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勇,刘佩佩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编辑部 天津300300)
当前,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的期刊评价制度把期刊分为不同类别的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1]。受当前以核心期刊论文为重要评价指标的职称和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的影响,非核心期刊高校学报的优秀稿源少而又少[2]。民航高校学报作为非核心期刊同样也受到非常的大冲击,特别是校内优秀稿源逐步减少。民航高校学报以本校研究生稿件作为主要稿源,统计《中国民航大学学报》近5 五年的发文数据,本校研究生论文占到总发文量的 65%左右。但随着民航高校对研究生论文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3],民航高校学报连优秀的研究生论文也很难得到。校内稿源是民航高校学报的主要来源,为了改变校内优秀稿源减少的困境,民航高校学报首先必须转变被动的组稿理念[4],在全面分析校内组稿的不利因素后,通过优化校内优秀稿源组稿策略来增加校内优秀稿源数量,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优秀稿源的投稿率。
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校为其提供了办刊的综合保障[5]。长期以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刊模式,使学报在高校中处于一种默默无闻的状态[6]。这导致学报的校内影响力逐步减弱,不仅很多师生对学报不了解,甚至一些机关职能部门对学报的职能也是一知半解。学报这种尴尬的发展状态极不利于自身在学校的发展,长此以往学报在争取校内政策支持和吸收校内优秀稿源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民航高校学报的发展就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近些年来民航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建设快速发展,但学报却没有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以《中国民航大学学报》为例,随着学报在校内影响力的减弱,近些年学报在争取扩大办刊经费和校内人事、科研政策支持上就得不到学校的有力支持。同时,由于学报影响力减弱,广大教师和研究生对学报不够了解,导致大量的优秀稿件投向校外,学报校内优秀稿源严重匮乏。
在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的期刊评价体系中,由于发展起步晚、报道面狭窄等综合原因,导致民航高校学报期刊评价指标总体不高,没能进入北大中文核心目录等重要核心期刊目录,属于非核心期刊。当前,职称评定、科研成果认定等都以在各种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为标准,如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成果统计重点关注 EI、SCI 和北大中文核心(前 30%)收录的文章,并作相应的奖励。所以,尽管本校学报具有审稿周期短、见刊快、免费等优势,众多民航高校师生却根据各种要求把大量优秀的稿件投向国内外的各种核心期刊。期刊等级不高是影响民航高校学报开展校内优秀稿源组稿的核心原因。
长期以来,充足的校内稿源使民航高校学报并不缺乏稿源。虽然民航学报属于非核心期刊,但随着民航科教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航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民航高校学报稿源总体呈增加趋势。民航高校学报长期形成了等稿上门的被动组稿理念。这种被动的组稿方式难以适应当今期刊竞争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组织优秀稿源方面,由于民航高校学报属于非核心期刊,被动的组稿方式几乎征集不到校内优秀稿件。民航高校学报要想征集到校内优秀的稿源,必须采取“走出去”的主动组稿理念[7],主动深入学校各二级学院和科研机构开展优秀稿源的组稿工作。
针对以上制约学报开展校内优秀稿源组稿的不利因素,民航高校学报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当前的不利局面。《中国民航大学学报》在校内组稿优化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现将具体的组稿经验措施总结如下。
以《中国民航大学学报》为例,2015—2017 年学报在校内没有组织相关活动,没有发过任何动态信息与通知公告。这种默默无闻的状态使很多师生都不了解学报的发展动态,不利于学报开展组稿。2018 年以来,学报积极加强宣传,不仅申请了微信公众号,还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加大宣传,例如邀请优秀期刊主编来校组织主编论坛,参加中国民航大学青年学术委员会论坛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中国民航大学学报》在校内积极发声,扩大了校内影响,增加了师生对学报的了解,为开展优秀稿源组稿创造了良好的校内环境。
