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学报如何适应“互联网+”

2019-01-19 02:45高凌杰孙协胜史海英
天津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军校学报选题

高凌杰,孙协胜,史海英,张 兵

(1.军事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300161;2.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军用物资配送系 天津300161)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信息获取习惯等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当今“互联网+”的领域和范畴逐渐广泛,并且扩展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军队院校学报作为期刊出版领域的特殊群体,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诸多限制因素中融入大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下的海量信息、现代科技手段处理期刊出版发行中的问题,如文章查重、规避重要错误等,是时代赋予军校学报编辑的重要课题。

1 “互联网+”出版的发展情况

“互联网+”即降低维度,用互联网去主动融合实体,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1]。“互联网+”出版,落实到实践中,即以互联网思维去融合出版实体,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的优势,强大的信息检索、处理功能,解决期刊、杂志、专著在编辑出版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自2011 年亚马逊开始推出“互联网+”出版以来,整个流程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出版运作模式,作者深度参与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基本取代了出版社的职能,随着作者名气的增加,传统出版社积累的忠实客户不断流失,编辑与出版环节逐渐弱化[2]。此外,在“互联网+”出版的推动下,移动自媒体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利用移动客户端流水线式的编辑模式,推送信息实时快捷,获取新闻资讯便捷高效,微信公众号甚至取代了部分报纸和期刊,成为人们日常关注新闻、了解时政热点的首选。一些主流报刊为适应读者新的阅读习惯,也适时推出了电子版,如《人民日报》《时政参考》等均开发了电子阅读、报刊电脑端和手机客户端,更方便读者阅读。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我国多所军事类院校也纷纷开辟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军队建设成果、发布权威招考信息、传播军校文化等的主要平台。在自出版、自媒体、电子阅读平台势如破竹的生长态势下,编辑的工作大多被技术手段所取代,其价值体现也受到影响。为倡导期刊编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调整好心态,正确面对压力和挑战,把握时代机遇,合理运用互联网处理好网络与期刊出版的关系,促进期刊的建设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军校学报走“互联网+”出版的路子,却遇到诸多阻碍,由于军校学报的特殊属性,使其无法全面开放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利好。因此,军校学报如何冲破障碍,实现办刊效益和编辑主体的双重价值,是一个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2 军校学报实现“互联网+”的主要障碍

军队院校承载着培养高级军事人才、服务部队的重任,军校学报作为展示军队院校科研成果的主要平台,为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学员成果展示、教员队伍建设等提供重要的支撑。然而由于办学主管部门的差异,军队院校在管理上存在着不同于地方院校的特殊性。地方院校多为开放性办学,积极进行国内外交流并全面融入互联网发展的时代环境,高校学报办刊是以院校发展理念为基础,地方高校学报能够迅速融入“互联网+”时代背景,将其利好吸纳进学报的日常出版工作中。军队院校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军队院校管理部门、教职员工与学员对互联网的使用相对弱化,多局限于局域网或无网络办公。因此,军校学报对互联网的使用及网络信息的获取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由于军校学报保密性的需要,无法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信息共享;互联网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一些先进系统技术的引进与自主研发也有相对的滞后性;存在公开发行与涉密安全等矛盾,军队范围内的交换与赠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队院校学报的办刊水平;无法大刀阔斧地进行网络化、数字化的改革,办公系统多采用军队自主研发的系统及软件,信息的获取渠道较为单一;作者稿件的投送模式相对原始,也较为复杂,加之对稿件选取的要求较高,造成一大批优秀稿源的流失;稿件从编辑到最后的印刷、出版发行大多依靠传统的纸质媒介,受工作的重复性和复杂性影响,编辑工作效率较低。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这些制约因素对学报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探索“互联网+”的可能性十分必要。

随着多元化传播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军校学报向多元化传播的进程还有许多阻力,向新媒体、数字化的转变还需要寻找更安全的依托平台。此外,对创新工作模式的渴望与实际遭遇的阻力影响着军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思维。

