要素:价值(value)和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效益(benefit)。一般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主要有三个主要命题: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语言是一种制度[2]145。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通过对语言学习的投资个体能获得一定的收益。语言的这一特性为我们考察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人力资本包含包括个体所拥有的体力、智能、知识、技能、知识、声誉、关系等结构要素[3]11。与构成人力资本的其它要素一样,为获得语言技能而进行的语言习得需要投入一定成本,如时间、金钱与精力等。语言还具有生产性[4]95。语言习得者总是期望能在各种客观条件的约束下实现个体经济福利的最大化,这些客观条件包括:个人拥有的时间、产生人力资本的购买性投入、个人能力、家庭环境和学校质量等[5]。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总体能力水平、语言流利程度等内在因素与该国的语言政策、市场对该种语言的需求状况等外在因素共同影响语言习得者的经济福利。

二、“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问题分析

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度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贸易产业结构性调整,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为了更好对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许多地方普通高校正在实施发展转型,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正是商务英语专业构建地方特色品牌专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关键的一环,“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师资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结构不达标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有基础和素养两个教研室,合计17名专兼职职教师,具有商务英语学科背景的有3人 (本科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2人,硕士为商务笔译的教师1人),占比17.64%,其余均为语言学、教育学、文学等教育背景。《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对师资专业结构有如下要求:商务英语类教师除英语能力合格外,其本科、硕士或博士学历中至少有一个应为经济、管理或法律类专业。很显然,我院商务英语师资离《国标》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已有的专业教育背景限制了商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型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自信心不足[7],最终影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虽然我院师资年龄层次较为合理①,但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仅有3人 (其中两人为行政兼职教师),其余14人均为初中级,占比82%,职称结构亟需完善。从学历结构来看,5人为本科,9人为硕士,3人为博士在读,商务英语专业高层次学术人才较少。科研是高校教师促进教学的重要一环。由于缺乏高层次学术人员的引领,普通本科院校商务专业教师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普通教师科研方向感不明确,在学术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整体能力较弱。

同时,依据我校“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商务英语专业共有5位教师获批“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29.4%,但大部分只是满足了“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的外在要求,并没有真正达到“双师双能型”教师素质上“双能”的内在要求[6]140-141。

三、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内涵

目前,“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多始于对商务英语教师能力构成要素分析,如商务英语教师KASIB水平的提升[7][8]、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 PCK)的商务英语PCK框架研究[9]、语言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建构[10]和职业伦理的培养[11]62等。这些研究充分考虑到商务英语的学科属性,并结合了教师教育、教学论、需求分析等理论视角,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生力军,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同时,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也需要人力资本的投资。从本质上说,商务英语学科是语言学科,商务英语教师是语言教师。语言在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商务英语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还是商务英语能力[12]109。商务英语能力的高低对教师个人收入和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由于这些知识和技能所表现出来的能力[13]24。作为人力资本,语言能力的获得是一个终身伴随的语言实践过程,需要投入包括时间、精力和资金在内的诸多资源[14]。

因此,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要结合商务英语教师职业伦理、商务英语学科属性和教学需求,同时还应关注语言作为人力资本在激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上所起的作用。语言具有经济学上“稀缺”的资源属性,商务英语教师在职业发展时会有意识地做出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选择。

四、“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语言经济学分析

“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应 “以人为本”,注重提升教师的内在综合素质,提升其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道德素养指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涵盖语言、商科和学科教学知识;能力素养则包括英语语言技能、商务实践技能和学科教学能力。“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完美展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职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必会对构建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所投入的语言人力资本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本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急需“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对现有商务英语教师而言,会有意识地对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教学时间和精力进行比较,即进行成本分析。以我院为例,由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限制,还无法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一般采用英文教材、双语教学的模式。英文版教材在指导原则、材料选择、编写体例、重难点安排等方面与中文版教材有所不同,商务英语教师往往要付出比大学公共外语教师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参阅相关专业资料,以便熟悉专业知识内容。因此,在课程安排时,教师往往出现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承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如果学校没有形成双语教学的激励性措施,或者激励性措施不科学,会影响部分商务英语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增加开设双语课程的阻力。因此,在“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管理的过程中,学校适当考虑专业课程教学的成本付出,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积极性、催生他们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的收益分析