民航高校学报要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特别是与学报组稿直接相关的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部等部门。通过与以上职能部门的沟通,可以让学校在职称评审条件、科研成果认定和研究生论文认定等方面给予本校学报相关的支持政策。《中国民航大学学报》经过与校人事处、研究生部的协调,已在中级职称评审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审核发表论文获得了等同于核心期刊的政策[3],在高级职称评审上已获得学校人事处积极回应,相关人事评审政策正在修改中。同时,《中国民航大学学报》正在积极与科技处协商希望通过优秀论文评选的形式让部分优秀论文获得等同于重点核心期刊的认定。随着这些支持政策逐步落实,校内优秀稿源匮乏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的生力军,在论文写作方面具有产出快、质量高的优势,同时他们也希望同更多期刊开展合作[8]。近几年中国民航大学年均引进博士达 100 名。《中国民航大学学报》主动通过召开青年教师科技论文写作讲座、积极参加青年教师学术活动、邀请优秀的青年学者担任学报的审稿人等形式加强与青年教师的联系。青年教师是校内优秀稿源的重要潜在作者群,民航高校学报要加强与中青年学者的联系与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针对性地做好服务,让他们成为学报的长期作者。由此民航高校学报将获得长期稳定的优秀稿源,极大地促进民航高校学报的发展。近 2 年《中国民航大学学报》共邀请10 多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审稿人,每名审稿人年均发表2~3 篇优秀稿件。
校内重点科研机构是民航高校学报开展优秀稿源组稿的重点之一。中国民航大学现有省部级科研机构 14 个,经中国知网检索,仅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2018 年就发表论文 40 余篇。目前,《中国民航大学学报》仅与少数科研机构联系开展了组稿活动,其中主要与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开展组稿,年均收录该实验室重点课题稿件约 6 篇。接下来学报将积极拜访适航、机场工程等重点科研机构开展组稿,吸引更多校内科研机构的优秀稿件。为了深入挖掘这些优秀稿源,学报必须改变过去被动的组稿方式,要主动对接这些重点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积极沟通,提前开展针对性的组稿,争取最大程度吸收这些校内优秀稿源。
校内重点学者一般担任学科带头人、科研机构或团队负责人。他们一般都具有正高级职称,在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这些重点学者大多担任核心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论文一般都发表在国外重点期刊,约稿比较困难。对于这些重点学者要充分利用校内的特殊关系,派专人或主编亲自拜访商谈约稿事宜。约稿前要认真了解重点学者近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科研项目,以便做好策划,开展针对性的约稿。对于重点学者约稿量不宜过多,应注重稿件的质量,年均 1~2 篇即可。同时组稿的重点要通过积极争取重点学者的支持,从其团队成员入手开展组稿,能征集到较多的优秀的稿件。目前《中国民航大学学报》已与3 个重点学者及其团队建立联系,同时争取与更多的校蓝天学者及其团队建立组稿合作。
从目前稿源来看,校内研究生论文依然是民航高校学报稿源的主力。研究生论文具有投稿集中、质量参差不齐、论文规范性欠佳的特点[9]。对于研究生论文,在组稿过程中应积极与导师沟通,改变当前研究生毕业审核前集中投稿的问题,集中投稿容易导致审稿周期缩短,从而影响录用论文的质量,建议研究生及早撰写论文,最晚应于毕业审核前半年投稿。只有控制好研究生投稿时间,才能进一步加大专家审稿质量,挑选质量更高的研究生论文。对于论文的规范性问题,编辑部应主动编写论文写作指导手册规范研究生论文写作,通过开展讲座和个别辅导方式积极宣讲论文写作规范,并全程给予研究生以指导,保证最终录用的研究生稿件规范性较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不断提高校内研究生的论文质量。
本文全面分析了民航高校学报校内优秀稿源较少的原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校内优秀稿源组稿的优化措施,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措施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为民航高校学报提高校内优秀稿源数量提供借鉴和参考。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组稿措施不是孤立的,应当合理规划,综合运用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更需要民航高校学报编辑部不断实践优化,才能实现校内优秀稿源的快速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