3 军校学报如何适应“互联网+”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在社会数字化出版的强势攻击下,受到诸多限制的军校学报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构建“互联网+”出版模式,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凸显军校学报的办刊特色和理论研究价值,适应“互联网+”环境十分重要[3]。除此之外,实现军校学报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观因素在于编辑。“互联网+”编辑思维是时代赋予军校学报编辑的课题,在冲破课题层层限制的同时,为编辑人员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对编辑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军校学报面临的外在阻力下,学报编辑需要通过自身思维的建构,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在新的机遇期取得主体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实现。

3.1 办刊宗旨和发挥主体价值相统一

办刊宗旨是刊物的指导思想,决定刊物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在“互联网+”背景下,虽然编辑的工作模式、工作方式会发生变化,但基本内容不会变,符合办刊的宗旨和理念的首要前提也不会变。在通过选题策划、组稿选稿、审稿会稿、编辑加工、反复校对等环节实现对信息载体的整序和优化,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来控制社会信息的总量和质量,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彰显刊物的宗旨和特色。由于互联网限制,导致军校学报编辑对于信息的选择更多依赖于思维数据库的构设,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学报主编及栏目编辑需要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调取长期积累形成的信息库,以“互联网+”思维处理获取的信息,去除背离军队宗旨的信息、违反保密原则的信息、毫无创新价值的信息,充分运用思维的大数据分析选题的价值,判断稿件是否符合办刊宗旨,充分熟练地运用现有的技术完成办公的同时,努力探索创新,推动技术系统升级。信息的选择和处理过程,就是体现编辑创造性的过程,也是编辑发挥主体性价值的过程[4]。

3.2 建构互联网+信息数据库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形式变得多样,选取最有价值的稿件,将自己的信息系统融入到作者的稿件中,再有效地传递给读者,是学报编辑的一项重要任务。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建立在一个超立体空间和多维环境下,呈现出即时性、海量性、多元化的特点。信息的海量与多元在带来快速便捷的同时,也为信息的选择带来很大的挑战。面对互联网这一自由的信息交流空间,面对巨大的信息流量,无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必须有所选择。编辑的信息选择,是对大量的原始信息以及经过加工的智化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选取所需的工作。信息选择过剩与正确信息的贫乏,导致对信息的选择和积累过程变得十分艰巨。这就要求编辑根据多年对于稿件优选的经验,鉴别出有意义的资源,经过大脑的整合和归纳,形成自己的信息体系。编辑选择性积累信息,不断更新主体价值观的过程相当于互联网思维信息数据库构建的过程。这一信息库的完善是编辑进行信息选择及优化工作的基础。虽然媒介无法做到“互联网+”,但是足够的信息积累和经验积累,依旧能够实现文章编辑和加工的“数据化”。

现代网络传播改变了以前获取信息的方式,军校学报作为学术信息载体,编辑的职责主要是对经手的随机、无序的学术信息根据期刊的宗旨、选题方向、栏目设置进行辨识、分类与整理,将淹没在大量无效或低效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在创造性地加工后,以出版物的形式输出,成为新的信息源,实现传播交流的功能。面对网络环境下数量巨大的信息,选择反映学科主题,契合军队理念,满足读者精神生活需求,符合军队政治方向,具有时代创新性、科学指导性的信息,是学报编辑的重要任务,也是凸显编辑价值的关键环节。

当然,学术论文的版权与原创十分重要,对于处理学术不端等行为,仅仅依赖编辑思维数据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全军通用的论文查重检索数据库,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支撑下,充分利用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维普等数据库资源,经过加密配置与技术完善,改造为军队局域网可用的信息检索资源数据库,做到在现有条件下,有效利用大数据,杜绝学术造假。目前,部分军校学报使用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与中国知网合作建设的数据库,方便了论文查重工作,为保证数据库的更新和完善,学报编辑也应及时将文章上传数据库管理员,确保军校学报论文更新实时有效。