与成本分析类似,“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收益分析主要体现为隐性收益分析。隐性收益指语言消费给教师自身的工作、生活和精神等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职业成就感的增强、职业晋升竞争优势的凸显等,这种隐性收益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现有商务英语师资多是由英语专业教师转化而来,缺乏商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培训,由此带来的影响有二:其一,职业成就感不强。对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即使是“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英语听力”“高级商务英语”等纯语言类课程,其课文选材也多涉及商科内容,对缺乏商科知识背景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更遑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国际结算”等商科专业课程。教学自信心不足的持续累积会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受挫。其二,职业晋升遇到一定阻力。受限于专业知识背景,商务英语教师往往在科研上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15]256。虽然现在职称晋升时论文不再是主要的参考标准,但“唯论文、唯科研”现状的改变尚需时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师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16]85,他们在寻找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科研方向需要自身的学术积累和外在机制的配合。如果外在机制不完善,商务英语教师的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无法满足,职业自豪感势必会大打折扣,职业倦怠趋势也会进一步加剧。

五、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教师发展对策分析

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要贯彻终生学习的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内在方面,商务英语教师要通过不断反思,加强商务英语教师对职业的理性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获得自主发展的持久内驱力[17]134。外在方面,除了要合理增加商务英语教师的显性收益(经济收益)外,更应该注重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隐性收益

(一)加强对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经济管理

为解决商务英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师的发展问题,不少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都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如对选择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实行额外课酬补贴、增加课程系数、降低班级系数的起算基点、增加双语教学的课酬系数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课程教师申请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和非英语院部一样,学校允许我院就“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商务单证”“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等专业课程申报双语教学,课程系数为1.5。针对外语专业的特点,在计算课酬时,以20人为起算基点,每增加10人,课程系数增加0.1②。与此同时,还对从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给予每节课5元的额外课酬补贴。此种制度安排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绩效收入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大学外语教学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课酬差异过大的现象,提升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二)提升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隐性收益

如果说经济收益是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次要条件和外在因素,那隐性收益则是影响其获得发展内驱力的更为基本的因素。为此,高校管理部门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建立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为商务英语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即是通过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可行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文化和心理氛围,达到使被管理者真正从内心接受管理的一种状态[18]185。

商务英语教师本质上还是语言教师。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招聘具有商科背景的商务英语专业硕士人才上还具有一定难度;国外研修成本较高,人数有也限。同时,由于缺乏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校外高层次商务英语人才引进和校企合作培训师资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出发,对学校现有语言教师开展专业课程培训是增强其商科知识的重要渠道,即课程学习模式(Lesson Study),既可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还可以有效地监控培训的质量。

为此,我校成立了学校、学院两级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研讨商务英语教师近期培训计划和远期发展规划,明确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管理商务英语教师培训学员的日常学习,同时确立结业考核标准等。校本培训计划既考虑到团队成员发展的阶梯性,以实现商务英语教师队伍持续发展,更注意团队成员学科专业知识的互补性,以便满足商务英语不同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我院先期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根据培训计划,本着自愿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委派教师去经贸学院相关班级随堂听课学习,与学生一起参与该门课程的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评,并接受院、校两级的独立考评。学校规定:培训合格学员被认定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对参加职业资格考证的费用予以补助,并在职称评审时获得一定政策性倾斜;该教师须就该门课程申报双语教学;培训学习视为课堂教学,取得同等薪酬。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已经结束,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也已顺利开展,学生评价良好。在此过程中,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商务英语教师而言,因为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实现自身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校本培训计划能协助商务英语教师制定合适的职业成长计划,使教师从内心真正重视并认真执行相关培训任务,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结语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师资在数量规模、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方面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更阻碍了商务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就教师自身而言,为实现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商务英语教师会对作为语言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就高校而言,为解决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瓶颈,在加强传统师德教育的同时,既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其职业发展的经济因素,更要考虑到隐性的非经济因素。因此,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来说,商务英语教师的校本培训不仅经济可行,更能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注:

①我院17名专兼职商务英语教师中,30岁及以下2人,占比 11.76%;31至 40岁 9人,占比 52.94%;41至 50岁3人,占比17.64%;50岁以上3人,占比17.64%。

②我校规定:非英语学院教师申请双语教学,计算课酬的班级人数起算基点为40人,每增加10人,课酬系数增加0.1。

猜你喜欢
双能双师双语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基于双能γ射线的煤炭灰分测量模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