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静
(兰州交通大学 体育部,甘肃兰州 730070)
1.1 运动技能迁移:技能迁移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产生影响的过程或现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各种技能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可能对新的运动技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妨碍学习新的技能,这种现象叫做运动技能的迁移。
1.2 运动技能迁移的种类:从运动技能迁移可能导致的结果划分
1.2.1 正迁移:常简称为迁移,是指原有的技能促进、积极的影响新技能的学习或应用的现象。如田径教学中,掌握了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技术,并将其运用的100米、400米跑中,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跑的成绩。
1.2.2 负迁移:也叫技能干扰,是指原有的技能干扰、消极的影响新技能的学习或应用的现象。如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能后,再去骑三轮自行车就会非常别扭,还不如从头开始学习三轮车。
1.2.3 零迁移:原有的技能没有影响新技能的学习或应用的现象。
1.3 技术结构:包含动作基本结构和技术组合两层含义
1.3.1 动作基本机构(技术链):由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间的顺序构成,每一项技术都是包括若干基本环节。如跆拳道的横踢技术由提膝、转体、弹收小腿、落地还原四个基本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按照特定的、不能改变的顺序形成动作基本结构。这四个基本环节就是动作链中的点,而顺序就是连接各个点的连线。
1.3.2 技术组合: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连接而成的集合,如跆拳道中经典的“横踢接后踢”、“冲拳接下劈”等。
1.4 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
1.4.1 正迁移的发生条件:不同技能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或成分,或不同技能间包含着共同的原理。放在跆拳道腿法教学里说就是不同腿法(技能)间的核心动作结构相似或相同就容易发生正迁移。
1.4.2 负迁移的发生条件:两种技能在结构上很相似,但其中某些成分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就跆拳道腿法教学而言,就是两种腿法动作结构相似,但核心环节(动作路线、发力方式)相反,就容易发生负迁移。
在我国多数高校开展的跆拳道教学实践中,竞技都是主要的核心内容,占据绝大多数教学训练时间。而腿法是跆拳道比赛中占据90%以上得分的核心手段,也是高校竞技跆拳道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竞技常用腿法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根据核心动作结构划分的跆拳道腿法类别
在跆拳道腿法教学中,要想通过运动技能的正迁移,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就必须将相同核心动作结构(动作路线、发力方式)的腿法进行正确分类,并以此顺序进行教学,否则就容易导致运动技能的零迁移甚至负迁移。
2.1.1 伸膝类:此类腿法以弹踢小腿为整个技术的核心环节,以脚背攻击对手,包括前踢、横踢、前腿横踢、双飞踢、旋风踢等腿法。
2.1.2 伸髋类:此类腿法以充分伸展髋关节(伸直大腿)为整个技术的核心动作结构,以脚跟、脚刀攻击对手,包括侧踢、垫步侧踢、后踢、推踢、等腿法。
2.1.3 伸髋屈膝类:此类腿法的核心环节是先伸展髋关节(伸直大腿),再收小腿(屈膝)以脚底或脚跟攻击对手,包括勾踢、后旋踢等腿法。
2.1.4 屈髋直膝类:此类腿法先屈髋直腿上摆,再向下以脚底、脚跟攻击对手,包括下劈、跳下劈等腿法。
2.2 高校腿法教学的常见问题
由于跆拳道是新兴的高校体育项目,并没有国家统编教材或权威著作,目前高校的跆拳道教学基本是自己制订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相关的科研不够深入和细致,难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2.2.1 腿法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部分高校的跆拳道教学大纲中,腿法教学顺序安排不够合理,容易导致运动技能的零迁移甚至负迁移。例如在**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的教学大纲中,出现如下的腿法教学顺序:前踢、侧踢、横踢、勾踢、后踢、后旋踢、下劈、推踢、旋风踢。在这组腿法教学顺序中,前踢与侧踢、横踢与后踢的核心动作结构没有任何联系,运动技能也就只能零迁移;而将后踢和后旋踢放在一起,则会因为核心动作结构相反(后踢伸髋时要控住肩膀,后旋踢则要转动肩膀)而产生运动技能干扰(负迁移),严重的影响较小效果。
如果按照前踢、横踢、旋风踢、侧踢、后踢、勾踢、后旋踢这样的教学顺序就可以充分利用相同核心动作结构实现运动技能正迁移,达到有效的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2.2.2 使用分解法进行腿法教学的问题
分解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合理地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是跆拳道腿法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分解法主要分为四种,即单纯分解法、递进分解法、顺进分解法、逆进分解法。在腿法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为降低教学难度或技术动作的整齐划一,过度使用单纯分解法,将动作技术结构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结构(用力顺序、发力方式等)人为割裂。由于单纯分解法并不刻意要求练习顺序与衔接,最终导致通过单纯分解练习获得的运动技能(腿法的各构成环节)不能有效地应用到完整技术中去,也就无法实现运动技能的正迁移,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效率。典型的例子就是横踢教学中,将“提膝转髋”这个关键环节人为分割成“提膝”+“转髋”两个教学步骤,这就破坏了技术动作的连贯感觉和发力方式,增加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难度。
为实现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在进行腿法教学时,应该合理运用分解法,不破坏技术动作核心结构的动作路线和发力方式。如果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掌握而必须分解,也应该尽量使用顺进分解法,使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顺序大体一致,以便于建立技术动作过程的完整概念,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2.2.3 腿法在实战中应用的问题
要想在竞技比赛中熟练、有效的使用腿法,必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要想在竞技比赛中熟练、有效的使用腿法,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要经历分解练习、完整空踢练习、踢击固定靶、踢击移动靶、踢击护具、条件实战、完全实战这一系列阶段。而这个阶段其实是基本技术的腿法向实战技术转变的过程,也是运动技能从初级不断向更高水平迁移的过程。
根据布卢姆的理论,先前学习的内容,只有当达到80—90%的掌握再学新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利于迁移的产生。他强调知识、技能的巩固对后继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这种观点符合认知心理的同化观点。因为运动技能在没有进入熟练之前,运动表象、运动图式还处于模糊、不稳定的状态,要实现迁移的可能将会逊色于技能熟练的状态。在跆拳道腿法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很多大学生不喜欢复习和巩固,只喜欢学习新腿法、不喜欢基本技术和空击,只喜欢踢脚靶、打实战。这种忽视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的思想与实现运动技能正迁移的要求背道而驰,不但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容易因技术动作不正确导致伤害事故,必须予以及时纠正。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跆拳道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进展。作为现代跆拳道核心内容的竞技腿法教学,是竞技比赛的主要得分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的重视与喜爱。改变传统、陈旧的跆拳道教学思想与观念,积极引入新的训练思想、手段方法,不断提高跆拳道腿法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技术水平是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运用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可以有效的降低跆拳道腿法教学难度、加快学生掌握技术的进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效率,预防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故,是一种值得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