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叶青
个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第四次经济普查在全面清查基础上,通过抽样调查,推算个体经济总体情况。本文基于丽水市实际,简要分析个体户抽样调查数据存在的问题,剖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探索有效提高数据质量的途径。
审核发现,单位重复录、漏录和指标错填、漏填、填报不规范等基础性差错仍较多。全市累计删除重名重码个体96 户,4 月下旬修改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主营业务活动等基本信息百余次,反映出部分普查员数据录入时不够细致,把关不严,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有待加强。
调查表内各指标尤其是经济指标间关联性强,存在许多严密的逻辑关系,如从业人数与雇员支出、营业收入与经营支出等,应当基本匹配且符合实际情况。实际操作中,99%左右差错为此类逻辑性错误,需进一步核实。
汇总发现,县域间户均值、人均值等重点指标不平衡,部分地区与历史数据不衔接,需进一步深入核查。如龙泉市初步上报数据与三经普和年度数据脱节,后经分析排查,锁定重点领域和对象,重新上门核实,发现确有部分漏报,及时纠正了该问题。
受限于其规模、经营成本和经营者规范意识,个体户普遍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也鲜少有会计账目,往往只估算大数,难以提供较精准数据,容易出现漏报、虚报。如同一个体户父亲与儿子对年收入的估算相差十几万元。
个体户统计法治意识相对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却更强烈,对营业收入等敏感指标存有戒备心理:一怕数据泄露,暴露财力;二怕提供真实数据后,被征税或被取缔。加上日常与统计工作接触少,认为普查与己无关,配合程度不高。
个体户数量大,分布广,变化频繁,流动性强,部分隐蔽性强,尤其是无证个体和电商,较多在居民楼内经营,不易发现,若普查员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容易出现漏登,增加了完整调查的难度。
一是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指标理解能力有限,电子设备操作能力不强,总体素质跟不上工作发展需求;二是以村、社区工作者为主,普遍兼职,时间、精力不足,若监督检查不到位,难免出现重量不重质,摸查不细,把关不严等情况。
借助各类媒体平台持续加大《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经济普查条例》等宣传力度,提升效果,提高普查工作知晓率、普及率、参与率,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助推工作顺利开展。
总结借鉴历次普查工作先进经验,继续探索更优更严的“两员”选聘方案,加大培训与指导力度,提升效果,动员年轻人积极参与,以“百年树人”的耐心和毅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肯吃苦、善担当的普查队伍,切实解决基层力量薄弱问题。
1.即录即审,守住第一关。普查员录入过程中的审核把关是数据质量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各地应严格要求普查员数据采集时边录边审,对重点指标逐一再过目,对相关指标与清查表有出入的,一定要认真再核实,仔细再核对,确保无误。
2.交叉联审,查漏补缺。为提高数据质量,丽水部分县开展普查员交叉联审,面对面互相把关,实时沟通,查漏补缺,有效发现并解决了一批基础性差错,同时,针对暴露出的业务短板,有效开展指导,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3.注重“机”审,实时把控。定期对已上报数据进行审核,实时监控差错情况,逐一查看,认真分析,挑选出疑似差错数据,及时返回核实修改,以消除漏填、错填、奇异值和不匹配等问题,增强报表填报完整性、规范性、合理性。
4.灵活“人”审,排奇查异。因审核公式的机械性,机审无法辨识“合规不合理”数据,如逻辑关系符合公式,但利润率、人均收入等明显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等情况。专业人员应结合业务特长和工作经验,通过分类排序等方式定向查询,人工筛选出该部分差错进行重点核实。
各级普查机构应建立联席机制,制定数据质量管控实施细则,强化普查人员与专业人员、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强“全方位”数据评估,共同提高数据质量:一要强化与三经普、常规年度数据的纵向比对,增强衔接性;二要强化地区间横向比对,增强合理性;三要强化部门数据比对,增强匹配性。
数据质量检查是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级普查机构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双随机检查,强化过程质量控制,通过对抽中小区的“体检”,以点带面反映出存在的问题,排查隐患,对下步工作做出靶向性指导,确保普查登记数据符合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