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蓉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其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为高中物理集体备课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可能。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便捷性和拓展性等的优点,创设具有高效性、轻松性、科学性和激发性的高中物理集体备课模式,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中物理;集体备课
互联网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让教师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展开高效地具有针对性的备课沟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增强备课内容的科学性、层次性和时效性,获得良好的备课效果。与此同时,各个教师可以在理解备课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针对性地运用集体备课内容,节约教师的时间,提升整体授课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运用互联网技术,丰富集体备课内容,提升备课教学的实践性。
一、集体备课聊天化,提升备课的效率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运用聊天工具开展备课,并设定专门的教师对聊天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发布到网上,让教师的备课更具有层次性和时效性。之所以运用聊天化的备课方式是因为在聊天状态下,人的心情放松,且更能创设出创新性的备课点子,也能避免在真实交流中的尴尬局面,让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增强备课内容的创新性和丰富性。与此同时,各个教师之间在互联网的交流内容会更为简洁,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让教师的备课效率显著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互联网集体备课效果。
二、构建自主备课网站,提升备课质量
除了运用即时性的通讯工具开展备课外,学校可以运用相关的网络技术,构建自主性备课网站,让教师随时到备课网站中自主备课,或是表达运用备课内容开展教学时出现的问题,从而让浏览备课网站的教师针对性地解决,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点,划分备课角色。教师可以自行协商每位教师在自助网站中的各个角色,比如,网页设计员、备课内容整理员、备课反馈员等,从而建立以及组织健全的备课部门,让教师之间各司其职,提升网站备课的质量。第二点,开展备课内容交流机制。主要的交流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集体备课。教师可以根据备课内容,针对重点性以及难点性的知识进行备课,鼓励教师进行交流,让一个教师的观点点燃另一个教师的灵感,提升整体备课的协作性和备课内容的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第二方面,指导备课。教师可以拿出自己的备课方案,让网站上的备课教师积极分析,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从而完善教师的备课思维,优化备课内容结构,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
三、集体备课民主化,增强备课科学性
备课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人人参与的过程,严谨出现一言堂,论资排辈的状况。尤其是新任高中物理教师。较为年轻的高中物理教师并不具备较强的实际教课经验,虽然在某些授课问题上,存在较为浅显的认知,但是应给与他们更为自由的交流权利。为此,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开展与年轻教师的交流。第一角度,站在年轻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站在年轻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展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思路,激发他们的备课灵感,并及时预见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予以提醒,提升年轻教师备课的科学性。第二角度,站在有经验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有经验教师严重避免说教的交流模式,而是客观展示自己备课的整个经过以及实际的备课效果,从而让年轻教师品味其中的内涵,感悟到自身备课中存在的短板。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将整体的备课交流以档案的形式保存,让更多的新任教师借鉴其中有价值的内容。
四、集体备课激励化,提升备课的能力
在传统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是针对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独立性的修改,其中不免陷入思维定式的误区,有时候甚至一种错误重复出现。为此,教师可以运用激励的模式开展备课,即教师应“打开自己”,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自己的备课评价中来,从而在在欣赏和鼓励的角度,及时发现备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见解,让教师走出个人的“备课象牙塔”中,了解更多的备课思维,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与此同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中的“跟帖”功能,及时刷新相关高中物理教师的备课建议,从而第一时间接触有用的备课信息,提升教师备课学习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增强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
总而言之,集体备课具有个人备课无可比拟的优势,加之互聯网的助力,更为集体备课加入强有力的催化剂,让教师的备课更为便捷和高效。教师认为集体思考并不能取代个人思考。在实际的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真正从个人出发,独立思考他人的建议以及集体备课的方案,并探寻教师的思维与其他教师思维的差距点,更为灵活地运用备课内容,提升自身的备课能力,获得良好的备课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国.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备课系统设计[J].中国培训.2019(23)
[2]荣俊.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备课策略研究——基于Learnsite平台的高中物理备课策略[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01)