3.3 选题要符合时代趋势,实现社会效益

在新时代,编辑需要掌握完备的信息变化趋向和系统动态趋向,紧跟时代趋势,综合长期和近期社会效益,推进学报未来发展[5]。在选题角度,要充分了解社会需求,重视近期效益。关注党和国家近期的工作重点,例如党的十九大以后,党的思想、党对军队的要求、党在新时期的使命任务等,理应作为选题的重点,通过结合时政要点的选题,紧跟党的政治节奏,永葆学报选题的先进性;重视近期效益的同时,又不能忽略长期效益,如科研成果对于未来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贡献,党的政策解读对于军队指导思想,未来军事活动的影响等。只有长期和近期的社会效益相结合,了解党和军队的传播需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当下思想核心,才能促进学报未来的发展。

3.4 以读者需求为引导

作者、编辑、读者是期刊存在缺一不可的三要素,在期刊的编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尽最大的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在“互联网+”环境下,读者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样性,追求实用性、动态性、趣味性、学术性等,因此满足读者的需求不是绝对的,需要综合许多因素去考虑,不能盲目的迎合。首先编辑需要有明确的读者意识,了解军校学报的受众,调查受众的知识构成、接受范围、感知能力等,在充分分析并了解读者群体后,积极主动地引导读者。在选题策划中,站在时代的前列,以最新的时政观点、最权威的理论体系、最新的科研成果为指导,去引导读者阅读,站在对学员负责、对读者负责的基础上,保证编辑内容的政治先进性、理论创新性、学术科学性。

3.5 充实优化稿件内容

无论是什么时代,阅读的内容才是王道。人们基于自媒体、公众号、电子阅读平台基础上的阅读多为碎片化阅读,内容通俗易懂,这类内容带来即时性的刺激较大,能活跃人脑,但很难在脑中形成稳定的记忆。相比浅度阅读,深度阅读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反复琢磨,获取的信息和内容通常能长期存储于记忆中,构成读者的知识系统,两种阅读方式共同构成人们的阅读行为。新媒体对于内容的选择较开放,而军校学报对内容的把控却丝毫不能放松,行文风格严谨、规范,可读性与趣味性较低,加上读者的阅读模式多为碎片化的浅度阅读,因此内容更为繁琐的学报文章与快餐文化相比,读者群体相对小众,主要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生或学者以学习、调研为目的的阅读,从而影响学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因此,军校学报编辑对于稿件内容与风格的调整十分重要,融合“互联网+”环境下的语言风格与契合学报特色的严谨的语言风格如何结合,是对新时期军校编辑提出的新要求[6]。

军校学报编辑有必要结合这两种阅读形式的优势,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创造性,将浅度阅读的特点运用到深度阅读的学术讨论中,以简易平实的语言代替繁复冗长的论述,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杜绝大量文字堆砌重复。对于文中的图与表,如果文字描述详细具体则可以舍弃,如需要图去说明流程或表明映射关系等内在联系,则在文字中就要避免赘述和列举。在保留作者观点的同时,编辑还需要努力调整稿件的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活跃读者思维。

3.6 高效运用办公系统

编辑自身素质对于编辑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编辑主体只有不断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技术、适应新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在新时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基于办公环境的特殊性,军校学报的办公环境和操作设备固然有很多限制,但是编辑的思维和创造性却是无限的。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环境,依托军综网和校园网,开发信息化办公系统,通过政工网等渠道,实现线上征稿、约稿、采编管理等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周期,通过院校稿件数据库的建设,检索更符合办刊宗旨及相关选题的稿件。开发信息处理反馈系统,实时处理作者及读者的问题。积极推进有关选题的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单纯的书面工作做得生动起来。

4 结 语

新时代的编辑,不再是简单的为他人摇桨的学术摆渡者,而是以自身的创造性,深度参与学术的研究,以先进的思维、完善的知识体系深度指导期刊的生产与发行。不断更新思维模式,紧跟科技步伐,认清社会发展趋势,把握学报发展机遇,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舞台上充分体现编辑的价值。

猜你喜欢
军校学报选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